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联用多烯康及两药单用治疗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3例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多烯康组33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多烯康4.05g/d;辛伐他汀组42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多烯康组28例,给予多烯康4.05g/d;治疗12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辛伐他汀+多烯康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TC、LDL—C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P〈0.05);多烯康组TG下降明显(P〈0.01),TC及LDL—C下降、HDL-C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多烯康组降低TC、TG、LDL—C明显,升高HDL—C明显;辛伐他汀组降低TC、LDL—C及升高HDL-C明显;多烯康组降低TG明显。辛伐他汀+多烯康组与单用辛伐他汀组不良反应轻微,多烯康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对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两药联用疗效好而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2.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存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39-244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8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晚,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分别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测定LDL、TC、TG指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与常规治疗40例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6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水平,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缩小、面积缩小,12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改变更为明显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具有重要作用。如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坚持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TC,TG,LDL—C较入组前分别下降了30%,28%,34%(P〈0.01),HDL—C升高了12%(P〈0.05),其中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2.50%,95.00%,58.75%。治疗过程中除有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2例胃肠道不适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牡蛎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鹌鹑的调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鹌鹑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月见草油胶丸阳性对照组及牡蛎降脂胶囊低、中、高剂量(0.3,0.6,1.2g/kg)组。除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各组鹌鹑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喂养至第10周末,各治疗组同时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同时继续喂饲高脂饲料,连续6周。测定鹌鹑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卵磷脂胆固醇转移酶(LCAT)、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牡蛎降脂胶囊低剂量组鹌鹑血清TG,TC,LDL—C水平有所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牡蛎降脂胶囊各剂量组血清HDL—C升高不明显(P〉0.05);牡蛎降脂胶囊各剂量组的ApoAl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ApoB含量明显下降(P〈0.01);牡蛎降脂胶囊各剂量组的LCAT含量明显升高(P〈0.01),HL含量明显升高(P〈0.01),LPL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牡蛎降脂胶囊能激活载脂蛋白和脂代谢酶,具有调血脂和脂蛋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效果。方法: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bid)与普伐他汀组(42例,10mg.q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患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闪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普伐他汀组患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降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哲  陈纪林  方力  向菊兰  王敏 《医药导报》2001,20(3):152-15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舒降之)的降脂疗效。方法:7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mg.d^-1,B组20mg.d^-1,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前比较,A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23.4%,20.0%、30.7%(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17.5%;B组TC、TG和LDL-C分别下降32.75,22.8%,42.8%(P<0.01),HDL-C升高13.7%,A组中TC、TG和LDL-C达标率分别为12.85,28.2%,15.4%,B组分别为65.05,57.5%,65.0%,疗程中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辛伐他汀20mg.d^-1,降脂疗效显著,达标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相同剂量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作用,不良反应及比价关系。方法将21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106)口服洛伐他汀20mg,1次/d,B组(n=100)采用辛伐他汀20mg qd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及肝肾功能等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治疗4、8、12周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A、B两组经12周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下降28.57%、30.92%、40.86%、和29.94%、30.20%、38.82%,P〈0.005。HDL—C上开分解为42.31%和44.90%,P〈0.001,组间比较结果相近(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肌痛,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7%和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医疗费用比为1:2.36。结论216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治疗12周,A、B两组均显示良好的降脂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近似,但洛伐他汀的比值优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3):F0003-F000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9.
山楂提取物防治高脂血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山楂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预防性降脂和治疗性降脂作用。方法采用灌胃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测定不同剂量山楂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影响。结果山楂提取物中剂量(0.15mg/kg·d)、高剂量(0.3mg/kg·d)均可使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和LDL—C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山楂提取物对高血脂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饮食兔肝脏病理形态学及B族I型清道夫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30只13本长耳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高脂饲养建立兔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实验结束时测定兔血脂水平,取肝脏做病理形态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脏B族I型清道夫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1);辛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1)。模型组兔肝脏SR—BI水平较正常组增加(P〈0.05);辛伐他汀组SR-BI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血脂,上调高脂血症兔肝脏SR—BI。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有无合并高血压的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以期指导辛伐他汀的个体化用药。方法伴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使用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分为A、B组各40例。分别对患者服药后4周、8周、36周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结果服用辛伐他汀4周后A组的TG、LDL值水平较B组组更低,8周后A组TC、TG、LDL值较B组更低,而36周后A组TC、LDL值较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齐丽红 《中国药业》2010,19(18):81-8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3次/d,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早晨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滴丸能明显降低患者TC,TG,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而HDL—C升高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的疗效。方法59例冠心病患者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均〈0.01),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TC、LDL.C、TG、HDL-C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80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调脂对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将87例高龄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用药后2周、12周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1药物治疗前,两组ACS患者TC、LDL—C水平以及hs—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治疗2周后Tc和LDL—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3)治疗12周后TC和LDL—C水平:与用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4)药物治疗2周后hs—CRP及MMP-9水平:与用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降低(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5)治疗12周后hs—CRP及MMP~9水平:两组hs—CRP及MMP-9水平进一步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6)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高龄老年ACS患者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不但调脂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明显抑制冠脉内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且药物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马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662-66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38例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高血压患者,给与辛伐他汀10—20mg/晚,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分别测量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LDL、HDL、血糖、血胰岛素、肝功等指标。结果: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患者加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压较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前有下降(P〈0.05),血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01),而且胰岛素敏感性有改善(P〈0.05)。结论: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加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不但有助于血压的控制.而且有利于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渠莉 《中国医药》2006,1(1):18-2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g/d,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CRP、TC、TG、LDL—C、PAI-1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AMI患者血清cRP与PAI-1活性呈正相关(r=0.393,P<0.05),与t.PA呈负相关(r=-0.359,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CRP、PAI-1、t—PA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早期给予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提高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柏如  高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09-1310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立普妥片10mg,每晚1次),对照组33例(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6周;分别检测服药前后的血脂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37.06%、22.05%)、(24.81%、14.49%)、(42.30%、28.30%)(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上升7.80%、7.1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90.91%.结论立普妥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糖(GLU)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40例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62例、慢性肝炎57例、肝硬化52例、重型肝炎69例)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并与10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C、TG、HDL—C、LDL-C、GUL浓度与其TBil、Al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型肝炎组血清TC、TG、HDL—C、LDL—C、GUL与TBil呈负相关[P〈0.01],与Alb呈正相关(P〈0.0t),血清TC与LDL—C呈正相关(P〈0.05)。重型肝炎组中39例死亡患者与32例存活患者的血清TC、TG、HDL-C、LDL-C、GUL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血糖水平测定能及时反映体内的脂类代谢状况,对了解肝病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病程进展情况以及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55例;分别给予安慰剂和辛伐他汀40mg/d,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Cr)、24h尿微量白蛋白(UM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压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HDL—C、LDL~C、Cr、UMA及hsCRP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HDL—C、LDL—C、Cr、UMA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LDL—C、Cr、UMA及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蛋白水平,可用于早期肾病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并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晚间顿服普伐他汀10mg,共6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醇(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和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6周时TG、TC和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P<0.01),降低度分别为36.36%、25.95%和28.68%,而HDL-C显著升高(P<0.01),升高率为15.78%,治疗前后ALT、AST和CK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阶段未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或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