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张掖市城区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 2006-2010年共捕获成蝇2 323只,分属3科9属13种。总平均密度为3.8 7只/笼,其中:2006年密度最高为5.2 2只/笼;其次是2009年为4.5 9只/笼;密度最低的是2008年为2.9 0只/笼。2007和2010年密度分别为3.50和3.15只/笼;优势种为家蝇。结论不同季节、不同生境蝇类密度及种群构成均有所不同,气温、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为主要影响因素。在蝇类繁殖高峰前及早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蝇密度,以达到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1年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蝇类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农贸市场4类生境,采用笼诱法进行监测。结果 2019—2021年共捕获成蝇3 681只,平均密度为10.96只/笼,家蝇、厩腐蝇、麻蝇为优势蝇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64.40%、11.90%、11.20%。不同生境中,农贸市场的蝇密度最高(18.69只/笼),其次为餐饮外环境(11.86只/笼)和绿化带(9.36只/笼),居民区最低为3.92只/笼。蝇虫活跃期呈双峰分布即每年的4—7月和8—10月,在5月为最高峰。结论 根据河南省濮阳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减少蝇类孳生以及蝇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绵阳市城区蝇类的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蝇类及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诱捕法。每年3-11月开展监测,对每月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捕获成蝇6 521只,分属4科9属13种。总平均密度为5.37只/笼,其中2012年蝇密度最高,为10.64只/笼;2017年蝇密度最低,为1.24只/笼;全年蝇活动高峰出现在5-8月;优势种为丝光绿蝇、铜绿蝇、大头金蝇和家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33.32%、11.95%、11.35%和10.14%;以绿化带蝇密度最高,为8.02只/笼,餐饮外环境密度最低,为4.18只/笼。结论蝇类种群密度与不同的生境、气候、季节有关。综合物理、化学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蝇密度,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巴中市蝇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蝇类孳生、繁殖和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3—11月使用笼诱法对巴中市居民区、绿化带、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等不同环境的蝇密度进行监测。结果 2014—2017年共放置诱蝇笼540个,捕获蝇类3 190只,平均蝇密度为0.98只/(笼·h)。厩腐蝇是巴中市的优势蝇种,密度为0.36只/(笼·h),占捕蝇数的36.71%;不同环境蝇密度以餐饮外环境最高,达0.89只/(笼·h),占比36.18%;季节消长总体呈单峰曲线,高峰一般在6—9月,之后密度下降。结论基本掌握了巴中市蝇类密度、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长期系统地对蝇类密度进行监测,为合理制定蝇类综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 2017年共捕获蝇类471只,平均蝇密度为2. 18只/笼。密度最高的为厩腐蝇0. 74只/笼,其次为巨尾阿丽蝇0. 47只/笼、家蝇0. 43只/笼、丝光绿蝇0. 27只/笼、棕尾别麻蝇0. 21只/笼,蝇类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公园绿化带生境蝇密度最高为4. 19只/笼。结论 2017年蝇密度水平较低,防治工作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宁省蝇类的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10月,在辽宁省14个市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公园)、露天农贸市场等4类适合蝇类孳生或活动的场所为监测点,采用诱蝇笼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6年辽宁全省共布笼630个,捕蝇21 640只,蝇类总密度为5.72只/(笼·h),丝光绿蝇、厩腐蝇、家蝇分居前3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4.57%、16.77%、13.50%。从环境类型来看,农贸市场的蝇类密度最高,达9.95只/(笼·h);居民区密度最低,为3.35只/(笼·h)。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7月达到峰值,密度为11.06只/(笼·h)。结论了解了辽宁省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情况,应在蝇类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蝇类密度,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西安市城区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蝇类及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每年3-11月,对每月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蝇种多样性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共捕获成蝇2378只,分属3科10属15种。总平均密度为2.65只/笼,其中2009年蝇密度最高为3.00只/笼;2012年蝇密度最低为2.47只/笼;优势种为家蝇、厩腐蝇、黑尾黑麻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捕蝇总数的54.71%、10.26%、10.13%和9.04%。结论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及不同的生境、气候、季节有关。在蝇类活动高峰前适时加强环境整治,采用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蝇密度,减少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河南省蝇类的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控制蝇类的孳生与繁殖,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结果 2008-2011年河南省共捕蝇128 623只,其中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40.28%、24.59%和12.74%。捕获蝇类的总平均密度为54.04只/笼,其中2008-2011各年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5.57、129.48、22.77、19.44只/笼。蝇类总体的季节消长情况为单峰型曲线,最高峰出现在8月份。结论河南省蝇类主要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和家蝇为主;自2010年后,蝇密度出现明显的下降;河南省蝇类4-10月均有出现,密度最高峰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这种单峰性的分布应与本地的气候有关。本研究整理了近年来河南省的蝇类监测结果,为今后的蝇类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昌市城区蝇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掌握城市蝇类的分布特点及消长规律,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宜昌市城区蝇密度平均为9.30只/笼,蝇种分布以家蝇为主。蝇类密度于6-8月达到活动高峰,以8月份最高,达14.67只/笼。结论宜昌市城区蝇类以家蝇为主,应在蝇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蝇密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西宁市城北区的蝇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有针对性采取蝇类控制措施。方法笼诱法。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配有新鲜饵料的天幕式捕蝇笼,放置8 h(9:00-17:00),收集到的蝇类用乙醚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数量,并计算蝇类密度。结果西宁市城北区2009年平均蝇类密度为10.20只/笼;优势蝇种为厩腐蝇、舍蝇;蝇类季节消长呈单峰型,8月份达到最高峰。