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肿瘤标志物是指癌细胞自身或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能通过血液或组织细胞标本进行检测,而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几乎不产生或产生数量甚微,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判定及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水平与胰腺癌分期和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5例胰腺癌和3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EA、CA19-9与CA50水平。外科手术和(或)病理学判定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EA、CA19-9、CA50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2%、82%、74%。特异性分别为75%、83%、77%。Ⅲ Ⅳ期的CA19-9和CA50水平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CEA超过正常值者仅见于Ⅲ期以上胰腺癌患者。TS3期和TS4组的CEA、CA19-9、CA50水平比TS1期和TS2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胰腺癌血清CEA、CA19-9、CA50水平与胰腺癌分期和肿瘤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对手术前判断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肿瘤疫苗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309-309
肿瘤疫苗是应用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清除残存的和转移的肿瘤细胞。肿瘤疫苗包括很多肿瘤抗原制剂,从整体肿瘤、肿瘤细胞的裂解物,纯化或合成的肿瘤多肽、肿瘤抗原的cDNA密码,或抗个体型抗体。肿瘤疫苗目前尚未用于健康人的肿瘤预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目前可将肿瘤疫苗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具极强增殖、迁移、分泌与合成能力的激活态成纤维细胞。研究发现,CAFs可直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提高肿瘤细胞干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介导与肿瘤细胞存活、免疫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间接发挥促肿瘤作用。因此,靶向CAFs成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和策略的研究热点。该文概述了CAFs的来源、CAFs与TME中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靶向CAFs的肿瘤治疗策略、CAFs作为肿瘤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以CAFs为靶点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对经CT检查并证实的肾上腺病变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功能性肾上腺病变12例、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8例、良性病变14例、恶性6例。结论CT检查对诊断肾上腺病变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无特异性,需要依据临床体征,生化检查,特别是病理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具有低氧、低pH、高间质液压的生理特性,其中存在着多种基质细胞、调控因子和蛋白酶等物质,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抵抗药物治疗和免疫反应等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思路,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的靶点和生理特性,靶向药物和靶向制剂能够更好地聚集在肿瘤部位,呈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范平生  汪瑛  冯克海 《安徽医药》2005,9(9):641-644
恶性实体肿瘤组织内微环境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低pH﹑低O2、营养贫乏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了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利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抑制杀伤恶性肿瘤细胞.该文简要叙述恶性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形成﹑细胞内外液特点、肿瘤免疫以及肿瘤微环境对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抗恶性肿瘤作用影响,探讨如何改善这种微环境状态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肿瘤标志物CA5 0、CEA、SF、β2 -m、AFP等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对 6 1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和 93例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了五项联合检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恶性肿瘤组 6 18例 (男 4 2 3例、女 195例 )均经临床或细胞病理学确诊 ,年龄 2 9岁~ 81岁 ,其中食道癌16 8例、胃癌 182例、结直肠癌 137例、肝癌 96例、胰腺胆囊癌35例。良性肿瘤组 :肝硬化、胃炎、胃溃疡、胆囊炎共 93例 ,年龄 2 5岁~ 73岁。正常对照组 :4 0例 (男 2 9例、女 11例 ) ,均为健康体检者 ,年龄 2 6岁~ 72岁。1.2 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  相似文献   

9.
斑马鱼作为独具特点的新兴实验动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发生发展、抗肿瘤药物开发和筛选、最佳治疗方案确定等许多方面的研究。该文主要介绍斑马鱼肿瘤模型分类、特点及应用优势,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和合理应用斑马鱼的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10.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肿瘤转化基因。近年来的报道显示,PTTG在没有其它辅助癌基因参与下既具有致瘤能力又与大多数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1PTTG的基因结构、正常表达及分布1997年,Pei等犤1犦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发现,有一条约396bp的DNA片断与当时分离出来的基因库中已知序列无同源性,用此片段从垂体肿瘤细胞中检测到一个长约1.3kb的mRNA呈高表达,而在正常垂体细胞中则没有。为进一步描述这个垂体肿瘤mRNA的特征,他们用396bpDNA片段作探针从大鼠垂体肿瘤细胞系GH4cDNA文库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我院收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EA、CA125、CA199均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肝癌、胃癌和胰腺癌患者CA153,高于良性消化疾病患者;肝癌患者AFP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结论 CEA、AFP、CA、CA、CA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之一。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促进肿瘤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特性。近年来,靶向TAM疗法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引起极大关注。以TAM为靶点的相关免疫疗法有TAM再极化、TAM耗竭、阻断CD47/信号调节蛋白α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肿瘤微环境募集和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等。本综述旨在为应用TAM辅助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手部肿瘤是手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发生于手部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骨及血管等所有的组织.肿瘤有的仅发病于手,有的则是全身肿瘤的一部分,在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本文总结2003年4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我院所收治的具有病理诊断的手部肿瘤患者245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癌临床治疗中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10例结肠癌患者行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针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1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中位生存期为3.4年,化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4例为胃肠反应,1例为白细胞降低。结论肿瘤干细胞目前已逐步应用于肿瘤疾病的临床治疗,其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及致瘤能力、分化潜能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有可能成为肿瘤疾病根治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含量丰富的非蛋白编码小分子RNA,miRNAs主要是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抑制mRNA的翻译或直接使mRNA降解,能调节多种生物功能。一些miRNAs,如miR-17-92,可能作为致癌基因;而另一些miRNAs,如miR-15,可作为抑癌基因,它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在肿瘤干细胞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s正成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张灿珍  冯忠堂 《云南医药》1997,18(6):469-470
肿瘤病人的心理治疗张灿珍冯忠堂癌症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在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为160万,经研究人员长期的观察、研究分析揭示癌症的发病与心理、社会紧张刺激因素有关,对待疾病不只注意病变局部,还应注意...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迄今仍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希望,我们可以从CSC这一与正常干细胞同样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细胞群入手对肿瘤进行治疗.研究表明,CSC周围微环境在肿瘤形成、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氧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超声、CT和传统X线检查对心包肿瘤和肿瘤样病诊断价值。本组11例均手术病理证实,均摄胸部正侧位片、心包腔穿刺抽液注气造影摄片1例,CT检查1例,超声检查6例。结果:心包脂肪瘤、畸胎瘤各1例,心包囊肿6例,心包间皮瘤3例。超声与传统X线检查是最基本方法,结合CT、MRI检查在多数中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普大型心包积液病例,肿瘤和瘤样病变常被掩盖,辅厶包腔刺抽液注气、心包造影可提高定位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迄今仍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理论的提出为肿瘤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希望,我们可以从CSC这一与正常干细胞同样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细胞群入手对肿瘤进行治疗.研究表明,CSC周围微环境在肿瘤形成、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低氧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20.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明媚  陈飞虎 《安徽医药》2005,9(8):561-564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干细胞了解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肿瘤中某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并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的学说,认为肿瘤的生长、转移以及耐药等均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密切.该文综述了肿瘤干细胞的发现、特点,以及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