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茵  廖明  何晓  周怡  罗蓉  李洪涛  王云  何敏 《卫生研究》2012,41(6):976-980
目的比较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去除人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乙腈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对血清样品进行处理,Bis-Tris Mini Gels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检测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效果。结果从一维胶电泳图灰度值分析,血清经过乙腈法、色谱柱法、乙醇法处理后,白蛋白条带灰度值由原血清的19分别变成157.2,40.8和8.2;从2-DE电泳图分析看出,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处理后的蛋白点数显著增多,比原血清增加了137个;乙腈法和乙醇法处理后虽然蛋白点减少了,却有低丰度蛋白质点显现出来。结论乙腈沉淀法能在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同时收获更多的10kD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乙醇沉淀法虽然能去除部分高丰度蛋白,但小分子量蛋白的收获量较少;而多重亲和去除色谱柱Human 14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干扰,且保留了大量的小分子量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核酸定量、P16、HPV L1壳蛋白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LSIL)5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SIL)79例。另选取同期3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蛋白、采用原位杂交检测HPV L1壳蛋白,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HR-HPV,PCR体外扩增法测定HPV DNA核酸定量。分析3者在宫颈病变不同阶段中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P16蛋白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IL中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随着宫颈病变进展,其阳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R-HPV阳性率及核酸定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5);L1壳蛋白与HR-HPV核酸定量及P16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在LSIL中,P16蛋白、HPV L1壳蛋白的表达均与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1);P16与L1壳蛋白也呈正相关(P0.01)。在HSIL中,P16蛋白、HR-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5),L1壳蛋白与HR-HPV核酸定量及P16蛋白均无相关性(P0.05)。在宫颈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与HPV核酸定量呈正相关(P0.01),L1壳蛋白与P16及HR-HPV核酸定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P16蛋白、L1壳蛋白分析HPV感染宿主后的状态,可有效判断宫颈病变的发展阶段,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不同检测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测定同一血清样本中血清总蛋白的含量,研究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检测血清总蛋白含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取813家医院,以全部血清总蛋白的测定结果剔除离群值后得出的均值作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靶值,根据靶值计算出各个检测部门检测结果的偏倚,剔除样本量较小(小于25)的检测部门,然后用SPSS14.0软件对不同检测条件下检测结果的偏倚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对血清总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的检测仪器检测同一血清样本总蛋白含量的结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1,P=0.300)。不同的检测试剂和不同的校准物检测同一血清样本总蛋白含量的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11,P0.01;F=5.592,P0.01)。结论血清总蛋白测定主要与试剂和校准物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3种HBV标志物(HBV-M)模式的HBV表面大蛋白(LHBs)和HBV DNA,对比并观察其相关关系,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检测LHB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HBeAg阴性者346例,以ELISA法进行LHBs和HBV-M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 进行HBV DNA检测,并与HBeAg阳性者的检测结果 作比较.结果 53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检测结果 显示:L组(大三阳)LHBs与HBV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21%和86.17%,两种检测方法 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S组(小三阳)及DN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LHBs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3.67%、81.48%和42.32%、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BeAg阴性的346例样本中LHBs与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39%和4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BV DNA检测的196例阴性样本经LHBs检测阳性率为68.88%.结论 LHBs可作为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且与HBV DNA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对于HBeAg阴性的患者LHBs检测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较好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两种去除血清高丰度蛋白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乙腈沉淀法和MERCK公司的血清白蛋白和IgG去除试剂盒去除人血清中高丰度蛋白的效果。方法应用乙腈沉淀法和MERCK公司的血清白蛋白和IgG去除试剂盒对血清样品进行处理,Tricine-SDS-PAGE电泳和SELDI-TOF-MS检测去除高丰度蛋白的效果。结果乙腈沉淀法能在去除血清高中丰度蛋白的同时收获更多的10kD以下的小分子量蛋白,MERCK公司的试剂盒也能有效地去除血清高中丰度蛋白,特异性较好。结论2种方法均能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需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肺癌患者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后获得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01月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D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实验D2组(对照组);选择8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D3组(健康组);对所有实验对象的血清样本进行采集,之后于临床展开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操作,最终对三组实验对象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D2组以及D3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水平对比,D1组表现出显著升高(P0.05)。