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胶囊内镜检查13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胶囊内镜对13例62-86岁老年人进行全消化道检查。结果 13例老年人均良好地耐受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检出小肠炎2例。小肠黄色瘤2例。小肠活动性出血1例。小肠黏膜下肿物1例。结肠黑变病3例。检出小肠疾病的受检者中,只有1例有消化道症状,无症状者占85.7%(6/7)。结论 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探讨其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102例不明原因腹痛或腹泻患者,共218例进行内镜检查。其中165例首选胶囊内镜,53例首选双气囊内镜。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或可疑病变者建议双气囊内镜检查,反之亦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诊断率以及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1例胶囊内镜和2例双气囊内镜操作失败。51例患者行64次双气囊内镜检查,其中34例经口、4例经肛检查,13例分别接受经口和经肛检查。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总检出率及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小肠疾病检出率(72.0%和88.0%),均明显高于双气囊内镜(41.2%和60.0%),诊断率也高于后者(51.8%和39.2%)。5例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再经双气囊内镜检查者中,1例发现病灶;15例胶囊内镜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中,12例经双气囊内镜结合活检病理确诊。而3例双气囊内镜未发现异常者再经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小肠病变。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检出率高,可作为怀疑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双气囊内镜在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中仍可发现部分病灶,并能明确多数胶囊内镜下可疑病变,可作为胶囊内镜检查后的补充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16例,共行116次检查,阳性检出率53.5%(62/116)。共发现小肠病变49例,小肠病变阳性率为42.2%(49/116),其中82例腹痛患者发现小肠病变33例(40.2%),12例腹泻患者发现小肠病变4例(33.3%),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小肠病变12例(70.6%)。其中炎性病变、隆起性病变最为常见。9例患者胶囊内镜胃内通过迟缓,1例患者胶囊内镜完全停滞于胃内,未至小肠,直至电池耗竭;3例胶囊内镜通过小肠迟缓;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平均时间为369min。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胶囊内镜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的就诊患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简单、安全,并发症及风险小,依从性好。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可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胶囊内镜在儿童患者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7例2003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儿童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腹痛待查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4例,结肠息肉2例,不明原因腹泻2例,腹痛伴血便1例,结肠肿物1例,体检1例.结果 7例检出消化道病变(41.18%),其中小肠息肉3例,小肠毛细血管畸形1例,小肠寄生虫1例,胃炎2例.所有患者均自行吞服及排出胶囊,未见检查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胶囊内镜对疑诊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的儿童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慢性腹痛6例、慢性腹泻7例、慢性腹痛伴腹泻3例、体检1例,观察运行时间及病变检出率。结果 42例患者中33例(78.57%)通过回盲瓣,2例胶囊内镜滞留于胃内。胶囊内镜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7.5 m in,经过小肠平均时间为286.5 m in。病变总检出率为76.19%,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88%、慢性腹痛83.3%、慢性腹泻42.8%、慢性腹痛伴腹泻6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腹泻(P0.05)。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不适及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且安全、方便,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OMOM胶囊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诊断不明的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24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均无任何不适。共检出病变19例,包括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炎2例,克罗恩病5例,小肠血管畸形7例,小肠息肉1例,小肠黏膜下占位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小肠肿瘤),升结肠憩室1例。余未见异常。阳性检出率79.2%。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M2A胶囊内镜在消化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45例患者(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8岁),采用Given M2A胶囊内镜检查。其中3l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后行传统检查(包括胃镜、小肠镜、结肠镜、小肠X线检查、肠系膜动脉造影等),与胶囊内镜的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胶囊内镜检查中均无任何不适或并发症,所得图像质量优良。44例完成检查,其中37例发现有消化道病变,检出率为84.1%,包括食管、胃病变5例,小肠病变29例,结肠病变3例。