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定量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凋亡分子Bcl-2、促凋亡分子Bax以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减少以及凋亡率的增加。此外,丹参酮ⅡA处理后,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并且线粒体Cyt C释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而对抗高糖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SN)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设对照组、AA刺激组(AA终浓度为10 mg/L)、TSN干预组(先加入0.2、0.4和0.8 mg/L TSN,1 h后再加入AA)和LY294002预处理组(20μmol/L的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30 min后,再加入TSN)。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l-2、Bax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及比色法测定细胞caspase-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引起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Bcl-2和p-Akt表达降低(P0.05),细胞Bax表达升高(P0.05);TSN能减轻AA对细胞凋亡率及对细胞Bcl-2、Bax和p-Akt表达的作用(P0.05);PI3K抑制剂LY294002可抑制TSN的抗凋亡作用(P0.05)。结论 TSN可抑制AA诱导的HUVECs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和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干预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间i NOS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下游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结果丹参酮ⅡA干预组小鼠肺组织切片和模型组相比肺泡隔纤维增生灶减少,肺组织iN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灌洗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A549体外实验发现丹参酮ⅡA干预组较IFN-γ刺激组iNOS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iNOS通路调控下游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缓解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模型,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IIA)对其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蛋白组学机制。方法 将7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丹参酮ⅡA治疗组。模型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tMCAO)制作脑I/R损伤模型,丹参酮ⅡA治疗组采用10 mg/kg丹参酮ⅡA腹腔注射长时程干预28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塞体积测定,取损伤半侧脑组织进行蛋白组学检测。结果 丹参酮ⅡA治疗可以降低脑I/R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塞面积;蛋白组学分析显示丹参酮ⅡA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109个差异蛋白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168个差异蛋白表达,3组比较差异表达蛋白45个,丹参酮ⅡA治疗后蛋白表达谱差异主要与脂质代谢调节、铁代谢等蛋白水平相关。结论 丹参酮ⅡA能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长时程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脂质代谢及铁代谢等多个通路的共同作用有关。蛋白组学特征为研究丹参酮ⅡA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基础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考察丹参酮ⅡA对HOS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给药剂量。集落形成实验与细胞迁移实验研究丹参酮ⅡA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透射电镜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与JNK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并通过JNK抑制剂验证肿瘤细胞中上述通路与凋亡的关系。结果:一定剂量的丹参酮ⅡA能抑制HOS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且效应呈浓度依赖与作用时间依赖性,并能诱导凋亡发生。Western blot进一步表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表达下降,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升,这些变化可被JNK抑制剂SP600125缓解。CCK-8实验结果显示,抑制JNK通路可减少药物导致的细胞活力抑制。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JNK通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发生凋亡,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FR)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64只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低剂量组和丹参酮高剂量组,每组又分为48 h组和72 h组两个亚组。应用肌肉内注射甘油制备大鼠AFR模型。然后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进行干预。然后在48 h和72 h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制作组织切片,观察肾组织结构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丹参酮高剂量72 h组的各项病理损害指标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丹参酮高剂量48 h及72 h组的Ki-67阳性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急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减轻病变和促进再生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RF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后两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期间全程监测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做Trc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并发生心肌梗死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在缺血30min,再灌注30、60、120min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高、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分离得到的最丰富的脂溶性成分之一,发挥保护心脏和神经、抗癌、抑菌等作用,目前还没有系统分析丹参酮ⅡA在血管损伤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探索丹参酮ⅡA治疗血管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丹参酮ⅡA的口服利用吸收度(OB)和类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丹参酮ⅡA对C6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C6细胞DNA的变化,应用RT-PCR观察相关基因c-myc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丹参酮ⅡA对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用1.0 mg/L丹参酮ⅡA作用C6细胞,在作用72 h出现凋亡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7.7%;用2.0 mg/L丹参酮ⅡA作用C6细胞,在作用72 h出现凋亡峰,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21.6%。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一定剂量丹参酮ⅡA作用后,C6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核DNA呈梯状降解。RT-PCR结果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剂量的增加,c-myc基因的表达被明显抑制。 结论: 丹参酮Ⅱ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系C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联合自然杀伤(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分别为0、8、16、32、64μmol/L的丹参酮ⅡA处理NK细胞和HL-60细胞,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变化。钙黄绿素-AM释放法检测杀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及ULBP2表达率。结果 丹参酮ⅡA呈剂量效应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NK细胞增殖,丹参酮ⅡA浓度为32μmol/L增殖率较高。丹参酮ⅡA+NK细胞组的杀伤率较丹参酮ⅡA组、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NK细胞+HL-60细胞组的TNF-α、IFN-γ含量较丹参酮ⅡA+NK细胞组、NK细胞+HL-60细胞组、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NK细胞、NK细胞+HL-60细胞组的TNF-α、IFN-γ含量较NK细胞组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HL-60细胞组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表达率较HL-60细胞组明显增加。结论 丹参酮ⅡA联合N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  相似文献   

11.
