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序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系统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患者21例纳入研究,分层区组随机分为A、B两组。研究结束时1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A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9颗前牙及9颗前磨牙;B组9例,咬合创伤牙位共计18颗,包括7颗前牙及11颗前磨牙。基线时,A组先实施全口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SRP)治疗,B组实施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第28天,A组接受咬合创伤牙位咬合调整治疗,B组接受全口SRP治疗。其中,咬合调整治疗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指导下完成。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基线、第28天和第56天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两组组内SRP治疗前后、咬合调整前后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RANKL、OPG水平变化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在第28、56天时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SRP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降低,RANKL/OPG比值升高,与SRP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调整治疗后两组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RANKL/OPG比值降低,与咬合调整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咬合调整治疗可降低慢性牙周炎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位GCF中IL-1β水平及RANKL/OPG比值,提示咬合调整治疗可能有助于抑制牙周骨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2.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OPG和RANKL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F-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滤纸条法收集23例正常对照者和3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标本,ELISA法测定上清液RANKL和OPG含量,利用Optimas 5.0图像分析软件对检测牙的根尖片进行灰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慢性牙周炎组临床指标(PD、AL、PLI和SBI)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2组GCF中RANKL、OPG和RANKL/OPG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牙周炎组GCF中OPG浓度与PD和AL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分别为P<0.01和P<0.05),RANKL浓度及RANKL/OPG比值与根尖片灰度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GCF中RANKL和OPG浓度及RANKL/OPG比值与PLI和SBI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RANKL和OPG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组织破坏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炎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SRP)患者不同时期予以咬合调整治疗对患牙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n=14)采用咬合调整后予以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SRP)治疗,B组(n=16)采用SRP治疗后予以咬合调整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牙周指标、咬合指标、龈沟液内TNF-α与IL-8水平以及疼痛感受评价结果。结果:治疗4周、8周后,B组PD、CAL、BI及龈沟液内TNF-α、IL-8水平均低于A组(P<0.05);治疗4周后,B组疼痛感受评价结果低于A组(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龈沟液内TNF-α、IL-8水平及疼痛感受评价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8周后各指标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4周、8周后,B组咬合力、咬合面积均大于A组(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咬合力、咬合面积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8周后大于治疗4周后(P<0.05)。结论:SRP治疗后予以咬合调整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冠和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及龈沟液(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全冠修复的患者(共97颗患牙),将所有患牙随机分配到钴铬合金烤瓷冠组(A组,42颗)和全瓷冠组(B组,55颗)。于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测定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GCD)、GCF量]及GCF中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修复前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时间点,A、B两组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以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后1个月,A、B两组间患牙GCF中IL-8、MMP8及TNF-α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后3个月,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患牙牙周GCF量及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远期治疗效果欠佳,全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影响相对较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韩俊  胡丽  肖兵 《口腔医学》2016,(10):880-883
目的检测正畸力作用轻度牙周炎患牙后龈沟液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F-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浓度变化,探讨正畸力是否加重患牙的牙周损伤。方法选择20例无牙周炎病史正畸患者和20例伴有轻度牙周炎但炎症已被控制的正畸患者;分别在正畸加力后0 h、1 h、24 h、7 d、14 d、21 d收集上颌双侧尖牙远中龈沟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实验测定龈沟液中RANKL、OPG浓度;分析正畸过程中RANKL、OPG的变化趋势及两者比值。结果在正畸加力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龈沟液中RANKL、OPG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除加力后7 d外,其他时间点龈沟液中RANKL/OPG比值无差异(P>0.05);以加力后0 h作对照,各时间点组内患者龈沟液中RANKL浓度均升高(P<0.05),在加力后7 d达到最大值;而各时间点组内患者龈沟液中OPG浓度均降低(P<0.01),在加力后7 d,OPG浓度最低;此外,RANKL/OPG比值均增加,同样在加力后7 d达到最大值。结论在相同正畸力作用下,伴牙周炎患牙牙周组织骨改建活动无明显异常;因此,恰当的正畸力不会引起轻度牙周炎患牙牙周病变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第4~6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分别用10、30、100 ng·mL-1质量浓度的HMGB1孵育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 h后,RT-PCR检测IL-6、RANKL、OPG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OPG的蛋白表达。均以0 ng·mL-1质量浓度组为对照,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HMGB1在10、30、100 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RANKL/OPG mRNA的比值增高(P<0.05),100 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IL-6 mRNA的表达量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0 ng·mL-1质量浓度组的RANKL/OPG的比值有明显增高。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可使牙周膜细胞中的RANKL/OPG比值增高,还会诱导炎症因子IL-6 mRNA表达上调。提示HMGB1可能会在牙周炎的发病以及炎症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白介素-8 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侵袭性牙周炎(AgP)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8)的总量和浓度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滤纸条法收集侵袭性牙周炎实验组患牙(T1)和健康牙(T2)各位点及正常对照组(C)各位点的龈沟液(GCF)样本,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IL-8的总量和浓度。结果:3组受检牙龈沟液中IL-8的总量和浓度不同。侵袭性牙周炎患牙组GCF中IL-8总量高于健康牙位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而3组中IL-8浓度差异也有显著性,侵袭性牙周炎患牙组GCF中IL-8的浓度高于健康牙位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虽然GCF中IL-8浓度与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OP)、附着丧失(AL)无相关关系;但IL-8总量与以上牙周临床指标相关。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是参与牙周炎症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8.
