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急救中心 2011-2015年所有创伤患者调度出车及院前电子病历数据,导入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院前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在纳入的79 480例创伤患者中,20~49岁青壮年占76.5%;一年中,以10-12月份创伤患者较多,二月份最少;每日就诊,以夜间20:00-22:00较多,凌晨4:00-6:00较少;急救反应时间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中位数为9.12 min,救护车到达医院时间中位数为23.31 min;各区急救反应时间不均衡;致伤原因前3位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伤,交通伤占42.74%,55岁之前的致伤原因前3位均为交通伤、斗殴伤、跌倒,56岁之后顺位改变为跌倒、交通伤和斗殴伤,跌倒居首位,占39.51%;下肢和脊柱受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重伤原因以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刀砍刺伤、斗殴伤、酗酒致伤为主。结论 深圳院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其移民城市的性质密切相关,深圳市急救资源的配置依然不均衡,老龄人创伤的流行病学分布不同于其他人群,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老年严重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开展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未开展院前急救的老年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 6个月后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ARDS、 MODS、应激性溃疡、腹腔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预后良好+中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人发生严重多发创伤后病情发展较为迅速,开展积极的院前急救可显著缩短患者的受伤至救治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凤莲 《现代保健》2009,(13):143-145
创伤是指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随着工业、交通、农业机械的发展,创伤的发生日益增多,在我国创伤已成为城市的第5位死因,农村中的第4位死因。创伤早期的处置与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与愈后,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二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2h内,有人称之为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而组织的创伤护理一般在第二高峰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分析老年患者创伤发病规律,为创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中心2015年3月—2018年2月老年创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创伤患者的发病机制、受伤部位、性别的差异,比较老年患者是否存在左右髋关节骨折发病率差异。结果老年患者创伤发病率占人群发病率17.20%,主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和摔伤,最常见损伤为肢体骨折、脊柱骨折。老年患者左右髋关节骨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创伤发病率高,加强病因预防和改进救治流程可以减少老年患者创伤发病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方法对我中心2009年7月—2013年3月接诊的11702例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702例创伤患者中,到达现场后326例心跳、呼吸已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9例,占2.79%;12例伤势严重者,经急救处理后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占0.10%;其余患者均经有效的院前急救后,安全送达医院行进一步治疗,总有效率97.11%。结论早期到达,及时救治,科学、规范、高质量地实施院前急救,尽快为严重创伤患者创造手术和治疗条件,对提高急救患者的存活率,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心创伤急救医联体内的医院进行调研,探究并系统梳理老年创伤人群的伤情特征.方法 收集老年创伤患者住院病历信息19231份,采用描述性分析,从人口学特征、住院情况和伤情诊断情况三个方面,分析老年创伤患者构成及伤情特征.结果 老年女性患者(10981,57.1%)多于老年男性患者(8250,42.9%)...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89例作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不进行分组,都采用院前急救诊治,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方式抢救.观察所有患者收缩压和心率恢复情况、急救复苏时间和急救成功率.结果 89例患者中现场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对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室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1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状况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即时恰当的护理提高了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存活率.结论 高水平的急救护理队伍以及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院前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刨伤已成为当今人类一大公害,院前急救作为早期处理的第一步,尤其重要。现就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8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鲍士萍  李海娥 《现代保健》2009,(33):108-108
目的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251次出车,1138例病例的出车情况、病情及护理措施的分析,总结出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对不同患者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急救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结论做好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刨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04年6月-2008年3月的创伤患者病例628人次,总结分析现场急救采取的措施和快速安全转运及途中监护的办法。结果本组628例创伤患者中,除27例因伤势太重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病情趋于平稳,在急诊室留观或入院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5.7%,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重视和加强急救意识,快速反应早期救治对减少刨伤患者的伤残,挽救生命至关重要;规范合理的抢救分工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快速安全转运及途中监护病情是抢救成功的根本保证;给患者心理支持在院前急救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宝环 《职业与健康》2000,16(10):26-27
近年来,随着经济、交通、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意外伤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抢救损伤病人的生命和提高其生命质量,院前救护成为重要的环节,而急救处理是否恰当、及时、有效,有时决定生命的安危、功能的恢复和残废。所以,无论是“120”急救队员还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掌握损伤院前急救的基本常识是非常必要的。1 现场急救1.1 目的 现场急场的首要目的是抢救生命,其次是恢复功  相似文献   

13.
