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龙里县布依族汉族居民体质和健康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县城镇2个社区4个居委会、4个乡镇,每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20~80岁身体健康的布依族、汉族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身高均值、体重均值、腰围均值及纵跳均值和握力均值汉族高于布依族(均有P<0.05),汉族、布依族坐位体前屈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5,P=0.086),女性各年龄段坐位体前屈均值水平均高于男性(均有P<0.05);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血脂异常总率分别为6.9%、38.0%、3.8%、25.9%,其中,肥胖、糖尿病患病率及血脂异常率汉族均高于布依族(均有P<0.001),汉族、布依族高血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5,P=0.184)。结论 龙里县居民体质相关指标均值汉族高于布依族;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汉族高于布依族,与2002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价延边州卫生相关政策和慢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延边州18岁以上成年人(3 568)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延边州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分别为23.4%、4.3%、5.0%、3.5%、5.0%;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大、超重、肥胖、饮酒、血脂异常是延边州成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在农村居住与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是延边州主要的健康问题,应依据目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通市18周岁以上居民常见慢性病的流行情况,为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62 526名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了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6.92%、8.17%、2.21%、1.81%、39.77%、10.09%,城市主要慢病患病率均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517.7022、384.8696、13.1766、13.5224、314.8,P<0.05),女性的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值分别为71.4890、4.3939、14.5542、171.53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χ2值分别为6317.89、1 053.55、258.14、1 106.05、79.62,P<0.05)。结论南通市成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大健康四大基石的宣传教育,并加强农村地区的健康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部分社区居民,分析居民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8周岁以上居民812名进行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体质指数及腰围身高比,计算超重及肥胖率与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共调查居民812名,超重率为39.4%,肥胖率为17.6%,中心肥胖率为62.9%,高血压患病率为36.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3%,糖尿病患病率为13.6%。高年龄组超重肥胖率、中心肥胖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低年龄组。超重肥胖组(或中心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异常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南京市某区超重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田县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田县城区≥18岁常住居民85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853人,有效调查850人,有效应答率为99.64%。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8.12%,标化患病率为39.90%;其中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38.47%(35.22%)、44.94%(40.55%)、25.76%(24.25%)和6.35%(6.17%)。不同性别居民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随BMI升高而增加(P0.05)。缺乏锻炼、食用盐摄入过多和食用油摄入过多的居民四种慢性病患病率均相对较高(P0.05)。结论青田县城区居民慢性病标化患病率为39.90%,年龄、BMI、体育锻炼、食用盐/油摄入量与慢性病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寿县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程度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寿县18岁以上农村居民600人,调查高血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和血脂异常患病水平;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调查600居民,高血压患病率43.83%,糖尿病患病率22.17%,超重率为41.17%,肥胖率为16.83%,血脂异常率24.00%,除血脂异常率外,其他慢性病患病率男女和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率为31.50%,饮酒率为35.83%,二手烟暴露率为59.67%,缺乏锻炼率为92.83%;慢性病患病人群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及缺乏锻炼率均高于非患病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身血压、血糖知晓情况患病人群知晓率高于非患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和缺乏锻炼。男性相关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布依族汉族糖尿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987名布依族和3013名汉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汉族和布依族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2%和2.7%,汉族高于布依族糖尿病患病率(X~2=42.983,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45岁及以上人群、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为汉族和布依族糖尿病的共同不可改变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汉族人群糖尿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高血压和腹部肥胖是布依族人群糖尿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结论:汉族糖尿病以干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为主;布依族以干预腹部肥胖和高血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南省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控制现状,为慢性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8年海南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资料,共调查368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Mantel-Haenszel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海南省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患病粗率分别为31.15%、20.22%、43.13%和8.3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8.88%、12.78%、36.60%和8.54%。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46.99%)高于女性(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血脂异常、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6.21%、10.66%)高于农村(分别为41.64%、7.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30%、35.34%和10.97%,且女性均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市控制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3.99%、21.58%和5.90%,其中,知晓率、治疗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1.50%、6.03%和4.40%,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海南省成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水平较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应加强宣传,对40岁以下中青年、男性和农村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成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现状,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4 835名年龄为18~79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用SAS 9.3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使用2010年全国的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患病率的计算。结果北京市房山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13%、10.99%、39.65%、20.50%、27.37%、36.31%和20.88%。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重、血脂异常和中心性肥胖是房山区成年人重要的健康问题,男性患病情况更为严峻;40岁以下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应根据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杭州市半山街道成人重点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知晓、治疗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1月对杭州市半山街道3个社区315名成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糖尿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01%、24.38%,各年龄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38.56%,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的标化知晓率分别为55.56%、58.15%,其中高血压的青年组人群知晓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血脂异常的标化知晓率为10.41%,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标化治疗率分别为18.91%、43.40%、0.44%。糖尿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标化知晓率及标化治疗率男、女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山街道重点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和治疗率较低,应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柳 《中国健康教育》2012,(5):372-374,378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01—2010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2001—2010年,每3年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即2001,2004,2007和2010年共4次;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1—2010年的4次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分别为19.5%、19.4%、22.4%和21.5%(P=0.031);糖尿病分别为5.2%、7.5%、9.1%和8.5%(P=0.000);血脂异常分别为12.6%、15.3%、14.2%和15.2%(P=0.042);超重肥胖分别为43.9%、48.0%、48.0%和45.1%(P=0.010);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吸烟率、饮酒率、吃动物内脏、吃油炸食品有减少的趋势。参加锻炼和吃甜食有增加的趋势。除2001年未做人群心理压力调查外,其余年份感到压力的人越来越多。对2010年和2007年患病情况进行比较,4种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年与2007年慢性病患病率持平,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西城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效,要降低慢性病患病率,还要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人群中心性肥胖现患状况、分布特点及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中心性肥胖和非中心性肥胖者之间患病率的比较.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随机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疆、东疆、北疆、乌鲁木齐市区50岁以上的汉族及维族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新疆维、汉两民族8284人,中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为55.40%.按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标化,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为50.11%.其中男性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维族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于腹围正常者(P<0.05).结论 新疆维、汉两民族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差异,中心性肥胖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