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在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老年患者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将60例老年患者手术病例分为常规组及保温组,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保温组老年病人术中术后体温恒定,而常规组老年患者术中术后体温偏低、苏醒延迟、引流量增多,发生寒战、烦躁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保温组。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一条有效保持体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围术期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BPH)、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入室后采取保温措施,上半身覆盖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B组不采取保温措施.维持室温21~23℃.术中持续动态检测并比较两组鼻咽部温度变化.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体温均开始下降,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A组体温下降幅度比B组体温下降幅度显著为小(P<0.01),A组术毕低体温(<36℃)发生率较B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A组术毕寒战发生率较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人术中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病人入室后采取保温措施,覆盖下半身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 ℃;B组不采取保温措施.维持室温在21~23 ℃.术中持续监测并比较两组食管温度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病人体温均开始下降,A组诱导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较B组相应点体温下降幅度显著减小(P<0.01).A组术毕低体温(<36 ℃)发生率为33%,较B组93%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术毕寒战发生率A组为13%,较B组的40%显著减少(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可能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光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77-1479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在老年人全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70岁的全麻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保温组在病人术中覆盖上身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40~42℃;非保温组采取常规的保温措施,术中上半身覆盖簿被。术中持续监测并比较鼻咽温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术中体温均有下降,非保暖组鼻咽温各时点均明显低于保暖组。术毕,非保暖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明显晚于保暖组。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术中体温干预与监测,观察比较保温组与非保温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方法:接受体温监测病人80例,随机分为非保温组和保温组;保温组患者在非保温组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盖充气式保温毯,将温度调节至36-40℃,术中使用静脉液体及冲洗液均加温至37℃。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开始时和手术中每隔15min测量体温。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至结束时,非保温组患者体温下降明显,存在发生低体温的危险;保温组患者体温在手术开始30min后维持在正常水平略有升高。结论:对全麻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体温管理,可以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充气式保温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的保温价值。方法: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非改良组,每组30例,非改良组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头面部以外身体部分。改良组是患者覆盖充气式保温毯后,将保温毯两边用宽胶带固定在床边,形成一个半圆形、半密闭保温桶,两组患者均监测鼻咽部温度,保温毯温度设定在40℃~42℃。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下降,保温1小时后改良组体温明显高于非改良组,改良组低体温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非改良组。结论:改良充气式保温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后的保温效果优于充气式保温毯,且操作简单、不增加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梁燕红 《华夏医学》2013,26(3):482-484
目的:观察充气保温毯在全身麻醉术中预防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予2.5kg普通棉被保暖,观察组予充气式保温毯保暖,加热温度为(40±2)℃,持续吹暖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关腹及术毕时肛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腹及术毕时肛温高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等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较好地维持术中患者体温,减少了低体温的发生,同时不会造成烫伤或温度不够影响效果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保温措施预防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保温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保温组采取系统性围术期保温措施,对照组沿用传统的被动保温方式.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的体温变化和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前体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温组手术开始后1 h、2 h及术毕离室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保温措施能使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有效保持恒定,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淑梅 《广西医学》2014,(2):272-27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方法。方法160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住院先后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常规保暖措施,观察组给予动态调节环境温度、使用保温毯、热风机加温、体腔内加温等保暖措施。结果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各时点体温下降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7.5%(6/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52/80)(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采取针对性的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输液和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在患者肩、背及双臂加盖充气式保温毯,采用Warm Touch调节温度为38℃综合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体温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术中对照组的体温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术中进行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围术期保温措施预防结直肠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控制手术室温度在24~26℃之间,加盖保温毯,控制输入的液体均加温至38℃。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体温情况、低体温发生率以及SS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各体温监测点无低体温发生,观察组低体温及SS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围术期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可预防轻度低体温发生,降低术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围术期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体温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5.0%,低体温发生率为7.5%,均低于对照组的16.3%、48.8%(P<0.05).体温≤36℃的患者SSI发生率为26.7%(12/45),高于体温>36℃患者的4.3%(5/115)(P<0.01).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与围术期低体温有关.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发生,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菊芬  曾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45-146,149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于结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住院的60例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式保温毯进行保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低体温的发生情况、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凝血功能、全身感染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1.31±3.01)d]、麻醉苏醒时间[(46.30±11.3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19.58±3.16)d、麻醉苏醒时间(66.80±13.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术期运用充气式保温毯可以降低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和全身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凝血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在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中,可以减少围术期发生低体温的情况及低体温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创伤愈合快,提高痊愈率,利于恢复,凝血功能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术中采用体温保护,对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躁动及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保温组(T组)。C组运用常规术中保温措施;T组除以上措施之外,采用充气式升温毯、输入加温液体等进行综合保温。连续测量两组患者术中的核心体温变化情况;记录患者在恢复室的躁动评分(RS);采用谵妄评定法(CAM)评估两组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 T组术中核心体温明显高于与C组,并较少发生低体温(P0.05)。T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例数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有1例(3.3%)发生术后谵妄,明显少于C组有8例(26.7%);与C组相比,T组术后谵妄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体温保护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降低术后躁动和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室全程积极保温策略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保温护理)及观察组(手术室全程积极保温策略),各41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寒战发生情况及分级、麻醉苏醒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体温不同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30 min、术毕体温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战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全程积极保温策略能稳定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体温,有效预防低体温及寒战,改善苏醒质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陈晓霞 《大家健康》2016,(5):221-221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护理预防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常规的保温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麻醉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实施综合保温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中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参照组术中接受常规盖被保温干预措施。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的保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术前、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中90 min、术毕)、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寒战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中90 min、术毕体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寒战发生率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脑疝患者术中采用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能维持体温稳定,减少低体温、术后寒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曲马多静注联合物理保温预防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 urethral resection prostate,TURP)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拟行TURP的老年患者75例,年龄60 ~70(64.58 ±2.24)岁.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曲马多药物保护组、物理保温组和联合保护组,每组25例.入室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肛温,3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曲马多药物保护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麻醉后静脉给予曲马多1.5 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等渗冲洗液及静脉输液均为室温(22℃),围术期不作任何加温保护.物理保温组等渗冲洗液及静脉输注液体预先加温至38℃,手术床铺设38℃循环水毯,充气加温毯进行体表覆盖.联合保护组患者综合上述两种保护方法.记录3组患者术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1h(T3)、手术结束(T4)体温.同时评估患者术后寒战、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术中输液量和冲洗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刻,联合保护组体温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纯物理或者药物保护组患者随手术时间推移,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T3、T4时刻与术前体温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联合保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没有明显的波动.联合保护组围手术期的寒战、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曲马多静注联合物理保温能更有效地避免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并减少寒战、心律失常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海媚 《右江医学》2011,39(5):588-589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体温及相关指标的监测,探寻成人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心功能正常的成年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运用对比实验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低体温预防的各种措施,对照组患者按照平时常规处理,不给予防护措施。对获得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探寻到成人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护理措施。结论:对成人开腹手术患者术中给予电热毯保温;围术期所输注、冲洗体腔的液体及血液制品均进行加温,能够有效预防成人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