结论:临床针对肺癌疾病患者选择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疾病确诊可以提供有力依据,从而确定有效方法展开肺癌疾病治疗,促进肺癌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对于判定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76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LP、Pre-S1蛋白、HBV-M和HBV 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6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38,P<0.01);在不同模式的HBeAg血清中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 DNA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率(92.8%)明显高于Pre-S1蛋白和HBeAg的阳性率(75.1%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HBV感染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Pre-S1蛋白和HBeAg,是对HBV M检测的补充,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检测121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并进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与检测结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对CA242结果有影响(P<0.01),年龄和饮酒对铁蛋白结果有影响(P<0.05),饮酒对AFP结果有影响(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是影响CEA、FPSA、PSA的危险因素(P<0.01),吸烟是影响CA19—9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并鉴定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暴露者、TCE药疹样皮炎急性期及恢复期差异血清蛋白.方法 收集TCE暴露者血清(Ⅰ组)、TCE药疹样皮炎急性期患者血清(Ⅱ组)和TCE药疹样皮炎恢复期患者血清(Ⅲ组)各5份,各组血清样本等量混合,去除白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后经除盐处理并定量.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上述3组混合血清分别进行蛋白分离,银染后扫描成像,用ImageMaster Platinum 2D 5.0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蛋白,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 经去除高丰度蛋白和除盐处理后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处理后血清蛋白检出量增至(300±12)个.经MALDI-TOF-MS鉴定得到5个差异蛋白,分别为:补体4b、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C-Ⅲ、载脂蛋白C-Ⅱ和转甲状腺素蛋白.补体4bⅢ组相对Ⅰ组表达量为1.352 88,表达上调.Ⅱ组相对Ⅰ组血清中载脂蛋白C-Ⅱ相对表达量为1.512 14,表达上调;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C-Ⅲ和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01 17、-1.034 49、-1.313 35,表达有所下调.结论 筛选的差异蛋白功能与机体免疫及肝功能异常有关,为阐明TCE致TCE药疹样皮炎作用机制及筛选相关生物标志物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慧  蒙长虹  于四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68-2269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及尿蛋白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0例妊娠期高血压(60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60例同孕周正常妊娠单胎妇女(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及实验室方法测量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结论: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及尿蛋白水平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其检测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1.
黄井堂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26-26,28
目的 研究各期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梅毒患者血清中CRP浓度.结果 Ⅱ期梅毒患者CRP水平分别高于I期及Ⅲ期患者,有显著差异(P值< 0.01);Ⅰ期CRP水平与Ⅲ期梅毒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 0.05).RPR滴度>1:16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滴度低的患者,治疗后,RPR滴度>1`:16梅毒患者CR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各期梅毒患者体内CRP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血清CRP水平可以作为各期梅毒感染程度标志物,并为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检测血清GP73对PHC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73,GP73)的含量,探讨GP73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共收集149例血清,其中原发性肝癌57例,慢性肝炎32例,肝硬化38例,健康人22例。应用酶联免疫定量检测血清GP73含量。并对57例原发性肝癌的GP73含量与其肿瘤大小、结节数量和对29例原发性肝癌术前与术后的GP73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73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检测血清GP73含量可作为诊断PHC的—个血清标志物,与AFP联检可提高对PHC的诊断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贝类中GⅡ型诺如病毒(No V GⅡ)的检测方法。方法用No V GⅡ人工染毒贝类样本,分别比较曲通X-100缓冲液(KNT)、Tris/甘氨酸/牛肉膏(TGBE)缓冲液、甘氨酸缓冲液、脱脂牛奶、磷酸盐缓冲液(PBS)、PBS-吐温80缓冲液和大豆蛋白缓冲液的洗脱效果以及PEG沉淀法、超滤法和膜吸附法3种浓缩方法的回收效果,并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检测,最后运用优化后的方法对诺如病毒污染的贝类各组织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以确定最佳检测部位。结果实时荧光RT-PCR结果表明,人工染毒后的贝类样品采用KNT缓冲液洗脱,再用PEG沉淀法浓缩,回收率最好,达18.95%;诺如病毒在贝类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进出水口、鳃和消化腺。结论贝类海产品中诺如病毒的检测建议取贝类的进出水口、鳃和消化腺,用KNT缓冲液洗脱、PEG沉淀法浓缩,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LP、HBV-M、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60份HBV感染血清的HBV-DNA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HBV-LP、HBV-M及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大蛋白的检出结果与HBV-DNA的检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与HBV-LP的检出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45,P<0.05).