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DWI探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髓核ADC值是否与椎间盘的解剖层面相关。方法:对72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行腰椎MRI普通序列和DWI扫描,并测量L1~2至L5~S1椎间盘髓核的ADC值,分析椎间盘髓核平均ADC值与解剖层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2至L5~S1椎间盘平均ADC值分别为(1.47±0.33)×10-3 mm2/s、(1.47±0.31)×10-3 mm2/s、(1.42±0.34)×10-3 mm2/s、(1.33±0.35)×10-3 mm2/s、(1.32±0.38)×10-3 mm2/s。从L1~2至L5~S1随着椎间盘位置的下移,ADC值有下降趋势。椎间盘的平均ADC值仅在L1~2与L4~5、L1~2与L5~S1、L2~3与L4~5、L2~3与L5~S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髓核的ADC值能反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且L4~5与L5~S1椎间盘ADC值较L1~2与L2~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脑室CT测量值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2007年度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几千例健康成人的头颅CT检查后进行脑室相关数据的测量值,共选定7项,并依据相关文献计算有关数据共计7项,分别计算各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挑选其中≥50岁、资料齐全、无明显影响相关测量数据疾病(如:脑出血后遗症、颅脑术后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的样本共计683例,其中高血压组281例、血压正常组402例。对两组之间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中老年人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脑室相关数据的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老年人脑室CT测量值与血压之间无明显的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128例非高血压老年人群分为2组,有心脑血管疾病组68例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组60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其24 h、白昼及夜间收缩压变异(BPvs)与舒张压变异(BPvd)。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变异标准差(24 h DsD)、白天收缩压变异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标准差(nDsD)变异例数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比较这些参数,发现有心脑血管疾病组24 h血压变异显著大于白昼血压变异,白昼血压变异大于夜间血压变异,收缩压变异显著大于舒张压变异。结论:血压变异与非高血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可作为预测非高血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一般人晚间入睡时的血压是比较平稳和偏低的,但早晨醒来后血压便开始上升.通过什么方式醒来对血压平稳有利呢?第一种最为理想的是自然醒来,平时应保持有规律的起居作息习惯,早晨靠自身的生理功能唤醒自己,这对平稳血压、振奋精神最为有利;第二种是被闹钟的铃声唤醒,这对高血压患者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探明体重指数与动态血压各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42例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人群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结果 ①肥胖组24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②24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减轻体重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和判定肥胖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沈阳市、盘锦市两所小学校1850名9~11岁学龄儿童进行身体体格检查,检出单纯性肥胖188名,其中同年龄组(10岁,月差不超过6个月)单纯性肥胖儿童66名,对66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肥胖度和血压测试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儿童检出率为10.16%,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35.11%。提示单纯性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的一个因素,预防肥胖是防止高血压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114例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宝  王国芳 《人民军医》1999,42(12):715-716
高血压病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但人们对脑出血后高血压的意义和处理意见尚不一致。为此,我们分析了1991年以来收治的脑出血114例入院时血压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72例,女42例;年龄38~78岁,平均58.6±12.6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82例,占71.9%。全部病人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基底节区出血64例,脑叶出血18例,丘脑出血23例,小脑出血9例。均无影响血压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衰、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感染等;并未给予特殊治疗,如降压、脱水等。1.2 方法 全部病人均在入院治疗前测肱动脉血压,测血压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 对72例伴有或不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血压的变异性,并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无论是否伴有LVH与正常组相比较,长时血压变异各指标均显增高,24小时收缩压标准差(24hSSD)及24小时舒张压标准差(24hDSD),昼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在伴有LVH的患较无LVH的高血压患相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病人79例,分为两组,其中脑梗死组42例,脑出血组37例。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评估第30天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占87.3%,以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条件下,血压随时间逐渐下降;第7天与第1天比较,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SBP(147.6±17.2)vs(155.9±21.7)mmHg(P<0.01);DBP(85.6±13.6)vs(96.6±20.8)mmHg(P<0.01)];脑出血组动态血压均高于脑梗死组。