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不孕组和80例可疑性病女性患者为可疑组进行分析,同期选取80名已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中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42%、87.50%、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2.50%、15.00%;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须加强不孕患者上述项目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扬州市男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阴道加特纳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男性STD患者病灶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n)、鹦鹉热衣原体(Cps)、淋病奈瑟菌(Ng)和阴道加特纳菌(GV)等12种病原体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并对Ng阳性者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检测。结果 Un、Mh、Mpn和Mg 4种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64.5%、27.6%、26.3%、18.4%,Mf和Mpe为2.6%,Mpi未检出;Ct为31.6%,Cpn和Cps无阳性病例检出;Ng为36.8%,其中PPNG占14.3%;GV阳性率为15.8%。淋球菌阳性的男性STD者与淋球菌阴性者中支原体核酸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3.848,P<0.05)。结论 扬州市男性STD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阴道加特纳菌感染率较高。在临床诊疗中应重视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和阴道加特纳菌的检测,使患者能获得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174例不孕妇女生殖道病原体DNA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拟接受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技术(IVF-ET)前的不孕妇女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4例拟接受IVF-ET前的不孕妇女及69例早孕对照组妇女进行NG、UU、CT-DNA的检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均为0;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不孕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1%和739%,有显著性差异(P<001);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混和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受IVF-ET前对不孕妇女进行NG、UU、CT-DNA的常规检测有较高的价值。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解脲支原体在不孕症与早孕中都有很高的检出率,是否和不孕存在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上海市普陀区孕产妇生殖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孕产妇生育中和孕前性病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对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医院2017年—2021年产科门诊孕产妇进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支原体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这3种性传播疾病在孕产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 在16 875例孕妇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855例沙眼衣原体,18例淋球菌,8 503例解脲支原体感染,1 287例人型支原体。沙眼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07%,淋球菌的感染率为1.07‰,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0.39%,人型支原体的感染率为7.63%。结论 目前上海市普陀区孕产妇支原体中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可以考虑使用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为避免临床耐药株的出现,需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先降低再升高,沙眼衣原体的治疗目前采用阿奇霉素1 g/顿服,效果较好。淋球菌感染目前处于较低水平,治疗以头孢类抗生素使用为优先,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仍需要继续对孕产妇监控,防止性传播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80例疑难性病患者进行了淋病奈瑟氏菌(淋球菌)、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解脲脲原体)及假丝酵母菌的培养、生化检测和沙眼衣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淋球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7%,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2%、288%和25%,二种或二种以上微生物合并感染者占26%。表明了多项检测对临床上减少漏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安志斌  汤成玉  杨葵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27-4727
为了解近年钟祥市女性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对妇幼保健院2004年8月~2005年7月妇科门诊拟诊为淋病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247例女性患者,同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Ct、Uu、Ng检测和比较,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47例女性患者为2004年8月~2005年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按性病防治手册〔1〕临床拟诊为淋球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病人。1.2实验材料1.2.1试剂TM淋病奈瑟菌分离培养基(重庆市庞通科贸有限公司);解脲支原体液体选择培养基(珠海市银科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所);单克隆抗体免疫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共计950名伴有各种生殖道感染症状与体征的妇女,病原体的检测包括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病奈瑟菌、HPV和梅毒。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与其他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生殖道HPV6、11感染合并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HPV6、11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1),HPV6、11、16、18感染与解脲支原体(P=0.02),沙眼衣原体(P=0.04),梅毒(P=0.01)感染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妇女生殖道HPV感染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梅毒的感染有关。HPV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感染属性传播疾病的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感染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所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在欧美已超出淋病的发生率,较淋病多4~6倍,居性传播疾病的首位。国内报道列于滴虫性阴道炎、淋病之后而居于第3位。近年来,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生殖健康。据报道,未经治疗的衣原体感染孕妇中,发生胎膜早破的为40%、死胎10%、新生儿肺炎10%~20%。而解脲支原体感染也易致流产和胎膜早破。因而,对围产期感染患者应尽早处理,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儿淋病奈瑟菌及其他病原菌谱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扩增技术、直接涂片镜检和TM、SDA培养,分别检测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到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394例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儿结膜标本中阴道加德纳菌、淋病奈瑟菌、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属。结果 224例男性患儿有54例检出淋病奈瑟菌(24.1%)、30例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3.4%)、假丝酵母菌属检出10例(4.5%);170例女性患儿有44例检出淋病奈瑟菌(25.9%)、28例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6.5%)、28例检出阴道加德纳菌(16.5%)和假丝酵母菌属检出26例(15.5%)。结论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者虽然以淋病奈瑟菌感染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孕妇女下生殖道中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A组 :对照组 ,2 76例正常健康育龄妇女。B组 :3 0 7例原发不孕女性患者。采用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淋病奈瑟菌培养和真菌培养 ,分别对 5 83例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 (UU)和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检测。结果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支原体 (UU)、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 15 3 1% (4 7/3 0 7) ,19 87% (61/3 0 7) ,11 0 7% (3 4/3 0 7)和 2 4 76% (76/3 0 7)。与对照组比较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5 67,P <0 0 0 1;χ2 =3 3 88,P <0 0 0 1;χ2 =18 0 2 ,P <0 0 0 1) ,而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不孕与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病菌感染状况和流行状况。方法 :用T -M培养基培养淋病奈瑟菌 ,肉汤培养法检测解脲脲原体 ,立明衣原体 -免疫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 :4 48例性病门诊病人中阳性感染者 (包括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 )为 176例 ,感染率为 39.3% ;其中多重感染 31例 ,多重感染率为6 .9%。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两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性病门诊病人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 ,且存在混合感染 ,应对高危人群加强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由淋病奈瑟氏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主要有沙眼衣原体、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球菌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等。其中以沙眼衣原体最多见,约占40%~50%,其次是支原体感染,约占40%。本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据估计美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病,比其他性病的总和还多。近年来,我国此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危害性已超过了淋病。  相似文献   

14.
