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莘庄社区孕早期妇女被动吸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71名孕妇招募入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孕妇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孕早期妇女在工作场所吸入二手烟的天数最多,且每天被动吸烟时间也最长,分别平均为(9.12±8.33)d和(31.13±81.27)min。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丈夫吸烟的孕早期妇女,其家中被动吸烟率高于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毕业/同等学历、丈夫不吸烟孕早期妇女(P0.05)。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维持工作状态的孕早期妇女,其在家中及工作场所之外被动吸烟率高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孕早期妇女(P0.05)。结论莘庄社区孕早期妇女被动吸烟率较高为30.48%,主要受文化程度、丈夫吸烟情况和工作状况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围产保健孕妇的被动吸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云南妇女烟草相关健康风险项目的下一步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4-5月对云南省内2个社区的432名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有效问卷426份,有效率为98.6%。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妇无人吸烟,被动吸烟率为58.5%,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依次为自己家、亲戚朋友家和工作场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二手烟意识和家中有吸烟者是影响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因素。知晓二手烟,家中有吸烟者,则孕妇被动吸烟率越高(OR=3.384,P=0.000;OR=3.293,P=0.000),但现居地、民族、年龄、孕周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围产期保健孕妇的被动吸烟率较高。家中有吸烟者是被动吸烟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加强市/县/区一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提供者的干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更多孕妇知晓二手烟及其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并促进家中的丈夫和吸烟者改变吸烟习惯,建立家中无烟策略。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市区婴儿环境烟草烟雾暴露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区目前婴儿的环境烟草烟雾(ETS)暴露情况和婴儿父亲在其妻子怀孕期间吸烟行为的变化。方法在2005年6月—2006年8月期间,通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遵义、斜土和田林3个社区中抽取所有在研究当时为5~8月龄婴儿(包括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员询问和自填2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38.2%的婴儿母亲在孕期有ETS暴露,其被动吸烟率为24.8%;21.3%的婴儿在出生后有ETS暴露,其被动吸烟率为11.2%。母亲孕期被动吸烟与家中同住状态和母亲孕期的工作状态有关,ETS暴露来源以同事、丈夫、朋友和陌生人为主,暴露场所以家里和工作场所为主;婴儿出生后被动吸烟与其母亲文化程度有关,ETS暴露来源主要是婴儿父亲,暴露场所以家中最高。婴儿父亲在其妻子整个怀孕期间的吸烟行为改变率为38.3%,19.1%的父亲减少烟量,19.7%戒烟,12.8%完全戒烟。结论婴儿父亲们开始意识到ETS暴露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在妻子怀孕期间自发地进行吸烟行为改变,提示孕期可能是婴儿和孕妇ETS暴露干预的最佳时期。工作场所也是母亲孕期ETS暴露的重要场所,在工作环境控烟应成为干预孕期ETS暴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2014年在天津市10个区县的20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1 063名孕妇,977名孕妇的丈夫,通过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及被动吸烟的情况,对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以及对于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情况等。结果天津市孕妇的被动吸烟率为67.9%;孕妇怀孕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3.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P0.05);孕妇丈夫在妻子怀孕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55.3%、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孕妇对工作单位的禁烟支持率明显高于丈夫,分别为75.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5);孕妇及其丈夫对于被动吸烟导致成人肺癌(知晓率分别为69.0%、70.9%)、影响婴儿脑部发育(知晓率分别为70.6%、66.7%)等问题的知晓率比较高,但对于导致成人心脏病(知晓率分别为34.7%、31.9%)、分泌乳汁减少(知晓率分别为19.9%、21.1%)等问题则认识不全面。结论天津市孕妇的被动吸烟率较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非吸烟孕妇的被动吸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减少二手烟对孕期妇女健康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2—6月,选取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孕妇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孕妇及配偶的基本信息及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情况。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583名孕妇的孕期被动吸烟率为121人(20.8%);有66.9%的孕妇每日被动吸烟的时间达10~59 min;孕妇在孕前和孕期在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率最高(孕前44.6%,孕期47.3%)。孕妇对当面吸烟者的态度是影响孕期被动吸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孕妇被动吸烟受配偶文化程度和孕妇对当面吸烟者态度的影响较大。公共场所是孕妇二手烟暴露的最主要场所。为减少被动吸烟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应制订相应的家庭控烟教育和公共场所吸烟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及提高孕妇保健意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对到祁阳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和就诊的非吸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25名孕妇.其中被动吸烟者204人,被动吸烟率为62.77%。被动吸烟率,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分别为73.85%、57.89%、65.63%、60.00%(P〉0.05),有职业的和无职业的分别为67.62%、53.91%(P〈0.05),月收入〈800元、800~2999元、≥3000元的分别为74.29%、63.74%、57.41%(P〉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者分别为76.92%、62.92%、54.74%(P〈0.05)。204名被动吸烟的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家中、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分别占18.63%、30.39%、50.98%;被动吸烟来源为1种场所者占59.80%,2种场所的占30.88%,3种场所者占9.31%。[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率较高,文化程度低、元职业的孕妇被动吸烟尤其严重。