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2009-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共收集呼和浩特市2009-2010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呼和浩特市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120例个案,其中≤1岁占40%,男女性别比为0.82:1,集中在9月份。AEFI以强化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占62.5%;一般反应占72.5%,异常反应占22.5%,偶合症占5%;临床损害以发热最为多见。120例均治愈或好转。全市9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2009年48h报告率为60%,48h调查率为93.33%;2010年48h报告率92.38%,48h内调查率为96.67%。结论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全市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  相似文献   

2.
范耀春    武贵森  闫绍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225-3226
摘要: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方法 对内蒙古2009-2013年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42例,报告发生率12.79/10万,一般反应223例,异常反应占19例,无后遗症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全年5-7月和10-11月是报告高峰期,接种疫苗后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197例。结论 内蒙古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3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该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异常反应个案250例,报告发生率为3.16/10万。发生异常反应疫苗构成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分别占报告数的27.6%、19.6%和9.2%;异常反应报告率前3位的疫苗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4.14/10万、38.37/10万和12.02/10万;异常反应临床表现前3位的症状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和速发型过敏反应,分别占91.2%、2.8%和1.4%,其中痊愈和好转占99.20%。异常反应58.8%发生在接种24 h内,无明显的季节聚集性。结论海淀区异常反应监测敏感性高,对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鉴定、补偿流程畅通,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北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省报告的2005~2007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北省2005~2007年报告AEFI 1466例,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93.79%,偶合症次之,其它原因极少;全省99.43%的县报告了AEFI;≤1岁儿奄占2/3.每年4~11月发生较多,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和第1剂接种为主.临床损害以发热、无菌性脓肿和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AEFI发生率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AEFI报告发生率为23.34/100万剂,完整率为95.48%,及时报告率为84.99%,及时调查率为71.62%.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全省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及时性较好,但完整性和调查及时性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分析大连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资料,了解AEFI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大连市2010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0年全年,大连市共接种各类疫苗1 501 567剂,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 479例,48h内的及时报告率为94.15%,48h内的及时调查率为100%;报告发生率为31.9/10万.其中,一般反应431例(89.97%);异常反应43例(8.98%);偶合症4例(0.84%);待定1例(0.21%).麻疹减毒活疫苗AEFI报告发(共接种194 204剂,发生455例).结论 根据《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及时报告率与及时调查率较高,AEFI报告发生率最高为麻疹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0-2015年漯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表现特点,评价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5年漯河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5年监测系统共报告漯河市AEFI病例612例;报告发生率为10.85/10万剂;反应多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占77.12%),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接种后48 h内(占89.70%);以一般反应为主(占80.55%),主要表现为中度发热;异常反应共97例,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46.39%);出现反应居前三位的疫苗分别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29例(占21.08%),乙脑减毒活疫苗101例(占16.50%),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99例(占16.18%);2014年以后48h内报告及调查率达到了100.00%。结论漯河市AEFI监测系统正常运转,但不同县区监测敏感性不同,应继续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断、分类和规范处置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云浮市2015-201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 FI)的发生特征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云浮市2015-2019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发生情况.结果 云浮市2015-2019年共报告AEFI个案578例,报告发生率8.69/10万剂次.主要发生在5-8月份,共281例,占报告总数的48.62%;年龄以0岁组为主,共217例,占37.54%.90.83%的AEFI病例发生在接种疫苗后24h内.除2015年48 h内报告率、调查表及时报告率和2016年48 h内报告率不达标,其余各年份各指标均达到国家AEFI监测方案的要求.一般反应359例,占62.11%;异常反应192例,占33.22%.报告病例数涉及的的疫苗主要是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V-L);99.48%的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云浮市AEFI监测工作运行良好,预防接种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9-2013年南昌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5年来共报告AEFI个案871例,一般反应占68.3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占26.64%;≤1岁组占42.02%;其次为1岁组占26.98%;男女性别比为1.77︰1;9月报告例数最多,2月最少;报告例数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是麻疹类疫苗、无细胞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反应为主。结论 2009-2013年南昌市AEFI监测工作取得一定的进步,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仍待进一步提高。麻疹类疫苗和百白破疫苗致异常反应发生率较高,需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中报告覆盖率、48 h报告及时率、48 h调查及时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吉安市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06例,其中异常反应90例,占AEFI总数的17.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15.28/100万剂次(90/5 889 651);接种后<2 d出现反应的410例,占81.02%;临床损害以过敏反应为主,占异常反应总数的78.88%。结论 吉安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吉安市连续三年没有预防接种实施差错事故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耀春  李彬  闫绍宏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70-1872
目的监测并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内蒙古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中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20例,一般反应占189例,异常反应30例,偶合症1例。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160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0%。结论此次强化免疫组织妥当,实施规范,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轻微。麻疹减毒活疫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水区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的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报告的AEF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55例,其中一般反应30例,占54.54%;异常反应21例,占38.18%;偶合症4例,占7.27%。以2岁年龄组发生居多,占85.45%。男女之比为1.39∶1。70.91%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在接种后24h内。AEFI涉及13种疫苗,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发生AEFI占总例数的比例最高,为25.45%;其次是甲肝减毒活疫苗,为18.18%。全区7个预防接种单位均有报告,报告单位覆盖率、报告及时率、及时调查率均为100%。结论三水区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仍需不断提高监测的敏感性。