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动脉粥样块斑块的影响情况。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4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四组:(1)正常对照组(n=7):假手术+正常饲料;(2)病理对照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3)用药5周组(n=7):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4周后应用氟伐他汀5周(10mg.kg^-1.d^-1)。(4)用药9周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应用氟伐汀9周(10mg.kg^-1.d^-1)。观察实验各阶段各组家兔血脂及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前各组家兔血清脂质之间均无明显差别。实验9周时,两个用药组HDL浓度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个用药组主动脉及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轻于病理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内皮系统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将 2 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用药 5周组及用药 9周组 ,每组各 7只。病理组和用药组给予高脂饮食 5天后行内膜剥脱术 ,术后给高脂饮食 8周 ,正常组仅给予普通饮食及假手术。用药 9周组每天给高脂饮食同时给予氟伐他汀 (10 μg/g) ,用药 5周组每天给高脂饮食 4周后再每天加给氟伐他汀 (10 μg/g)。然后测定不同时间点家兔血浆 6-酮 -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 、内皮素、一氧化氮、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发现 ,实验前各组家兔血浆内皮功能指标及凝血纤溶功能指标之间均无明显差别。实验第 9周两个用药组血栓素B2 / 6 -酮 -前列腺素F1α比值、内皮素浓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浓度均显著低于病理组 (P <0 .0 5 ) ;病理组血栓素B2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一氧化氮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 <0 .0 1) ;用药组 6 -酮 -前列腺素F1α浓度有高于病理组的趋势 ,纤维蛋白原浓度有低于病理组的趋势。结果提示 ,氟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 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40只 ,随机等分为实验组 (高脂饮食 +氟伐他汀10mg·kg-1·d-1)和对照组 (高脂饮食 )。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第 2、4、6、8周每组随机抽取 4只 ,兔耳中动脉抽血测血脂水平 ,气栓法处死测定主动脉内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前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均无差异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均上升 ,但从实验第 2周以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主动脉斑块面积占内膜总面积的比例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5 )。结论 氟伐他汀能早期干预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氟伐他汀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后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氟伐他汀对兔髂动脉内皮剥脱后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细胞增殖的影响。将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 (n =2 8)和对照组 (n =2 8) ,用球囊导管剥脱内皮及高胆固醇饮食造成动脉粥样损伤 ,分别在内皮损伤后 1、2、4、8周处死动物并取髂动脉 ,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氟伐他汀对新生内膜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BB的影响。结果发现 ,氟伐他汀组内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 ;氟伐他汀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BB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率与血小板衍生因子 BB含量的相关系数为 0 .712 7(P <0 .0 1)。提示氟伐他汀可能部分通过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BB合成和分泌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蛋白激酶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不能仅归因于其降脂作用。它具有许多非降脂作用 ,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分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1] 的建立 :正常对照组(C组 ,n =10 ) ,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食 4个月 ;基础对照组(M组 ,n =2 0 )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A组 ,n =2 0 )首先腹腔注射维生素D3 (70万IU/kg ,分 4次 )后 ,每天喂食高脂饲料2 0g/只 (含有 1%胆固醇、0 5 %胆酸钠、0 1%甲巯咪唑、5 %猪油 ) ,喂饲 2个月。然后M组喂食普通饲料 2个月 ,A组每天强制性喂食含阿托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饲养2周后,随机抽取18只为正常对照组,另外102只制作阿霉素肾病模型。8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等容积生理盐水,n=21)、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3.5mg/(kg.d),n=21],氟伐他汀组[氟伐他汀10mg/(kg.d),n=21]和苯那普利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3.5mg/(kg.d)+氟伐他汀10mg/(kg.d),n=21]。分别于2、6及10周末,遵循随机化原则,按n=6分层抽取各组样本,收集24h尿液、血液标本待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苯那普利组、氟伐他汀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脂联素浓度均降低,24h尿蛋白减少;联合治疗组更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蛋白尿、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与血脂联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苯那普利与氟伐他汀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脂联素浓度,联用时疗效更明显。提示苯那普利与氟伐他汀至少部分通过降低脂联素水平而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7.
