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丽华 《健康必读》2008,7(2):136-136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学科向独立学科发展,护理工作的内容由单纯的疾病防治护理扩大到全面预防保健护理,开展医院高水准的保健及关怀服务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特征和整体护理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入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由功能型护理转为整体护理模式,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要。而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树立新型的老年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健康,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模式,医疗服务的人性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人性化护理正是一种以人的个体需要、整体感觉、服务效果为宗旨,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温馨、全方位、多样化服务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现在护理模式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心身合一的医学观念为背景的“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我科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使该病并发症发生率由原来22%降为4%,无再次梗死病发生。  相似文献   

5.
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改革护理专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旧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转变。现代护理观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其独立的内容,又具有与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面,因此,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及与护理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因此,护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护理专业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医学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其课程设置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色;人文知识和礼仪教育课程设置不足;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偏少;临床见习时间太少;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够等。该文建议,在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增加职业道德学、护理美学、礼仪学等课程;增加临床见习时间;对护士加强继续护理教育等。使新老护士都能尽快适应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对护理学科的高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心理支持和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为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护士必须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从而使护理工作从传统的单一护理向综合性护理转变。  相似文献   

7.
潘荫才 《现代保健》2010,(19):88-89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是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习惯于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很少能从患者利益和心理去考虑护理工作措施。当前,正处在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在这种理念转变的驱使下,作为医护人员要抛弃传统的护理意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学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护理工作转向以护理“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已不再单纯是医嘱的执行者,而是护理工作的决策者,应该建立一种“并列-互补”的新型医护关系。在并列一互补的新型医护关系模式中,“并列”即并排平列,医疗和护理是两个并列的要素,贯穿于治疗疾病的全过程,在诊治疾病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互补”即医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颜朝凤 《职业与健康》2007,23(4):320-320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作为手术室护士只有掌握每位剖宫产妇的心理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压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转变为全新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如何围绕病人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管理体系,制定了考核量化标准,明确了目标方向,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护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亦发生根本转变,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转向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综合护理,从被动局部护理转向主动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2.
魏引皊 《职业与健康》2011,27(9):1078-1079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医学和心理学相互作用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1]。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是精神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对住院期间的精神病人做好心理护理,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逐渐被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所代替。我们手术室为适应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自1997年3月起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的尝试,改变以前那种手术室护士只固守在手术室,以配合手术顺利完成为重点的工作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与病人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做好病人术前的心理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妇科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护理学科,逐步走向以其专业知识,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为广大妇科病人以及健康女性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和保健指导。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经验,通过对妇科临床护理工作常见问题事故的记录总结,分析妇科护理时的安全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有效避免妇科护理安全事故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为妇科以及整个医疗事业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的心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浅析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养。 1 高尚的道德情操 护士应树立献身于护理事业的崇高志向,弘扬“利他”和“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相似文献   

16.
"一对一"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执行爱母行动,适应卫生改革,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我院自2001年4月开始改变旧的助产工作模式,实行“一对一”全产程专职陪伴分娩,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学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仅满足于过硬的治疗、护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张玉兰 《健康大视野》2005,13(8):99-100
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要求临床护理从传统的护理模式转向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现代医学认为,所谓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临床上要重视对身心疾病的认识,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的要求。只有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才可达到病人身心健康的目的,促使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全球已经消灭天花!在当时,一些医学专家提出世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就是说以前人类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而后主要是社会和心理,包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现在的医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医疗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理中护患之间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使患者尽量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要顺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浅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