AEFI发生以一般反应为主,异常反应率偏高可能与接种某一种疫苗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白山市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了解疑似异常反应的发生频率,评价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市共开展15种疫苗接种工作,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78例AEFI,其中一般反应57例,占73.08%;异常反应18例,占23.08%;偶合症3例,占3.84%。AEFI报告中百白破、麻疹疫苗发生率较高,占71.79%。AEFI报告发生率为13.19/10万剂,AEFI报告的完整率为100.00%,48 h及时报告率为91.03%,48 h及时调查率为96.15%。结论不断提高AEFI监测报告系统敏感性,选用安全高效的疫苗,严格掌握禁忌症,实行预防规范化操作,才能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海口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为改进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调取AEFI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2011年全年的海口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病例特征,并统计分析AEFI报告发生率、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等。结果 2011年共报告AEFI 386例,报告发生率为3.89/万剂次,各区县间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7,P<0.05)。及时报告率98.45%,及时调查率98.78%,个案调查率及完整率100.00%,3日内调查表报告率76.69%。病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其中≤1岁组占72.8%),男女性别比为1.47∶1.87。31%的AEFI个案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内。一类疫苗报告发生率为4.65/万剂次,二类疫苗报告发生率为2.57/万剂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P<0.05)。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57.77%,异常反应占35.23%;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80.88%。结论海口市AEFI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敏感性较高,但监测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扬州市2008-201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4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58例,报告发生率4.35/10万。发生异常反应疫苗构成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分别占报告数的15.64%、13.13%和12.01%;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和不同疫苗间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7、38.12、691.07,均P<0.01);异常反应56.15%发生在<1岁儿童、64.53%发生在接种24 h内、78.21%发生在接种第1剂次。 结论 扬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监测指标及发生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云南省2010~2013年报告AEFI 917例。一般反应634例(占69%),异常反应181例(占26%)。男性多于女性,≤1岁儿童占1/3,每年9~12月份发生较多,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和接种第1剂为主。接种后≤1d发生占76.69%,发现后≤1d的报告率为78.65%,报告后≤1d的调查率92.99%。报告AEFI病例前三位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和卡介苗。NIP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1.04/100万剂次-32.54/100万剂次。临床诊断前3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92.15%AEFI个案预后为治愈或好转,0.55%有后遗症,4.03%死亡,绝大多数死亡个案系偶合症所致。结论云南省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逐年提高。AEFI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NIP疫苗、小年龄组和首剂接种,为AEFI监测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省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点,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省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3年报告AEFI病例3 563例,报告县覆盖率为100%,48 h内报告率为98.65%,48 h内调查率为99.89%,个案调查表完整率为100%,男女性别比为1.28∶1,AEFI病例主要集中在0~2岁和6岁组儿童,占86.95%,7月份报告AEFI最多,发生AEFI居前5位的疫苗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白破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Hib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12.28/10万剂,异常反应占18.75%,异常反应临床损害居前3位的是过敏性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结论全省AEFI监测的敏感性和质量明显提高,但各市(州)报告例数、监测的质量和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敏感性低于全国;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 d内;全省使用的疫苗安全,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7.
张元强  韩一楠  朱琳 《预防医学论坛》2014,(10):797-798,801
目的分析大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资料,了解AEFI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大连市2013年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3年,大连市共接种各类疫苗(不含卡介苗)1 327 322剂次,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病例61例,报告发生率为4.59/10万。全市各区市县均有AEFI病例报出。AEFI县覆盖率为100%。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是旅顺口区,共报告14例,其次是甘井子区和西岗区,分别为8例。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7月和10月病例报告最多,为11例,其次为5月和12月,为8例。61例AEFI病例中,年龄为1月龄至6岁。全市无群体性AEFI发生。AEFI报告发生率最高为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结论大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及时报告率与及时调查率较高,但需进一步改良疫苗生产工艺,以降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及麻疹类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南口岸出境人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口岸出境人员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河南口岸出境人员AEFI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接到AEFI报告52例,AEFI平均发生率22.74/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占不良反应的96.15%,异常反应占3.85%.白破疫苗发生率最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次之;以留学生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夏秋两季多发;82.69%在24小时内发病,所有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AEFI一般反应多见,多种疫苗均可以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2018年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JEV-L)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JEV-L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接种JEV-L后AEFI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报告接种JEV-L后AEFI 1510例,报告发生率73.4 /10万;50%发生在5-8月;男女性别比1.1〖DK〗∶1;91.52%为8-23月儿童;一般反应1484例,报告发生率72.1/10万,异常反应20例,报告发生率1.0/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报告发生率67.3/10万,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报告发生率0.8/10万;98.5%发生在接种后1d内;99.7%治愈,0.3%好转。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AEFI监测敏感性高,JEV-L预防接种安全性较好,需重点关注接种后24小时内发热和过敏性皮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呼和浩特市2010-2013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呼和浩特市共报告AEFI病例 326例,报告发生率为1.31/万;<4岁病例占88.04%(287/326);男女性别比为1.22∶1;主要集中在9月份;AEFI 分类中主要以不良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97.55%,偶合症占2.45%;无心因性等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不良反应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77.67%(247/318),异常反应报告71例,占22.33%(71/318);AEFI疫苗分布中以麻疹疫苗最常见,占27.61%,其次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占14.11%;83.13%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 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红肿/硬结为主,占55.83%;全市9个旗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及时报告率为91.41%,48 h及时调查率为98.88%。结论 监测数据表明,呼和浩特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正常,需进一步提高全市AEFI监测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