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与硫化物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与硫化物(suleus sulphide level,SUL)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金刚牙周诊断仪对龈沟液中IL-8和硫化物的含量和临床指标进行测定。23个牙周健康牙作正常对照组(C),12个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作实验组1(T1),30个慢性牙周炎患牙作实验组2(T2)。用标准化滤纸条采集观察牙位GCF样本,记录相应位点30’硫化物浓度,同时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周附着丧失水平(CAL)。结果:①受检位点龈沟液中IL-8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别,其中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IL-8总量高于健康牙位组、正常对照组(p〈0.05),但龈沟液中IL-8浓度无显著性差别。龈沟液中IL-8总量与SBI、PPD、CAL之间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IL-8的浓度与临床指标间相关关系不明显。②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的硫化物浓度与健康牙位组、正常牙位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位组与正常牙位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③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硫化物浓度与临床指标间具正相关关系(P〈0.05),而健康牙位组和正常对照组硫化物浓度与临床指标间无相关关系。GCF中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的硫化物浓度与IL-8总量具负相关关系(P〈0.05),而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硫化物浓度与IL-8总量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8和硫化物的含量与临床指标之间有相关性。龈沟液中细菌代谢产物所产生的硫化物对IL-8的含量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壳寡糖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Th17/Treg平衡和OPG/RANKL/RANK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壳寡糖低剂量组、壳寡糖中剂量组、壳寡糖高剂量组和甲硝唑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作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评估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7、TGF-β、RANKL、OP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呈现牙周膜纤维束断裂、排列紊乱,毛细血管扩张、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Th17/Treg比值、血清RANKL及IL-17水平、牙周组织RANKL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OPG及TGF-β水平、牙周组织OPG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壳寡糖低、中、高剂量组和甲硝唑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牙龈指数、牙槽骨吸收值、Th17/Treg比值、血清RANKL及IL-17水平、牙周组织RANKL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OPG及TGF-β水平、牙周组织OPG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壳寡糖各组呈剂量依赖性,壳寡糖高剂量组与甲硝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壳寡糖可促使Th17/Treg平衡恢复正常,上调OPG表达,下调RANKL表达,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绝经早期的牙周炎患者龈沟液IL-6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共79例绝经年限均≤5a的妇女纳入本研究。采集30颗牙周健康牙和49颗牙周炎患牙的龈沟液(GCF),记录牙周临床观察指标。采集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样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GCF中IL-6和血清中E2的浓度。结果:牙周健康组GCF中IL-6浓度为(1088.10±102.33)pg/ml;慢性牙周炎组GCF中IL-6浓度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牙组(P<0.005);慢性牙周炎患牙GCF中IL-6浓度与GI、PPD、CAL均呈正相关(r=0.564,P<0.005;r=0.335,P<0.05;r=0.324,P<0.05)。血清E2≤30pg/ml组的妇女牙周炎患牙牙周临床指标、GCFIL-6浓度与E2>30pg/ml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牙GCF中含有微量IL-6。牙周炎患牙GCF中IL-6的水平反映了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尝试作为判断维族妇女牙周病变程度的一个指标。绝经早期患慢性牙周炎的维族妇女,血清E2水平与牙周炎患牙的病变程度及GCF中IL-6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处置牙周炎患牙根面牙骨质后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临床上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例,重度牙周炎拔除的后牙36例.每颗牙取釉-牙骨质界下2 mm牙根,制成2片4 mm×4 mm×1 mm的牙骨质片,对每个牙周炎患牙进行编号.健康牙作为阴性对照组,36颗牙周炎患牙中,每颗牙的1个牙片不进行根面处理,作为牙周炎组.其余36片牙周炎牙片随机平均分成6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组、SRP+抗菌肽A组、SRP+抗菌肽B组、SRP+EDTA组、SRP+ Nd:YAG激光组和SRP +Er:YAG激光组.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检测每个牙片的内毒素浓度.按照编号,记录每颗牙的内毒素浓度,计算每组每个牙周炎患牙治疗前、后内毒素浓度的变化.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牙周炎组相比,各治疗组内毒素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SRP组相比,SRP+抗菌肽A组、SRP+抗菌肽B组、SRP +Er:YAG激光组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P<0.01),SRP+EDTA组、SRP+ Nd:YAG激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方法处理牙周炎患牙根面均可降低内毒素含量,抗菌肽A+SRP处理牙周炎根面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益生菌联合新癀片对牙周病患者牙周状态、口腔致病菌群及龈沟液中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6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6例。对照A组予以益生菌治疗,对照B组予以新癀片治疗,实验组予以益生菌联合新癀片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白细胞介素(IL)-1β、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A、B组高(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疗程结束后、治疗后3个月BI、PD、AL、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均较对照A、B组低,ALP、BGP、OPG水平均较对照A、B组高(P<0.05);对照A、B组BI、PD、AL、ALP、BGP、OPG、IL-1β、IL-6、TNF-α水平及牙龈仆啉单胞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吸烟和非吸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变化。了解吸烟和基础治疗对GCF中HGF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吸烟慢性牙周炎组和非吸烟慢性牙周炎组,每组患者各15例,实验牙各30颗,用滤纸条法在龈沟袋内获取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GCF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中的HGF水平。