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新西兰白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联合药物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胆固醇饲料、高胆固醇饲料+阿托伐他汀5 mg·kg~(-1)·d~(-1)、高胆固醇饲料+阿托伐他汀5 mg·kg~(-1)·d~(-1)+依折麦布1l mg·kg~(-1)·d~(-1)处理。12周后,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和LDL-C;HE染色观察动脉和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脉壁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csk9和动脉壁CD3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和联合药物干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p<0.01);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比较,联合药物干预组血清胆固醇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pcsk9和动脉壁CD3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在动脉壁内膜病变减轻程度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用可能通过影响CD36和pcsk9表达,发挥更好地调脂、消斑、改善动脉壁和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缺乏性大鼠肾脏损害的机制以及氟伐他汀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16只大鼠自由进食及饮水;处理组24只大鼠加用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omega)鄄nitro鄄L鄄argininemethylester,L鄄NAME]50mg·kg鄄1·d鄄1。4周后两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处理组1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①L组:给予L鄄NAME50mg·kg鄄1·d鄄1;②L+S组:给予L鄄NAME50mg·kg鄄1·d鄄1和氟伐他汀5mg·kg鄄1·d鄄1。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量血压,测定尿微白蛋白含量、血脂、血及肾皮质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notensin鄄Ⅱ,AngⅡ)的水平;取肾皮质做病理检测;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鄄β1)的含量。结果给予L鄄NAME2周后血压开始持续升高,12周时,L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P<0.001)。4周后给予氟伐他汀对尿微量白蛋白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组大鼠血及肾皮质NO水平降低(P<0.001);AngⅡ水平升高(P<0.001)。与L组相比,L+S组大鼠血和肾皮质NO水平均增高(P<0.001);肾皮质中AngⅡ浓度降低(P<0.05)。病理检测L组大鼠的肾小球硬化。L组大鼠肾皮质中TGF鄄β1表达升高,氟伐他汀可减轻上述损害。结论高血压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与血及肾皮质NO水平降低,AngⅡ水平升高相关,TGF鄄β1在肾小球硬化中起重要作用,氟伐他汀能减轻上述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肝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9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普通饲料+生理盐水;高脂组:高脂饲料+生理盐水;普罗布考组:高脂饲料+普罗布考15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10 mg/(kg·d);联合用药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10 mg/(kg·d)+普罗布考150 mg/(kg·d),实验8周后处死.实验结束时抽血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和肝功能,留肝脏标本行病理切片观察其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结果 ①高脂饮食各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二药合用组较普罗布考组、阿托伐他汀组明显降低(P<0.05);②高脂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二药合用组明显低于高脂组和阿托伐他汀组(P<0.01);③高脂饮食各组均发生肝脏脂肪变性,高脂组最重,二药合用组较普罗布考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明显减轻(P<0.05);④肝脏炎性活动度评分二药合用组明显低于高脂组、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 ①高脂饮食可引起血脂、炎症因子的紊乱,并可导致肝功能的损害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坏死;②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减轻血脂和炎症因子的紊乱以及肝脏的脂肪变性和坏死程度,较二者单独用药效果更好;③二者联合用药可明显减轻高脂饮食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且可减轻阿托伐他汀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巨噬细胞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他汀类药物稳定AS斑块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高胆固醇血症组(n=16)。16只高胆固血症组的家兔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周后,进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术后再随机等分为AS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d)],两组均继续喂饲高胆固醇饲料10周。喂养第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总动脉进行石蜡切片,用酶标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质和脂蛋白;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S的进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和SMA在斑块处的表达。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明显低于AS模型组(P<0.01),颈总动脉内膜的厚度较AS模型组显著变薄[(0.49±0.072) vs.(0.66±0.08) mm,P<0.05]。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果示,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壁中巨噬细胞的数量显著较模型组减少(P<0.05)而SMA的表达较AS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AS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并增强SMA的表达,而发挥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