3l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后行传统检查,其中消化道出血2l例,胶囊内镜检出出血病变17例,而传统检查检出4例;腹痛5例,胶囊内镜检出病变5例,传统检查检出2例;慢性腹泻4例,胶囊内镜检出病变4例,传统检查检出l例;转移性肿瘤者l例,胶囊内镜和传统检查均发现病变。病变定位与l临床基本相符。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安全,检查质量优良,病变定位正确,尤其适宜于小肠疾病的检查。以其无痛、无损伤为特点,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双气囊内镜、胶囊内镜及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出血病灶的总体检出率;通过自身对照,比较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分析胶囊内镜对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的影响。结果105例小肠出血患者中,双气囊内镜检出克罗恩病24例,腺癌15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2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10例,小肠间质肿瘤8例,小肠息肉8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6例,钩虫病5例,麦克尔憩室及多发憩室5例,小肠淋巴瘤3例,无明显异常9例,阳性率91.4%(96/105)。其中40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病变检出率75.0%(30/40);75例患者全消化道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33.3%(25/75)。根据胶囊内镜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90.0%(36/40),而根据临床特征及消化道造影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69.2%(45/65)。结论小肠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小肠良性溃疡(包括克罗恩病)、肿瘤、慢性炎症,其次是息肉、血管畸形、寄生虫感染、麦克尔憩室及淋巴瘤等。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高于胶囊内镜,胶囊内镜能提高1次双气囊内镜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肠疾病很难诊断,现有的诊断技术又不尽如人意,而胶囊内镜能发现整个小肠内的微小病变。为此,我们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我们对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的79例疑患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结果:75例完成最终研究。75例患者中经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异常63例,检出率为84%;其中能明确解释临床病因者50例,诊断率为66.6%,包括消化道血管病变21例、小肠炎症性肠病16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恶性间质肿瘤2例、小肠类癌1例(该患者同时伴升结肠脂肪瘤)、淋巴瘤1例、粘膜下肿瘤3例及憩室1例。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间,对180例患者(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8例,慢性腹痛88例,慢性腹胀27例,慢性腹泻7例)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检查无不适感,180例患者中177例(98.3%)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39例(77.2%)发现阳性病变;5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者中42例(72.4%)为小肠病变;88例慢性腹痛者中43例(48.9%)为单纯小肠病变,6例(6.8%)为单纯食管或胃部病变,1例(1.1%)为单纯结肠病变,18例(20.5%)同时存在小肠病变和胃部病变,1例(1.1%)同时存在胃部病变和结肠病变;27例腹胀者中3例(11.1%)为单纯小肠病变,18例(66.7%)为单纯食管或胃部病变,2例(7.4%)同时存在小肠病变和胃部病变,2例(7.4%)同时存在胃部病变和结肠病变;7例慢性腹泻者中3例(42.9%)为小肠病变。3例(1.7%)发生胶囊滞留。结论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赵俊华  唐采白 《山东医药》2009,49(49):87-88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系统症状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完成小肠检查75例,检出病变46例(检出率58.2%),其中肠道血管畸形15例,小肠黏膜糜烂、黏膜下占位性病变各4例,小肠憩室、结核、过敏性紫癜、钩虫症、蛔虫症各1例,小肠多发息肉5例;食管炎1例,胃内黏膜糜烂8例,十二指肠炎症2例,十二指肠溃疡及结肠溃疡各1例;阴性33例。患者均无不适感。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胃和结肠疾病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胶囊内镜临床应用3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对途经的食管、胃、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对37例受检者进行了38次检查。其中健康志愿者10例,有消化道症状者27例。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发现的小肠病变有26例: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扩张、黏膜脂肪斑各4例,多发性溃疡(和)出血2例,蛔虫症3例,淋巴滤泡重度增生5例,异物3例,息肉l例。并且检出了食管炎7例、慢性胃炎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NSAID相关性胃炎及小肠病变l例,十二指肠炎症5例,及十二指肠球部、结肠溃疡等病变。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对途经的上、下消化道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怀疑小肠疾病以及不宜行创伤性检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在肠道运行时间、病变检出情况,评估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检出价值及安全性。