结果基础治疗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非吸烟组与吸烟组相比,GCF中HGF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吸烟和GCF中HGF水平变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人类伴牙周炎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及RAN-KL、OPG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喂饲高脂高糖+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组(B组)、结扎方法建立牙周炎组(C组)及结扎+高脂高糖+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牙周炎组(D组),第8周末检测血糖、牙周情况及OPG、RANKL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其牙周炎程度为D组〉C组(P〈0.05),血糖水平D组〉B组(P〈0.05),龈沟液RANKL/OPG比值均较A组增大(P〈0.05)、D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扎+高脂高糖+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可成功建立伴牙周炎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二者协同作用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片对人牙周膜细胞表面以及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组织块法培养hPDLCs,通过ELISA法测定复方黄芩片对LPS诱导下hPDLCs表面OPG/RANKL表达的影响;LPS局部注射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复方黄芩片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OPG/RANKL表达的影响。结果:0.2 mg/L复方黄芩片溶液对10 mg/L LPS诱导下的hPDLCs表面OPG表达无明显影响,而hPDLCs表面RANKL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 hPDLCs表面OPG/RANKL的比值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复方黄芩片治疗3周后各组大鼠OPG/RANKL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中RANK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治疗组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复方黄芩片可以上调牙周膜细胞表面OPG/RANKL的比值;按黄芩苷2.85 g/kg·d-1的剂量给予牙周炎大鼠复方黄芩片灌胃治疗,复方黄芩片可以抑制牙周炎牙槽骨中RANKL的表达,促进OPG的表达。提示复方黄芩片有望用于牙周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采用骨皮质切开手术配合正畸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正畸治疗治疗,观察组接受骨皮质切开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错位前牙正畸治疗时间及治疗前后牙槽骨吸收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骨保护素(OPG)]、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92.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牙列精细调整时间、排齐整平时间及间隙关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OC、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PGE2、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能加快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移动速度,缩短正畸时间,调节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牙槽骨吸收,属于辅助正畸治疗的安全、有效牙齿移动加速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在大鼠牙骨质修复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骨保护蛋白、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性牙根吸收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加力组,自然修复组,超声修复组,其中用频率1.5MHz,强度100MW/cm2的治疗超声对超声修复组的实验牙在2周的修复期进行每天15min治疗超声照射。2周治疗结束后,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制作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的,近远中方向的组织切片,行TGF-β1,OPG,RANKL,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作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超声修复组TGF-β1的光密度值(0.36228±0.02833),明显高于自然修复组(0.24576±0.0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修复组OPG/RANKL光密度值比值(1.1126±0.096),也明显高于自然修复组(0.7835±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通过上调TGF-β1表达,改变OPG/RANKL的比值,促进牙骨质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8.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34颗,随机分为三组:A组(蒸馏水组)超声龈下刮治同步无菌蒸馏水冲洗(11颗牙);B组(消炎痛组)超声龈下刮治同步0.1%消炎痛药物冲洗(13颗牙);C组(甲硝唑组)超声龈下刮治同步0.2%甲硝唑药物冲洗(10颗牙)。比较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前后28日临床检查指标,及治疗后7、28日龈沟液的量和龈沟液中IL-6的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 I)、龈沟液的量及龈沟液中IL-6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附着丧失(AL)降低不明显;消炎痛组和甲硝唑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6水平降低程度大于蒸馏水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能够明显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增龄性变化。 方法 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CCK-8检测HPDLCs的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HPDLCs衰老情况。3组细胞均分别给予0、1.5、3、6、12、24、48、72 h体外持续静压力机械刺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提上清液中OPG、RANKL的表达。 结果 体外持续静压力刺激后,牙周膜细胞OPG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及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表达水平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OPG/RANKL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 结论 体外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牙周膜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比值,下调RANKL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抗牙龈素粘附片段Hgp44卵黄抗体(抗Hgp44-IgY)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抑制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生理盐水孵育组(B),抗Hgp44-IgY孵育组(C)和西吡氯铵孵育组(D)。采用细线结扎大鼠4颗第一磨牙,分别接种经处理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辅以蔗糖饮水。4周后检测大鼠牙龈指数(GI),龈下菌斑的BANA试验。处死大鼠后检测牙槽骨丧失量(ABL),牙龈的HE染色,利用qRT-PCR检测牙龈中IL-10、OPG和RANKL 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及OPG/RANKL比率。结果: C组和D组与B组相比,GI、ABL以及BANA结果均显著降低(P<0.01),牙龈组织中IL-10和OPG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OPG/RANKL比率显著增高(P<0.001),C组与D组相比,GI、ABL、BANA、IL-10,OPG mRNA水平和OPG/RANKL比率无统计学意义,OPG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抗Hgp44-IgY能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减缓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