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显克  罗铁军  王娟 《广西医学》2011,33(6):704-70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仍发展为肝癌的原因。方法乙型病毒肝炎并接受标准抗病毒治疗患者158例,分析其发生耐药的原因,HBeAg、HBV-DNA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138例完成随访,其中出现耐药24例(17.4%),发生肝癌26例(18.8%),耐药患者发生癌变20例(84.6%)。26例肝癌患者中HBeAg和HBV-DNA阳性者显著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耐药以及病毒复制高水平可能导致了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HBV-M表达模式和HBV-DNA定量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HBV-DNA复制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HCC组),3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BV-M和HBV-DNA水平.结果 两组HBV-M表达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学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表达率(62.04%)显著高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表达率(18.98%);CHB组小三阳表达率为61.47%,大三阳为36.83%;CHB组大三阳表达率高于HCC组(P<0.05).HBV-DNA阳性率HCC组为56.5%,CHB组为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CC组HBV-DNA复制水平显著低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HBV-M表达模式以小三阳为主,其HBV-DNA复制水平较CHB患者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拷贝数与AFP浓度的变化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40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参照乙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进行如下分组:慢性乙型肝炎组200例,肝炎肝硬化组150例,肝癌组50例。对收集的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出HBV-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AFP的浓度,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拷贝数为(5.38±1.66),在3组中最高,而肝癌组HBV-DNA拷贝数为(4.41±1.43)在3组中最低。慢性乙型肝炎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AFP浓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HBV-DNA拷贝数及AFP浓度变化和组别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HBV-DNA的变化与病程呈反相关,而AFP的变化则呈正相关。结论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期定量检测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判断病毒的复制情况,并同时检测AFP浓度,以期尽早发现肝组织的损害程度及病情的演变过程,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病程转归的监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凌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75-467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一2012年6月接治的4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予以保肝、利胆、补充白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25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连服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Child-Pugh积分、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及转阴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Child-Pugh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BiL、Alb、ALT、AST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HBV复制,阻止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ELIAS对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sICAM-1、IL-18水平进行测定,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含量。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sICAM-1、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sICAM-1水平与IL-18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组血清sICAM-1水平与HBV-DNA阴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HBV-DNA阳性组血清IL-18水平与HBV-DNA阴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ICAM-1水平变化与HBV的复制水平无关,继发性免疫反应导致sICAM-1表达,sICAM-1造成肝细胞损伤;IL-18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活跃程度相关,测定IL-18活性,在监测HBV病毒复制状态及抗病毒治疗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Child-pugh 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组30例,恩替卡韦组35例,以治疗24周为观察终点,分析两组疗效、病原学指标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有48.6%和36.7%的患者由Child-pugh B级改善为Child-pugh A级,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之间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4.3%和63.3%,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转换率(20.0%vs 15.0%)、ALT复常率(86.4%vs 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比拉米夫定对Child-pugh 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更好地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无水酒精注射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PEI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结果:PEI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病灶完全坏死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PEI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鳖甲软肝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2例HBsAg、HBV-DNA双阳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临床路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和鳖甲软肝汤(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复常率,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LT和TBIL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及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未发现阿德福韦酯的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鳖甲软肝汤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乙肝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FU活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慢乙肝组与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三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②在慢乙肝中,轻度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HBV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代丁)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和保肝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阿德福韦酯治疗1~3年后,Child-Pugh分级计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91.17%和22.22%,对照组为10.00%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年的病死率为2.9%,而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通过抑制HBV的复制,具有控制和部分逆转失代偿性肝硬化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