[SBP(160.3±21.2)vs(152.3±21.3)mmHg;DBP(95.5±12.7)vs(87.8±16.2)mm-Hg,(P<0.01)];85%的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首测180mmHg≤SBP<220mmHg与SBP<180mmHg组,第30天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增高,但增高的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比脑梗死者高;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者占大多数;脑卒中急性期血压高低对近期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值与正常参照值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岳玉国  王志坚 《武警医学》2003,14(4):208-209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与动态血压负荷(Ambulatory Mood pressure load,ABPL)的关系.方法FD患者44例(实验组)和无胃肠道疾病的健康成人31例(对照组),测量其常规血压和动态血压,计算ABPL.结果FD患者24h和昼间ABPL,尤其是白天收缩压负荷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FD患者ABPL与正常人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能促进患者动态负荷升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国北方海域部分海员的体重指数 (BMI)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 4 12 0名北方海域海员按统一标准测量血压 ,同时测量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结果  (1)北方海域海员BMI(2 2 .2 5± 2 .2 9) ,显著高于 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男性 BMI2 1.4 (P<0 .0 1)。 (2 ) BMI均值与血压均值呈正相关 (与收缩压 r=0 .95 9,P<0 .0 0 1;与舒张压 r=0 .937,P<0 .0 0 1)。 (3) BMI均值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r=0 .936 ,P<0 .0 0 1)。 (4)超重者 (BMI≥ 2 5 )高血压患病率 (2 4 .2 1% )显著高于非超重者 (8.84 % ) (P<0 .0 0 1)。结论 北方海域海员 BMI显著偏高 ,且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升高都与脑卒中的发病呈正相关,并呈线性关系。研究表明[1],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卒中的相对风险约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类型的脑梗死(约为70%),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对患者的转归与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几年有关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讨论HbA1c值与近期血糖值之间有无相应的增高或减低,进一步了解HbA1c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及所受到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HbA1c值便于医生对糖尿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酶法.结果 平均FPG降低一半时间为一周左右,而HbA1c一月后改变也将近50%.结论 近期血糖值对HbA1c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王伟  李孝才 《武警医学》2018,29(8):784-78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06到2018-02在眼科门诊诊断为DR的患者32例(DR组),患病时间12~25年。检测DR患者血清中SOD活性值并与1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按国际DR分组标准,将32例DR分成背景期、轻度非增殖期与严重非增殖期,并对SOD活性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SOD活性值为(177.27±29.61)U/mg,DR组为(128.69±39.93)U/mg, DR组SOD活性值明显降低(P<0.01);DR背景期组为(144.68±40.05)U/mg,轻度非增殖期组为(128.41±28.01)U/mg,严重非增殖期组为(94.83±26.51)U/mg,DR背景期组和严重非增殖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OD活性值随DR病变的进展而逐渐降低,提示DR病变的发 生、发展与血清 SOD活性值下降有关 。  相似文献   

18.
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位置关系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治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 25例,对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1 )行经三叉神经根背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小脑上动脉 (SCA)占 4. 0%;小脑前下动脉 (AICA)占 2. 0%;基底动脉脑桥支占 2. 0%;岩静脉占 4. 0%;岩静脉及SCA占 2. 0%;岩静脉及AICA占 2. 0%。 (2 )行经三叉神经根腹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SCA占 4. 0%;AICA占 4. 0%。结论 SCA,AICA可在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产生压迫;基底动脉脑桥支、岩静脉、岩静脉及SCA、岩静脉及AICA,仅对三叉神经根背侧产生压迫。  相似文献   

19.
梁青山 《武警医学》2012,23(9):779-781
目的观察Zuekerkandl结节(zuekerkandl tubercle,ZT)与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位置关系。方法通过51例(102侧)非颈部疾病死亡尸体解剖观察zT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喉返神经的位置关系。根据ZT的大小将其分为4度,0度:肉眼不易识别;1度:仅是甲状腺侧叶增厚形成≤6mm;2度:6~10mm;3度:〉10mm。根据ZT在甲状腺上的位置将其分为3组:ZT位于甲状腺上1/3、中1/3、下1/3。结果51例(102侧)尸体解剖巾发现在右侧为88.2%(45/51),左侧为74.5%(38/51),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2.5%(37/51)。0度为12.7%(13/102),1度为3.9%(4/102),2度为54.9%(56/102),3度为28.4%(29/102)。ZT主要位于甲状腺侧叶巾1/3部,有的越过喉返神经的主干或分支,有的指向喉返神经的主干或分支。结论ZT作为一个新提出的解剖学标志位置较恒定,易于观察或触摸,方便实用,与喉返神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宝国  马宏伟  黄永安  张晖  程钢戈  董连强 《武警医学》2012,23(12):1065-1067,107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位置与枕部颅骨形态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经历CSDH手术患者的头颅CT/MRI影像进行回顾,对颅骨的对称性和CSDH的位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71.00±13.96)岁(37~93岁)。枕部颅骨对称患者37例,不对称61例。在不对称颅骨扁平位于右侧的有41例,位于左侧的有20例。CSDH为双侧患者20例,单侧78例,单侧血肿中30例位于右侧,48例位于左侧。双侧CSDH在枕部颅骨对称者较不对称者更为普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在61例枕部颅骨不对称者中,CSDH双侧8例,在其余的53例患者中,CS-DH位于枕部颅骨扁平对侧的有37例,而位于扁平同侧的有16例。结论双侧CSDH常发生在枕部颅骨对称的患者,而在枕部颅骨不对称的患者,CSDH通常位于枕部颅骨扁平侧的对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