孕妇被动吸烟的最主要场所为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178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长宁区年龄为15~69周岁的常住居民,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内容涵盖被动吸烟状况及烟草危害的知信行。结果长宁区居民被动吸烟率40.4%,其中家中被动吸烟率为22.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率为22.5%,其他公共场所以餐厅被动吸烟率最高(66.0%),政府办公机构次之(12.5%)。男性与女性非吸烟者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家中吸烟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0.404,95%CI:0.243~0.673)和高收入(OR=1.350,95%CI:1.008~1.808)是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家庭禁烟规定严格(OR=0.512,95%CI:0.387~0.677)则是保护因素。结论长宁区居民遭受被动吸烟以活动的公共场所为主,其中餐厅最高;居民在工作场所以及家中的被动吸烟率相对较低。今后将致力于加强男性非吸烟者、月收入相对较高人群的烟草危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孕妇被动吸烟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索对孕妇及其家人进行被动吸烟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可行途径.方法 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4家医院作为研究现场.对抽取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1 043名孕妇及624名孕妇丈夫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后丈夫吸烟率(54.2%)、孕期同住的人在家吸烟率(37.9%)明显低于干预前的比率(分别为62.8%和47.9%),P<0.001.干预后孕妇对吸烟者的态度为很讨厌的比率(56.4%)、采取立刻离开吸烟环境的比率(69.4%)、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76.1%)、被动吸烟对胎儿影响相关知识知晓率(88.2%)及吸烟和被动吸烟其他相关知识知晓率(99.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的比率(分别为38.9%、59.2%、12.5%、9.1%和83.9%),P<0.005.结论 对孕妇开展被动吸烟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其被动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孕妇对被动吸烟的态度和行为,说明对孕妇及其家人进行被动吸烟健康教育的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9.
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产医院、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6家医疗保健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抽取在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66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有82.4%的孕妇在孕前接触过"二手烟",68.3%的孕妇在孕期接触过"二手烟",孕期被动吸烟率为26.6%。孕周13周、年龄20岁、居住于城镇、孕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孕妇职业为农民、丈夫文化程度为小学、丈夫职业为农民、家庭月收入500~999元、孕期家庭结构为独居、孕妇孕前吸烟、孕前丈夫吸烟以及丈夫吸烟时间10年的孕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妇居住地、孕妇孕前吸烟状况及孕前丈夫吸烟时间与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有关联。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不容忽视,建立无烟家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300名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6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产医院,以个人访谈方法,对300名来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并组织两个专题小组收集信息。结果显示:孕妇孕前吸烟率为33%;孕后为0%;300名丈夫在妻子孕前吸烟率为623%,孕后为590%;孕妇被动吸烟率为463%,其中来自丈夫吸烟引起的为243%,较孕前的520%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影响孕妇被动吸烟率的因素可能有孕期、孕妇文化程度、孕妇户口所在地、丈夫文化程度、丈夫户口所在地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山北坡城市群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天山北坡城市群1 249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率为54.6%(682/1 249),其中在公共场所的被动吸烟率最高(40.9%,512/1 249),其次为工作地点(26.7%,262/980)和家中(20.8%,260/1 249)。孕期工作、丈夫吸烟是孕妇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1.325(1.004~1.749)和2.748(2.154~3.506);孕次3次以上是孕妇被动吸烟的保护因素(P0.05),OR(95%CI)为0.303(0.169~0.543)。结论天山北坡城市群孕妇被动吸烟率较高,应积极开展控烟禁烟活动,加强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监管,以保护孕妇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的吸烟情况。[方法]在松江地区4个镇1个街道共16万人口中随机选择4772名居民采用统一标准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中现在吸烟率为23.62%,曾经吸烟率为2.83%,居民现在吸烟率与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有关P值均<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59±5.43岁,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奇、社交需要和解乏。77.3%的现在吸烟者还没有考虑在未来6个月内戒烟。被动吸烟率为65.13%,被动吸烟的场所主要是家中和公共场所。[结论] 松江地区居民的吸烟率低于全国1996年调查的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35.3%)。但松江地区大多数吸烟者尚未考虑戒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干预。大多数非吸烟者都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等地方被动吸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居民吸烟、戒烟及被动吸烟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戒烟和被动吸烟的流行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2007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对17174名(男性8072人,女性9102人)15岁及以上居民的吸烟、戒烟和被动吸烟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指标包括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戒烟率、成功戒烟率、被动吸烟率.结果 男性居民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分别为61.8%,54.8%,48.5%,28.3%,女性分别为1.2%,1.0%,0.7%和0.2%.人群的戒烟率、成功戒烟率分别为11.3%和8.6%.非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43.1%,暴露场所主要是工作场所和家中.