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解剖依据和临床验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为改进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提供解剖学基础 , 并通过临床应用加以验证.方法20具成人标本,按改进穿刺点定位的具体操作步骤,解剖观察右锁骨下静脉的行程、毗邻,测量与该静脉有关的数据;并用该法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2 180例.结果穿刺点至右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动脉和静脉角的距离分别为(3.5±0.6)cm, (2.9±0.6)cm 和 (5.7 ±0.9)cm, 锁骨表面至第一肋表面的深度为(2.3±0.4)cm, 锁骨下缘与锁骨下静脉的角度为 37.5°±11.6°.统计了按此置管术施行的临床资料2 180例,穿刺成功率为98.85% (2155 例 );穿刺失败率为1.15% (25 例),并分析了失败的原因.结论改进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具有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是神经外科最快捷、安全、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以其可以较长时间留管,导管容易固定、护理方便、颈部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发生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属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抢救危重休克、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大手术、测定中心静脉压或深静脉营养和化疗等患者,传统的周围浅静脉穿刺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有利于进行手术期补液、营养支持、危重病人抢救时的及时用药、抽血、血液制品的输入、中心静脉压的测定及肿瘤病人的化疗等,它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杨军  赵雅丽  张卫 《解剖与临床》2002,7(4):174-174
肥胖和老年病人因其解剖因素,利用常规锁骨下进针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即使静脉穿刺成功,但置管困难时有发生.作者采用平移穿刺点和改变穿刺方向的方法,成功置管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经验,寻找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短时间和最佳部位。方法对三年来施行过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总置管成功率为96.2%,失败率为3.8%。虽然经右颈内静脉置管的首次成功率与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首次成功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右颈内静脉置管时间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短(P〈0.05)。结论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条件复杂、情况多变,置管难度较大,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省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利井。方法将168例肠外营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胃管、观察两纽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纽较对照纽平均操作时间短(P〈0.01);总穿刺成功率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其中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为零,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肠外营养患者外周血管条件能满足PICC置管时不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当外周血管条件差时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此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右锁骨下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的急救、长期输液、肠外营养、心导管检查、介入治疗、中心静脉压测定等项目时,采用最多的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而锁骨下静脉口径大,右锁骨下静脉口径粗,管壁和周围组织密切融合,位置固定,借前斜角肌作为安全保护层与其深面的锁骨下动脉、臂丛隔开,位置恒定表浅,具备这些条件为中心静脉的穿刺之首选静脉。本研究的目的是为l临床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颈内静脉发生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病患者由于治疗需要常常放置深静脉导管.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因其感染率低、固定方便及患者感觉舒适而成为保留较长时间静脉通路的重要途径.而误入颈内静脉为穿刺置管的并发症之一,易引起中心静脉压读数错误和血栓性静脉炎.笔者观察了两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与上腔静脉置管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研究锁骨下静脉走向 ,探讨经此路径行上腔静脉置管的最佳方法 ,并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6 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的临床病例进行造影透视、摄片 ,统计最适宜的置管长度 ,比较改良穿刺技术与旧Seldinger技术的效果及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的长度右侧为 (8.5 +d)cm(d为穿刺点至锁骨头上缘距离 ) ,左侧为 (11.5 +d)cm。原Seldinger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75 0 % ,改进后为 92 .5 % ;原操作方法置管操作时间为(43 3± 10 9)min ,改良后为 (2 8 6± 10 3)min ;原方法并发症发生率 39 2 9% ,改进后为 10 0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置管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 ;改良穿刺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选择右侧路径比左侧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解剖定位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两种路径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和并发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路径提供参考。方法限期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交叉研究,随机确定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先后顺序。全身麻醉诱导后,由同一组麻醉医师依据解剖定位标志按确定的穿刺顺序完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成功置管前静脉穿刺次数、引导钢丝置入次数,置管时间;同时记录误入动脉、血肿形成、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2例限期肝移植手术患者入选该研究。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次数分别为(2.3±0.7)次,(2.9±1.4)次(n=42,P0.05),置管时间分别是(1.58±0.49)min,(2.24±1.01)min(n=42,P0.05)。1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时误入颈动脉,并发血肿;1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后出现血肿。