结果 343例患者中27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检查,余316例患者胶囊内镜均在有效工作时间内进入小肠,全小肠检查成功率为92.13%(316/343),胶囊内镜对呕血、无诱因消化道出血及无明显诱因腹痛、无诱因腹泻的诊断率明显高于无诱因腹胀、复查及肿瘤标记物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疾病诊断手段,对小肠出血、无诱因腹痛及无诱因腹泻具有较高的检出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胃镜、全结肠镜、小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23例病变疑在小肠的患者,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评估胶囊内镜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3例患者进行了24次胶囊内镜检查,1例因胶囊内镜滞留在食管下段而进行第2次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23例中20例发现病变,病变检出率为86.8%,其中4例存在2种病变。小肠炎症性疾病10例,血管病变9例,黏膜下结节2例,憩室2例,问质细胞瘤1例。19次胶囊内镜向前摄影,4次向后摄影。17例通过回盲瓣进入盲肠(73.9%)。结论 胶囊内镜小肠黏膜摄影图像清晰,检查安全方便,病变检出率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12例受检者行消化道检查,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112例受检者中发现病变96例有病变,检出率85.7%。上消化道疾病37例,小肠疾病54例,结肠疾病5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8例,多发性和单发性息肉3例,克罗恩病4例,血管发育不良6例,伴出血3例,小肠肿瘤2例,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殖症10例。受检者顺应性好,未发生梗阻及崁顿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可以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而且对胃及大肠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受试者为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所有受试者榆查前均行胃、肠镜检查,其中32例行伞消化道钡餐透视榆查.采用重庆金山科技集蹦OMOM胶囊内镜系统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6例受试者中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8 h检查失败,检查成功率97.2%.胶囊存小肠平均运行时间70 min~483 min,平均293 min.共发现小肠病变28例,末见异常7例,阳性率80.0%.其中有9例患者同时有2处或2处以上病变.结论 OMOM胶囊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方便,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作为常规榆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肠疾病很难诊断,现有的诊断技术又不尽如人意,而胶囊内镜能发现整个小肠内的微小病变。为此,我们对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我们对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的79例疑患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56例。结果:75例完成最终研究。75例患中经胶囊内镜检查共发现异常63例,检出率为84%;其中能明确解释临床病因50例,诊断率为66.6%,包括消化道血管病变21例、小肠炎症性肠病16例、小肠息肉5例、小肠恶性间质肿瘤2例、小肠类癌1例(该患同时伴升结肠脂肪瘤)、淋巴瘤1例、粘膜下肿瘤3例及憩室1例。所获取的图像质量良好。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尤其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疑难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和慢性腹泻患者进行Pillcam胶囊内镜检查,部分患者行传统检查(胃镜、结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餐)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5例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检查过程中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检查,胶囊1~4 d自然排出,食管通过平均时间为2.46 min,胃通过平均时间为37.80 min,小肠通过平均时间为275.82 min,其中3例胶囊未达结肠。所得图像清晰,所检出的疾病包括食管静脉曲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肠炎、克罗恩病、血管畸形、息肉和间质瘤等。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痛苦,对病变检出率高,定位较准确,对小肠疾病和上消化道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1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接受检查的206例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5.5%)。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小肠转运时间、胶囊记录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患者病变检出率为66.4%,中青年患者病变检出率为57.8%,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患者检出的小肠疾病以血管病变为主(53.2%),中青年患者则以小肠溃疡为主(28.6%),并进一步确诊为克罗恩病。老年患者胶囊滞留率2.5%(3/119),中青年患者为6.3%(13/20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对老年患者小肠疾病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平  刘程丽  梁仲惠 《山东医药》2011,51(24):92-93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意义,观察使用胶囊内镜患者的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OMOM胶囊内镜对我院102例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吞服胶囊后实行实时监视,检查结束后由2名内镜医生分别独立阅片,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85例,阳性率83.3%。反流性食管炎4例,胃病变43例。发现小肠病变66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7例,小肠血管病变16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绒毛萎缩5例,小肠黄色素瘤4例,小肠肿物2例。结肠病变5例。全部患者检查过程无特殊不适,均顺利排出胶囊。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意义,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