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不仅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不容忽视的卫生问题。我国慢病防治工作由世界银行卫生VII贷款疾病预防项目的子项目,在全国7市1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卫生部在北京等17个地区建立社区慢病防治示范点,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防治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开展。但以人群预防为主的慢病防治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如何开展慢病的防治工作尚在探索中,我们于1996~2001年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城区市属单位逐个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微机管理,动态追踪服务,对人群实施  相似文献   

2.
阙敏  陶芳标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101-1103
国外一些队列研究结果提示,生命早期的经历、环境、营养和发育状况与成年期疾病相关,成年期疾病的预防应从生命早期开始。Boyd Orr队列研究是时间跨度较长,并较早提出童年早期营养和发育状况影响成年期疾病的队列研究之一。现对Boyd Orr队列研究背景和实施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国内开展大规模队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对于营养不良或是传染病“预防”可以立竿见影,而且效果确切,吃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必定不会得坏血病,服下脊髓灰质炎糖丸必定不会染上小儿麻痹症。眼下我们所面临的大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然也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等十分重要。而健康管理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式,应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健康管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庄芹  程晓鸣  王永红 《现代医院》2006,6(9):154-155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在社区服务的模式。方法对盐田区4个社区的居民采取随机抽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对资料做描述性与分析研究。结果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以及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显著下降。结论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表,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深圳市盐田区4个社区817名居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调查干预前后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危险因素以及慢病管治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如确诊高血压诊断标准、成人每日食盐摄入标准、高血压是终身慢性疾病、确诊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导致残疾的正确回答率分别由原来的21.1%、32.3%、11.3%、6.9%、10.1%提高到77.7%、83.6%、65.9%、60.2%、61.3%(P<0.01);吸烟人数由原来的41.1%下降至35.1%(P<0.05),居民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6 g的人数和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分别从原来的58.6%、39.3%提高到89.2%、61.1%(P<0.01);居民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由原来的60.2%、52.8%提高到95.1%、90.3%(P<0.01)。结论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依据1993年、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卫生部常规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等数据,利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源法分别测算疾病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总经济负担,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99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为1963.4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58.84/,占GDP的5.67/;2003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达到8580.54亿元,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1.45/,占GDP的7.31/。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前5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冠心病,其总经济负担合计为3393.53亿元,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经济负担的39.55/;占全部疾病总经济负担合计的28.25/。人口老龄化导致明显“疾病堆积”现象。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巨大且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主要的疾病经济负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其他类型心脏病、冠心病是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要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警惕“疾病堆积”和“人口红利”,减少对将来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太仓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染病防治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市的疾病与死因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病、肿瘤等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病(以下称“慢病”)的发病与死亡,我市于1996年7月份起着手开展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同时进行社区危险因素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表。对郑州市中心医院在所辖社区居民中通过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教育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食盐摄入过量、饮食不规律等人数下降;高血压患的管理率提高;心脑血管病患数明显下降。结论 对社区居民开始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 - 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病因复杂、病程长、治愈难、预后差,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疾病类型。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因其可以纳入足够多的样本、随访足够长的时间,已成为探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复杂病因的必要发展趋势。在慢性病众多暴露因素中,膳食因素对人群影响重大且可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干预,已成为每个大型队列研究的必要探究内容。众多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区域和人群不同,膳食相关研究结论各异。本文对国内外大型队列膳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了解不同大型队列中膳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黄冈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黄冈市12家CDC和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系统在线录入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机构基础配置能力、机构参与能力、机构教育培训与指导能力、监测能力、干预能力等。结果 政策能力:2017年市级CDC有现行的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仅部分县(市、区)级制定有慢性病预防控制综合规划和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全市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约占疾控总业务工作经费的4.9%。基础配置能力:疾控系统仅有25%的CDC设有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慢性病防控在岗工作人员占在岗总人数的4.13%。被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在岗慢性病管理工作人员占在岗总人数的6.59%。合作与参与能力:在慢性病预防控制领域,有7个县(市、区)与媒体开展过合作。监测能力:全市开展死因监测覆盖率为100.0%;CDC开展恶性肿瘤病例报告、脑卒中病例报告、心肌梗死病例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病监测的比例分别为50.0%、50.0%、50.0%、16.7%,开展各类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比例均不到5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恶性肿瘤、新发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报告的比例分别为37.5%、50.0%、50.0%。干预与管理能力:CDC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干预的比例为58.3%,开展其他各类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干预的比例均不到30%。被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结论 黄冈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仍处于薄弱阶段,亟待提高,建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制定慢性病相关规划,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机构慢性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嘉玉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00-4401
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通过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的有效干预,进行综合防治,能够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致死致残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印度四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经济学描述,来研究其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以世界银行提出的评价体系——伤残调整健康生命年(DALY)和生命损失年(YLL)为评价指标。对印度四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负担以及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2004年,印度全国因冠心病损失的DALY为600万;因脑卒中损失的DALY达637万;因糖尿病损失的DALY为226万;因癌症损失的DALY为539万。与1998年的数据相比增长速度均在10%左右,这与印度的人口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生与死亡日益增多,居民患病的构成已转变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的模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简称慢性病,是指病程长、病情反复发展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临床实践中恶性肿瘤、精神心理疾病等也符合慢性病的描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生活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国各地各类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布不尽相同, 而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因此, 亟需通过区域性大型队列的建设, 为区域重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预测和干预策略提供本土化人群证据, 也为国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 覆盖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海南省, 以35~74岁常住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城市与农村、汉族与以壮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多类型自然人群。本队列围绕华南区域常见重大慢性病建立集健康信息和生物样本为一体的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并开展长期随访。现已建立116 520人的基线数据库, 年龄为(54.9±12.5)岁, 女性71 077人(61.0%)。基线数据库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数据以及生物样本。本文对华南区域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理念、研究进展和随访设想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
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门市社区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为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5个社区中35岁以上的6240名常住居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0.96%,标化率17.37%,其中中已知高血压患病率为6.49%,新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14.47%。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2.64%、0.79%、1.14%、1.04%,其标化率依次为2.08%、0.60%,0.96%,0.99%。结论:五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取县医院内科收治的64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并针对患者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模式,观察综合防治前后患者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锻炼、吸烟率、疾病建档与改善等情况。结果:综合防治实施前,患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锻炼、吸烟率分别为24%、27%和21%,且患者疾病建档率仅为11%;综合防治实施后,患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锻炼、吸烟率分别为100%、69%和12%,同时患者疾病建档率提升为36%,效果突出,P<0.05。结论: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起到较好的预后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