结论 HBV-LP能够反应HBV的复制情况,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贝氏柯克斯体的重组外膜蛋白P1,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利用贝氏柯克斯体主要的表面蛋白P1的良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对已构建的表达P1抗原的重组工程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表达P1重组蛋白,通过蛋白纯化、复性、浓缩等过程获得目的蛋白。纯化的P1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胶体金标记SPA,建立检测贝氏柯克斯体抗体的免疫层析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及应用性。结果纯化后获得分子质量(Mr)为52000的目的蛋白,纯度为94%。建立了快速检测贝氏柯克斯体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对阳性参照样本检测,目测灵敏度可达1∶105,采用金标仪半定量检测灵敏度可达116ng/ml;对94份鼠血清和90份健康人血清检测,无阳性检出;对布鲁氏菌、普氏立克次体、军团菌、土拉弗朗西斯菌等传播途径和临床特征相似的病原抗体进行检测,未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贝氏柯克斯体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传染病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BHV-LP)与HBV-DNA、HBeAg、PreS1-Ag之间的关系及在判断病毒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5例HBV感染及80例例健康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HBV-LP、HBeAg、PreS1-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235例HBV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DNA、PreS1-Ag、HBeAg关联显著(均P0.05),HBV-LP阳性率85.11%,较HBV-DNA、PreS1-Ag、HBe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eAg阴性组中,HBV-LP阳性率为75.20%,较HBV-DNA、PreS1-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LP水平与HBV-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638,P0.05);HBV-DNA阴性组中HBV-LP阳性率为71.43%,较PreS1-Ag、HBe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V-LP能够反映HBV的复制情况,是反映HBeAg阴性和低水平HBV-DNA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疾病进程、疗效与预后判断的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帕金森病(PD)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PD患者在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前后,采用修订的韦氏成年人智力量表行认知功能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除数字广度项改善不明显外(P>0.05).多种智力项均有改善(P<0.05或<0.01),尤以木块图项改善最明显(P<0.01),治疗后为(25.68±6.37)分,治疗前为(19.11±4.54)分.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PD患者认知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采用HBV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45例乙肝患者的资料,并根据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情况将其分为三组,即小三阳组88例、大三阳组80例与其他模型组77例。三组患者均接受HBV DNA定量检测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观察并评价HBV DNA定量对于HBV感染的测定情况,血清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的测定阳性率、不同HBV DNA定量参数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模式的检测情况。结果 HBV DNA定量检测大三阳组阳性率高于小三阳组高于其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 DNA定量检测大三阳组的平均值高于小三阳组高于其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样本中,HBsAg检出率为85.47%(147/172),HBeAg检出率为93.75%(75/80)。大三阳组以HBV DNA定量7.0 lg copies/ml,5.0~7.0 lg copies/ml居多,小三阳组以2.7~5.0 lg copies/ml居多,其他模型组居多以2.7 lg copies/ml居多。结论乙肝病毒感染采用HBV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增强HBV的诊断效果,为评估HBV的感染程度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以及乙型肝炎前S1(PreS1Ag),探讨LHBs用于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价值及与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23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LHBs、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以及PreS1Ag,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的LHBs、HbeAg、PreS1Ag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 515份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LHBs检测阳性485份(94.17%);PreS1Ag检测阳性260份(50.49%);LHBs阳性率明显高于PreS1Ag阳性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测270份HBeAg阴性血清标本中,HBVDNA检出阳性133份(49.26%),LHBs检出阳性119份(44.0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Bs吸光度(OD值)与HBVDNA呈正相关关系(r=0.980)。结论 LHBs可用于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的敏感新指标,操作方法便捷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 000例轻型手足口病儿童患者(病例组),同时选择80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的浓度,并分析影响心肌酶谱的临床因素;结果治疗前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CRP、CK、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值分别为48.871、119.078、87.974,P值均小于0.01);治疗后血清中CRP、CK、CK-MB的表达较均明显下降,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0.119、126.893、75.933,P值均小于0.01);C反应蛋白、发热是影响到CK-MB、CK表达的重要因素(P值均小于0.05)。结论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浓度较高,治疗后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C反应蛋白、发热是影响到心肌酶谱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