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和自由基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56例,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在发病1~72h内就诊,并经头颅CT证实,梗死灶体积≤10cm3,排除了脑梗死性出血。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丙二醛的测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69±7.03,对照组为19.87±9.4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P<0.01),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功能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SCL、MDA、SOD联合检测对照,分析评价肿瘤患者机体活性氧自由基-抗氧化系统的状态,以探索支持自由基损伤作用在肿瘤发病过程中的癌变机制。【方法】采用44例肿瘤患者的SCL、MDA、SOD进行联合检测。【结果】病人血清SCL峰值与积分均高于对照组,MD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SOD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SCL、MDA和SOD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反映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体系的紊乱程度,从而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并为临床调整这一平衡体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飞  夏洪志  李介秋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0):1413-1415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肝切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33例肝外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21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12例).HBO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 常规治疗组则单纯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后1,3,7,11,15d检测血清SOD、MDA含量,同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HBO组3d后,血清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HBO组治疗后随天数变化,血清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3,7,11d) ,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使外伤性肝切除患者血清SOD活性迅速升高,血清MDA活性迅速降低,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从而对外伤性肝切除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低温技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SOD和丙二醛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13.67&;#177;6.24)分;对照组(18.64&;#177;8.67)分,P&;lt;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治疗组(1.91&;#177;0.26)nkat/L;对照组(1.56&;#177;0.24)nkat/L.P&;lt;0.01],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治疗组(9.54&;#177;1.42)μmol/L;对照组(11.46&;#177;1.63)μmol/L,P&;lt;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8.64)分(P<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4.81)分(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5 1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 (HBO组 ,3 1例 )和临床对照组 (临床组 ,2 0例 )。HBO组给予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 ;临床组则单纯给予常规治疗 ;3 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 (对照组 )。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OD、MDA含量 ,同时评价患病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HBO组与临床组治疗前的血清SOD、MDA含量与健康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HBO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血清SOD含量升高及MDA含量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HBO组治疗后血清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以及总有效率均较临床组显著 (P <0 .0 5 ) ;HBO组的疗效与治疗后血清SOD含量成正相关 ,与血清MDA含量成负相关。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SOD活性升高 ,血清MDA活性降低 ,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 ,从而对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同时提示 ,SOD、MDA的血清含量可用以判断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亚低温技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4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SOD和丙二醛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犤治疗组(13.67±6.24)分;对照组(18.64±8.67)分,P<0.05犦,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犤治疗组(1.91±0.26)nkat/L;对照组(1.56±0.24)nkat/L,P<0.01犦,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犤治疗组(9.54±1.42)μmol/L;对照组(11.46±1.63)μmol/L,P<0.01犦。结论:亚低温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LPO、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 72例 ,随机分成高压氧组 (高压氧加药物治疗 )和对照组 (单纯药物治疗 )各 3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 2 0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LPO和SOD。【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 91.7% ,对照组 6 6 .7%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高压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接近正常水平 ,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亦有改善 ,但不如高压氧组明显 ;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高压氧组LPO明显下降 ,SOD明显升高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提高SOD水平 ,降低LPO水平 ,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血液流变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某化工专科学校65名教师,其中男性37名,女性28名,年龄28-64岁。分别进行SOD活性、MDA含量及血液低、高切变率测定。结果:血液低切变率升高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改变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OD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当SOD活性下降,而MDA含量升高时,可引起血液低切变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3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肌力、步行能力、言语等明显好转,神经缺损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7~3.4,P<0.01)。总有效率87%,无恶化和死亡病例。主要副作用为头晕、皮肤潮红、嗜睡及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效果较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水平(Malondialdehyde,MDA)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及与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并经并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10例,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术前、术后7d血清中总SOD(Total SOD,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 SOD,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OD,Mn-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前血清中T-SOD、Mn-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例组术前与术后相比,T-SOD、MDA、Cu/Zn-SOD、Mn-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术后T-SOD、Cu/Zn-S0D、Mn-SOD,MD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SOD活性与尿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SOD和MDA随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和切除发生明显改变,这可能说明氧化剂/抗氧化剂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清中的平衡失调,联合检测SOD、MDA,特别是Mn-SOD,可能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急诊经皮介入治疗术(PCI)是否设置心肌梗死后处理方式,将101 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缺血后处理组(46 例)和常规PCI组(55 例),比较两组术后4 h、8 h、12 h、16 h、20 h、24 h、36 h 和48 h 血清SOD及MDA动态变化,比较两组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 心肌灌注分级(TMPG)、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酶峰,术后10 d 核素心肌显像计分以及30 d 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PCI 组比较,术后缺血后处理组血清SOD值明显升高(P<0.01),MDA值明显降低(P<0.001);SOD谷值明显增高(P<0.01),MDA峰值显著降低(P<0.001);TIMI 血流3 级和TMPG 3 级患者均增多(P<0.05);血清CK-MB峰值明显降低(P<0.01);心肌显像计分降低(P<0.05)。术后30 d 内缺血后处理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PCI 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缺血后处理能升高PCI 术后血清SOD浓度,减少MDA产生,改善心肌灌注,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1200mg/kg),缺血2h再灌注6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5);可以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GSH—PX、SOD活力(P〈0.05)。结论外源性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GSH—PX、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减少大鼠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堆积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DA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薛磊  范建中 《中国康复》1999,14(4):205-206
为探讨高压氧(HBO)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浓度变化及意义,对50例患者随机分为HBO组32例行常规加高压氧治疗,常规组18例行单纯常规治疗,另30你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放射免疫法测定SOD-1。结果 治疗前MDA和SOD-1,HBO组与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相似文献   

15.
丙泊酚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异氟醚组,吸入异氟醚用于术中镇静;Ⅱ组:丙泊酚组,用微量泵静注丙泊酚行术中镇静。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切皮前(T2)、术中肿瘤切除后(T3)、术后2h(T4)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丙泊酚组MDA含量在T2、T3、T4点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1)(P〈0.05),SOD活性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异氟醚组MDA含量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T3点SOD活性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TI)(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降低脑内MDA含量,丙泊酚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ACI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NSE、NO、SOD水平变化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NSE、NO及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SOD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早期ACI,可改善疗效,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及NO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1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NSE浓度和SOD活力。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NSE浓度降,SOD活力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脉搏、血钾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促进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焰  李顺池  裴红霞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38-1039,104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L-6、IL-8水平,并分析与脑梗死面积及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纽;②大面积梗死患者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小面积梗死患者。【结论】炎症过程参与了脑血管病变;IL-6、IL-8水平与脑缺血程度以及脑的小血管病变范围密切相关。IL-6、IL-8是预测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