对于遭受意外创伤或突发疾病的患者来说,院前急救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我国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创伤患者在院前急救的患者中占有重要比例,约为35%~40%,给患者身体、家人心理和医疗支出均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有效做好相关防范,提前充足准备,保证合理调配资源,我们收集了某医院2010-2011年收治的1357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院 1993年 4月至 1999年 5月随车出诊急救 2 65例严重创伤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65例中男性 194例 ,女性 71例。年龄 :4个月至82岁 ,平均 2 7岁。出诊距离最远 4 8公里 ,最近 5公里 ,平均 18公里。伤后呼救时间最短 3min ,最长80min ,平均 2 0min。呼救至救护车赶到现场的时间最短 7min ,最长 4 0min ,平均 17min。各类伤中打击伤呼救最快 ,交通事故伤呼救最慢。各年龄组中 17~ 38岁伤者最多 189例 ,占 71 3%。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182例 ,占 68 7% ;坠落伤 2 8例 ,占 10 5% ;挤压伤 7例 ,占 2 4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郴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为进一步加强郴州市急救体系建设, 提高郴州市院前急救能力提出合理建议。
方法 对郴州市2007年5月-2017年4月的143 834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全部患者男女之比为1.79:1;车祸伤居各类疾病之首; 空车以晕厥查因和儿童患者为主; 年龄在21~40岁死亡病例最多; 猝死和创伤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死亡原因。
结论 应以疾病分类、患者年龄以及好发时间为依据, 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急救工作。针对车祸伤患者、老年患者以及危重病例等重点人群的救治, 应组织培训医务人员, 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展开急救工作, 以提高院前急救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院老年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我国医院对老年病患者的院前急救能力和护理能力,对如何加强我院老年病患者急救和护理方法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方法针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58例老年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情况和护理情况做了系统的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158例老年病患者在我院进行了院前急救和护理后,无一出现生命安全问题,均被接回医院进行深入的治疗和护理。结论在对老年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过程中,结合老年病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对老年病患者的搬运和运送及老年病患者的住院手续的办理等相关护理措施对老年病患者的救治十分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救治效果、避免老年病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效果十分的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5,(11):141-143
目的探讨分析汕头市院前急救中创伤患者的现状,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3年汕头市院前急救的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多方面回顾性分析。结果汕头市全年院前急救共接到了11 796例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84∶1;创伤院前急救患者及其死亡患者以青壮年为主;患者例数其分布的高峰在每天21:00-21:59;在工作日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例数相对较平缓,在休息日其例数迅速升高,在星期日达到高峰;不同级别医院创伤院前急救的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死亡率明显较低。结论可以根据院前急救流行病学来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同时加大院前急救方面的投入和争取政策支持,提高院前急救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北京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面综合的创伤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7年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创伤病例,针对不同创伤原因,分别从不同人群、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93 453例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1.40:1,高发年龄段为35~64岁,占总例数的36.63%;其次为15~34岁,占总例数的31.96%。按致伤原因分类,交通事故伤占比最大(28.19%)。 < 65岁人群以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65岁人群以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创伤患者例数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城区多于郊区。创伤发生与人群活动密切相关,白天明显多于夜晚,上午7:00-8:00是跌倒伤和交通事故伤发生的高峰期。 结论  北京市院前创伤急救具有较明显的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指导医院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制定有效的创伤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次主要研究创伤性骨折患者行院前急救以及护理干预索取临床疗效,望能为创伤性骨折的急救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07月22日—2017年07月30日我院接收的45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避免并发症,总结病患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45例病患经过了伤情快速评估、现场急救以及搬运等护理干预,有效的为病患赢得了救治时间,提升病患的生存质量.结论:创伤性骨折病患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病患手术成功率,缩短病患的康复时间,保障病患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韶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以期为统筹安排人民医疗服务设施,做好医院急救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将2017、2018年韶关市120急救中心指挥系统数据库所有28 946例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谱、病死率及死亡原因。
  结果  2017、2018年韶关市急救出诊量分别为13 688例(年出诊率为0.013%)、15 258例(年出诊率为0.015%);两年合计年出诊率为0.014%。死亡患者835例(病死率2.88%),平均年龄(51.22±9.54)岁。患者中男性占45.01%,女性占54.99%,60岁以上患者占50.60%。以两年计算,院前急救平均每月出诊1 141例,12月、1月两个月出诊量相对较多;城镇患者多于农村。城镇居民的年出诊率为0.013%,低于农村居民的年出诊率(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上午9时左右、晚上21时左右出诊量达到高峰,凌晨5时左右最少。出诊量排名前三的病因明确的疾病依次是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在女性患者中分布更多,症状体征疾病和中毒在男性患者中占比更多;中毒在乡村患者中占比更多。创伤和中毒主要发生于春季,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发生于冬季,症状体征主要发生于夏季。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与中毒。
  结论  韶关市院前急救患者特征与当地经济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剧密切相关。对韶关市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加强对创伤、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毒的预防,对减轻院前急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