盆腔炎症性疾病可由多种微生物感染引起,通常由上行感染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或腹腔。该病的病原菌通常不能确定,但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其他需氧、厌氧的阴道菌群,包括引起细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男性STD者7种支原体、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球菌(NG)、阴道加德纳菌(Gv)感染及合并感染状况. 方法收集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进行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n)、发酵支原体(Mf)、穿透支原体(Mpe)、梨形支原体(Mpi)、Gv、Ct和NG等10种细菌性病原核酸检测,并对NG阳性标本进行了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型特异核酸检测. 结果 76例男性STD者尿道拭子标本10种细菌性病原检出状况分别为:Uu65.8%、Mh27.6%、Mg18.4%、Mpn26.3%、Mf2.6%、Mpe2.6%、Mpi 0%、Gv15.8%、Ct28.9%、NG34.2%;26例NG感染者中PPNG阳性5例占19.2%;76例STD者中55例检出1种以上支原体,即支原体总感染率为72.4%.多数为>2种病原合并感染. 结论鉴于支原体感染的最有效治疗药物为四环素类(Mh对红霉素天然拮抗)、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甲硝唑与克林霉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淋病治疗目前多数采用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因此对于具有>2类病原合并感染者在治疗上应注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始,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日趋上升,非淋病性尿道炎是发病率较高的性病之一,病原体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等,非淋病性尿道炎其症状比淋病性尿道炎症状轻。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和人体支原体,为了进一步了解非淋病性尿道炎患者的感染情况,对本院进行治疗的146例患病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人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物菌群分布的关系及优势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盆腔炎患者为盆腔炎组,同期体检的1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阴道分泌物菌群分布情况,不同严重程度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分泌物菌群分布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泌物菌群分布的相关性,分析优势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盆腔炎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盆腔炎组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占比高于轻度盆腔炎组、中度盆腔炎组,重度盆腔炎组及中度盆腔炎组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的患者占比高于轻度盆腔炎组(P<0.05);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均与阴道菌群多样性Ⅰ+Ⅳ级、菌群密度Ⅰ+Ⅳ级及微生态异常呈正相关(P<0.05);盆腔炎患者对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而对强力霉素、克拉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情况.方法 对720例患阴道炎的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引起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率为白色念珠菌(CA)21.3%、沙眼衣原体(CT)20.7%、阴道加德纳菌(GD)19.6%、阴道毛滴虫(TVD)13.6%、淋病奈瑟菌(NG)11.0%,其它14.6%,单纯一种病原体感染占38.6%,混合感染占61.4%.结论 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几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妇女阴道炎中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19.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也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有衣原体、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疱疹病毒等。但最常见的还是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淋球菌感染,危害极其严重。尤其是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多无明显症状,使感染长期、持续传播蔓延,成为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由淋病奈瑟菌 (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 (Uu)及其它病原体引起。我们对杭州市性病防治中心门诊部 1998~ 1999年的性病就诊者进行分析 ,发现门诊就诊者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与国内许多报道不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5 6例均来自杭州市性病防治中心门诊的就诊者 ,其中男性 6 8例 ,女性 188例。2 方法 均作淋菌培养、沙眼衣原体快速法试验、解脲支原体培养。表 1  2 5 6例就诊者的病原体检测结果性别病例数 NGCtUu合计阳性数阳性率 (% )阳性数阳性率 (% )阳性数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