丁红  杨琦  王宗谦  闵睿  李艳浓 《免疫学杂志》2011,(5):398-400,42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CD1小鼠20只,随机分为:A组(单纯对照组)、B组(UUO造模组)、C组(STS低剂量组)、D组(STS高剂量组)。每组各5只,行右侧输尿管结扎术,单纯对照组只找到输尿管并不结扎,STS组小鼠在手术前3天开始腹腔内注射STS,低、高剂量组STS浓度分别为15 mg/kg.d、30 mg/kg.d,其他2组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UUO 7天后处死小鼠提取肾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分布,Realtime PCR观察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肾组织中α-SMA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UO小鼠Ⅰ型胶原、α-SMA、CTGF的表达增加,RIF明显(P<0.01),STS可明显抑制UUO小鼠肾组织Ⅰ型胶原、α-SMA、CTGF的表达(P<0.05),减轻RIF。结论 STS具有抑制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对CTGF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丹参酮ⅡA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离心和贴壁法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FGF-2对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含丹参酮ⅡA的无血清达乐伯克改良必需基本培养基(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FGF-2促进hMSC生长,并且对MSC的分化能力基本没有影响。丹参酮ⅡA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程金来  梁丹  冷静  曹子茵  夏猛 《医学信息》2020,(2):165-166,171
目的 建立加味逍遥散复方中丹参酮ⅡA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inertsil ODS-3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 丹参酮ⅡA在0.0001~0.0005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36%(RSD=1.38%,n=6)]。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加味逍遥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取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体外给予丹参酮ⅡA 干预,观察药物刺激后DCs 功能的改变,从而探讨丹参酮ⅡA 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小鼠的骨髓DCs,体外给予10 ng/ ml GM-CSF 及IL-4 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并在第5 天,磁珠分选得到纯度90%以上的树突状细胞,体外给予一定浓度的丹参酮ⅡA 及LPS 刺激,收集细胞及上清,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s 表型,ELISA 方法检测细胞上清TNF-β、IL-12 含量变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分化的能力。结果:在丹参酮ⅡA 浓度为500 ng/ ml 时,药物对DCs 抑制作用达到最大,因此选取该浓度为实验作用浓度;即在500 ng/ ml 作用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DCs 表达MHCⅡ、CD86 及CD80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DCs 分泌的TNF-β及IL-12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DCs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DCs 刺激T 淋巴细胞分泌IL-4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β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可以通过降低LPS 诱导的DCs 成熟状态,来参与免疫系统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在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过程中C/EBPβ(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β)的表达。方法用TanⅡA干预NB4和MR2细胞120 h,通过形态学和膜表面标志检测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情况明确TanⅡA对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效应;0,0.1,1和10 mg/L TanⅡA干预NB4和MR2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C/EBPβ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确定C/EBPβ与TanⅡA浓度的关系;通过膜表面标志检测NB4和MR2细胞的分化情况明确TanⅡA浓度与NB4和MR2细胞分化间的关系。结果 TanⅡA能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P<0.05);TanⅡA能从RNA和蛋白水平诱导C/EBPβ表达升高并与浓度成正相关(P<0.05);TanⅡA能通过非剂量依赖的模式诱导NB4和MR2细胞分化,其引起最大分化效果的浓度为1 mg/L。