结论孳生环境和防治措施是影响蝇类密度和种群的主要因素。蝇类防治应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降低蝇密度,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泰安市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0年共捕获蝇类2 054只,平均蝇密度为17.1只/笼。其中,优势蝇种主要有家蝇(25.80%)、丝光绿蝇(20.84%)和厩腐蝇(12.22%)。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7-8月形成密度高峰。不同生境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不同。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达25.3只/笼。结论 2010年蝇密度水平较高,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是重点防控蝇种。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蝇密度高峰期采取防蝇、灭蝇措施,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并加强对蝇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预警、控制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龙口口岸鼠类及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采用夹夜法和笼诱法、蝇类采用诱蝇笼捕法。结果共扑获鼠类38只,隶属1目1科3属3种,平均鼠密度1.21%;蝇类3科8属10种,平均密度为8.28 只/笼/日,7-10月为高峰。结论初步摸清了龙口口岸鼠类及蝇类的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兰州市蝇类种群分布与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蝇类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蝇笼法和现场试验。结果兰州市蝇类分属3科5属7种,家蝇为优势种群占74.16%,年平均蝇密度3.21只/笼,蝇密度高峰在5~7月。环卫乐乳油和灭蝇灵颗粒毒饵对蝇类杀灭率达90%以上。结论蝇类种群与孳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气温有很大关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有效控制蝇类。环卫乐乳油和灭蝇灵颗粒毒饵对蝇类杀灭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张掖市城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张掖市城区蝇类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掌握城市蝇类的分布特点及消长规律,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结果张掖市城区蝇密度平均为4.30只/笼,蝇种分布以家蝇为主。密度以绿化带最高,为7.96只/笼,其次为餐饮店外环境,为4.85只/笼。蝇类密度基本呈前高后低的双峰型曲线,5月和9月有两个峰值,以5月最高,达10.93只/笼。结论张掖市城区蝇类以家蝇为主,应在蝇类繁殖高峰期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蝇密度,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闵行区的蝇类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笼诱法。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配有新鲜饵料的天幕式捕蝇笼,放置6h(9:00-15:00),收集到的蝇类用乙醚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数量,并计算蝇类密度。结果闵行区2008年平均蝇类密度为1.09只/笼;其中绿化带、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分别为1.44、1.15和0.95只/笼;优势蝇种为家蝇、绿蝇、麻蝇和金蝇;蝇类季节消长呈双峰型,高峰在6、9月。结论不同季节、不同生态环境的蝇类密度和种群均有差异,气温、孳生环境、防治措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关部门应在冬末春初及早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以达到降低蝇密度,控制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杭州机场口岸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媒介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12月,采用蝇笼捕诱法对杭州机场口岸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695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3属19种,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蝇密度为176.59只/笼·d,在6、10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台州口岸地区蝇类的群落组成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和口岸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台州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蝇类22 107只,经鉴定隶属于5科13属16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占捕蝇总数的43.52%.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307.04只/笼.结论 此次调查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台州口岸蝇类的种类组成、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生物传播病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聊城市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蝇密度情况,为制定蝇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进行蝇类密度监测。结果 2012年共捕获蝇类1 454只,平均蝇密度为6.1只/笼。其中,优势蝇种主要有家蝇(95.46%)、市蝇(3.99%)。蝇类密度季节消长基本呈单峰曲线,6-7月形成密度高峰。不同生境蝇密度季节消长曲线相同。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达12.94只/笼。结论 2012年蝇密度水平较低,家蝇、市蝇是重点防控蝇种。建议在蝇密度高峰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蝇密度,减少蝇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杨浦区4种生境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于2010-2013年每年的3-11月在大型绿地(公园)、中小饭店周边绿地、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4种生境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捕获蝇类5科25属39种1588只,优势种为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横带花蝇、大头金蝇、狭额腐蝇;季节消长曲线呈现6月和9月双高峰,2010年密度最低。在大型绿地、农贸市场、中小饭店周边、居民小区4种生境中,蝇类种群最多的是大型绿地为32种,密度最高的是农贸市场为4.70只/(笼·d)。结论杨浦区有较好的蝇类生境,蝇类种群丰富;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等优势种群需要重点控制;农贸市场是关键控制场所,6及9月前后是控制蝇类及蝇传疾病防控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宝山区蝇类季节消长及密度情况,为蝇类防治做好技术保障。方法采用中国CDC推荐的笼诱法。结果2012-2015年共计捕捉成蝇774只,蝇密度为0.18只/笼,以麻蝇科为主(占30.10%),其次为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亮绿蝇、厩腐蝇和元厕蝇;宝山区的蝇类活动高峰期为6-9月;2012-2015年宝山区的蝇密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4种生境的蝇密度由高到低是农贸市场>绿化带>居民区>餐饮店外环境。结论宝山区卫生环境的大力改善对减少蝇类孳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贸市场的蝇类侵害水平仍较高,应列为首要控制场所,同时6-9月是降低成蝇密度及预防蝇传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