结论解剖定位穿刺颈内静脉比锁骨下静脉更容易更快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 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200例拟行全身麻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00例,年龄17~83岁。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改良组、传统B超组、改良B超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传统穿刺法、改良穿刺法、B超引导传统穿刺法和B 超引导改良穿刺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4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改良组穿刺总成功率为98.0%(49/5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45/50),高于传统组的94.0%(47/50)和64.0%(32/50);改良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法组,穿刺时间短于传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改良组、改良B超组和传统B超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P值均<0.01)。(3)改良B超组和传统B超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改良穿刺法较传统穿刺法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明显,其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更加安全高效,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夹角对经头静脉入路上肢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操作的影响。 方法 解剖38具(76侧)捐献者遗体,测量和分析上肢外展0 °和90 °时男、女两侧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夹角。 结果 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前外侧壁,汇入处管径平均为(7.27±2.94)mm,95%可信区间为6.51~8.03 mm,夹角有锐角、直角和钝角3种类型。上肢外展0 °时,夹角平均为(47.14±27.02)°,95%可信区间为40.97°~63.32°;上肢外展90°时,夹角平均为(63.88±24.26)°,大于上肢外展0°时夹角,95%可信区间为53.96°~65.64°。上肢外展0°时,男、女夹角无明显差异,而上肢外展90°时男性夹角大于女性夹角。上肢外展0°和90°时,左、右侧夹角均无明显差异。 结论 经头静脉入路PICC术时,男、女两侧头静脉汇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夹角不影响导管通过,但有少部分人夹角接近或大于90°,尤其男性上肢外展90°可能增加导管通过夹角的难度,操作中需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新生儿尸体的锁骨下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锁骨下静脉属支腋静脉与锁骨中线交点距锁骨中点下缘(6.2±1.7)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缘交点指数为39.0±4.5,提示交点在锁骨中内1/3交点稍偏外侧。静脉角位于锁骨上缘距胸锁关节外侧(10.0±2.4)mm处。上述三点相连,即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的体表投影。结论沿锁骨下静脉体表投影穿刺进针可获较高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应首选右侧,穿刺插管长度不超过5.8cm(右)或4.7cm(左)。  相似文献   

13.
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部的功能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具(60侧)成人防腐尸体上,对锁症下静脉及静脉角交汇部,除长度、直径和位置外,特别对内腔结构——瓣膜和内膜嵴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并由此提出了其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8年6月我院605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身高、BMI、入路(右侧、左侧)及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等6种可能影响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其中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98%,包括穿刺失败改对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后植入、气胸、误入颈内静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包括1例锁骨下静脉血栓,1例输液港外露,1例导管破损,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落,4例导管感染。术中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远期并发症导致非正常取港10例。左、右侧植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BMI(BMI>24 kg/m2和BMI<19 kg/m2)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低,异常BMI指数患者是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港植入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8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了颈外静脉应用解剖学研究.它的合成类型共分6型,其中以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合成面静脉后再注入者较多(46.3%);属支除常见的颈横静脉、颈前静脉外,尚有头静脉注入:其末端以注入锁骨下静脉较多(58.7%).颈外静脉自甲状软骨上缘至汇入其它静脉的注入点的平均长为77.5±1.5mm,颈横神经在锁骨上方62.1±1.2mm处横越颈外静脉深面.文中讨论了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部位和术中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下静脉穿刺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提供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资料,在40侧标本上对锁骨下静脉、动脉及胸膜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通过锁骨下入路穿刺锁骨下静脉,最佳角度是针与额状面夹角约为20.5°,针与水平面夹角约为28.3°,深度约为2.6cm。而通过锁骨上入路最佳角度是针与额状面的夹角约为-8.3°针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0.3°,深度约为2.3cm。本文同时讨论了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剖观察了32例成人男性锁下静脉的锁骨下段。锁骨下静脉与锁骨的交叉点位于肩峰或肩锁关节至胸锁关节连线的内,中1/3稍外侧。在交叉点与环状软骨和胸骨颈静脉切迹连线的中点之间作一连线,此连线在锁骨下方的延长线即是锁骨下段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为避免下颌角截骨术中因血管损伤而出血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0具经过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人尸体作为解剖对象。对其下颌后静脉的解剖位置、组成、回流以及和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大部分的下颌后静脉(91.38%)是由上颌静脉以及颞前静脉合成,其与下颌角的关系主要以紧密结合型为主(70.69%),其起始部位的外径为(5.62±2.58)mm,长度为(43.93±21.18)mm,在下颌支的后缘周围静脉的长度为(41.94±7.79)mm,在下颌体的下缘周围静脉的长度为(19.87±3.68)mm。结论下颌后静脉是管壁较薄、管径较大的血管,在下颌角截骨术中容易被破损。因此,在手术中必须熟悉其解剖结构,术中仔细操作,避免伤及下颌后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