结论 上海市居民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戒烟率较低,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区成人吸烟情况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找出干预的目标人群,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用SPSSl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洛阳市城区成人吸烟率为22.89%,男性(44.13%)明显高于女性(0.50%),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男性人群的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平均吸烟量为12.83支/天,男性(12.98支/天)明显高于女性(6.39支/天),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男性人群的吸烟量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开始吸烟年龄(19.39岁)早于女性(27.30岁);男性戒烟率平均为12.31%;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为21.34%,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结论男性吸烟率较高,吸烟量较大,吸烟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最小吸烟年龄仅8岁),戒烟率较低;不吸烟者的被动吸烟率达到了21.34%,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吸烟是目前威胁洛阳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控烟工作的目标人群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就业者、职业为农业、行政干部和其他劳动者等中年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知地区孕早期孕妇孕期被动吸烟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少二手烟对孕妇健康产生的危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参加孕妇学校的孕早期孕妇共95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孕期被动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及被动吸烟情况。使用EpiData 3.1进行问卷录入,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9.7%(958/1068)。其中,26.2%的孕妇存在被动吸烟行为,其主要被动吸烟地点为公共场所(55.1%)。多因素分析,相对于丈夫吸烟的孕妇,丈夫不吸烟的孕妇孕期被动吸烟OR值为1.469。结论配偶存在吸烟行为时孕妇被动吸烟的风险较高;公共场所是孕妇二手烟暴露的最主要场所。为减少被动吸烟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应制定相应的家庭控烟教育和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治理措施,加强北京市室内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产医院、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6家医院作为研究现场。抽取在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66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为14.7%。被动吸烟对胎儿影响的知识知晓率为18.9%。居住于城市地区、孕妇文化程度为大本及以上、孕妇职业为国家机关/文化教育工作者、丈夫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丈夫职业为国家机关/文化教育工作者、孕期为独居的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且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越高,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越高。本人和丈夫职业为农民的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针对重点人群,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宜昌市居民被动吸烟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城市居民被动吸烟状况及被动吸烟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 ,为政府组织和控烟机构实施有效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6 5 0 0名 18周岁以上的宜昌市城区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被动吸烟率为 2 8.6 8% ,男、女性被动吸烟率分别为 2 3.4 7%和 31.39% ;影响被动吸烟率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收入、及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被动吸烟的场所以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家中为主 ,其构成比分别为 34.15 %、 32 .74 %、32 .32 % ;被动吸烟者自报和确诊粗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无被动吸烟的人 (χ2 =2 2 .36、 10 .84 ,P<0 .0 1)。结论 :我国城市居民被动吸烟状况不容乐观 ,应该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改善社会环境 ,以减少被动吸烟在人群中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城市非吸烟妇女被动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非吸烟妇女被动吸烟现况及探索控制妇女被动吸烟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北京、上海和成都3500名非吸烟妇女关于被动吸烟情况的资料,应用EpiInfo2002软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结果被动吸烟妇女中有92·7%的人在家中接触环境香烟烟雾(ETS),40·8%的在工作场所接触ETS,其中有38·9%的被动吸烟妇女从出生时即开始被动吸烟,42·3%的从18~30岁开始被动吸烟。被动吸烟妇女平均每天接触ETS(1·17±1·10)h,其中在家中每天被动吸烟超过2h的比例明显高于在工作场所的比例。被动吸烟组中30~50岁年龄组、中等文化程度或配偶中等文化程度、已婚、服务性/商业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以及生产运输工人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被动吸烟组中的构成比(P<0·05)。有97·5%的人认为被动吸烟可对自身健康产生危害,非被动吸烟组认为被动吸烟有严重危害的比例显著高于被动吸烟组。被动吸烟妇女中70·0%以上当有人在自己周围吸烟时会打开门窗等,而只有16·9%的人会主动要求别人不要在自己面前吸烟。假设有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时,非被动吸烟组采取主动措施避免被动吸烟的意识显著强于被动吸烟组。被调查的妇女中有95·1%的人相信媒体关于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宣传。结论控制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家中和机关单位、商业、服务业以及生产运输的工作场所,尤其要加大对家庭中被动吸烟的控制。人们对被动吸烟危害程度的认识影响着人群被动吸烟率。利用电视和杂志等媒体进行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宣传,加强人群主动避免被动吸烟的意识,是控制人群吸烟、降低人群被动吸烟率的可行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认为,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健康干预措施对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 100名非吸烟孕妇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吸烟孕妇暴露于被动吸烟的时间为结局变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非吸烟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有所改善(OR=1.564,P<0.001)。第三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优于基线调查,但劣于第二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改善状况在产后三月有所反弹。其次,丈夫及其他家人吸烟量与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呈正相关,丈夫及其他家人的吸烟量越大,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水平越高。低龄、核心家庭结构(夫妻俩或夫妻和孩子组成的家庭)的孕妇相对拥有更高的暴露水平,而拥有高学历、更多的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所持被动吸烟态度越强烈的孕妇,暴露水平较低。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产后随访工作,防止控烟意识淡化,改善孕妇的被动吸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