结论 TanⅡA能有效促进NB4和MR2细胞分化;TanⅡA通过上调C/EBPβ的表达发挥分化效应;TanⅡA最强作用浓度为1 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及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培养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BrdU掺入DNA的ELISA法测定细胞内DNA合成水平,同位素示踪法测定MAPK活性。结果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s内MAPK活性较高,使用TSN和U0126后,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和MAPK活性。结论TSN对糖尿病VSMCs内DNA的合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阻断了MAP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高原缺氧(HH)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高原缺氧组(HH)和TanⅡA治疗组(TanⅡA)。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低氧28 d造模。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长时程增强(LTP),评估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取海马组织低温匀浆,利用试剂盒检测其SOD、GSH-Px、GSH、MDA等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评价各组大鼠海马氧化应激状态。结果:HH组大鼠在水迷宫试验中逃避潜伏期较control组延长(P 0. 05),缺氧大鼠在目标象限游动时间百分比下降;与HH组相比,TanⅡA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 0. 05),在目标象限游动时间百分比升高(P 0. 05),HH组LTP幅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TanⅡA干预后,海马LTP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 0. 05);相对control组,HH组大鼠海马SOD、GSH-Px、GSH水平显著降低(P 0. 05)、MDA水平明显升高(P 0. 05),TanⅡA治疗组可显著逆转上述结果(P 0. 05)。结论:TanⅡA可通过降低高原缺氧大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提高其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进而减轻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的培养液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SH-SY5Y神经元,探究丹参酮ⅡA对内毒素诱导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和SH-SY5Y细胞,用CCK8法确定丹参酮ⅡA保护SH-SY5Y的最大剂量;以不同浓度梯度LPS(0、0.01、0.02、0.05、0.1、0.2、0.5、1、2μg?mL-1)刺激BV-2细胞24 h后,取培养液上清50μL加入新鲜培养基50μL刺激SH-SY5Y细胞24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力确定最佳LPS间接刺激剂量,并以Western blotting测定坏死性凋亡标记物MLKL水平;以上述条件培养基处理丹参酮ⅡA(0.2、1μM)预保护4 h后的SH-SY5Y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MLKL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基于BV-2条件培养基的SH-SY5Y共培养系统;0.2μg?mL-1 LPS可明显降低SH-SY5Y细胞活力(P<0.05),上调MLKL(P<0.05);丹参酮ⅡA(0.2、1μM)预保护4 h可明显增加SH-SY5Y细胞活力(P<0.05),并下调MLKL(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作用于小胶质细胞后对神经元造成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坏死性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TSN ⅡA)对完全弗氏佐剂(CFA)引起的炎性痛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n=6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TSA ⅡA处理组(TSA ⅡA)、炎性痛组(CFA)、炎性痛+TSA ⅡA处理组(CFA+TSA ⅡA)。利用CFA注射大鼠左下肢足底制作炎性痛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用腹腔注射法给予20 mg/kg TSN ⅡA或等量生理盐水,利用von Frey丝检测各组大鼠的痛行为学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Toll样受体4(TLR4)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蛋白表达变化,利用Real-time RT-PCR检测TNF-α、IL-1β和IL-6等分子m RNA表达变化。结果:CFA可诱发大鼠出现明显的痛敏反应,TSN ⅡA可以显著地缓解炎性痛大鼠机械性痛敏; CFA引起的炎性痛大鼠脊髓TLR4、HMGB1、TNF-α、IL-1β和IL-6等分子表达增加,而TSN ⅡA可以显著逆转上述分子的表达上调。结论:TSN ⅡA可通过抑制HMGB1-TLR4通路缓解CFA引起的大鼠炎性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