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X线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15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复享胃镜及X线检查均较扩张前明显改善,最长随诊1年,无1例复发。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贲门失弛缓扩张器在胃镜直视下对4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扩张及联合肉毒素注射.结果:贲门较术前扩张明显,内镜可顺利通过,24小时后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显效42例,有效3例,穿孔1例,总有效率97%.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效果确切,费用低,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方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2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无痛胃镜下行气囊扩张术,评价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上消化道造影的改变。结果采用无痛胃镜提高患者耐受性,每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扩张术;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食管下段狭窄改善;术后有黏膜渗血、贲门撕裂、胸痛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后缓解,并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梁远国 《广东医学》2000,21(1):42-43
目的 探讨自制球形气囊低替气囊扩张器治疗贲门失弛症的疗效。方法 利用普通胃管自制球莆气囊,在胃镜直视引导下通过贲门,固定气囊中心位于贲门处,向气囊注气,使贲门得到扩张,结果 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19例欠扩张术后,有14例在 困难消失,进食速度正常;1例吞咽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100%,远期疗铲93.3%。结论采用胃管自制球形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方法:5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比较分析扩张前后临床症状和食管钡餐、胃镜、食管测压检查结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症状迅速消失。53例1次扩张成功,成功率为96.36%,2例需第2次扩张,13例接受食管测压者扩张4周后LES-P较扩张前有明显下降(P<0.01),1例出现纵隔气肿,经禁食、补液、抗感染好转。未出现心肺意外、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气囊加压扩张术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胃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8例贲门失弛缓症,采用胃镜球囊治疗的方法.结果:临床症状和食管测压同步改善.随访中6个月、1年、2年、3年各有1例、2例、3例、3例复发,再次扩张症状消失.结论:胃镜下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可回收式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回收式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 方法对2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置入可回收式支架,15—21天后取出,观察术前、术后贲门黏膜、通畅程度的变化,并选择本院贲门失弛缓症行气囊扩张术患者对复发时间长短作对比分析。 结果置入可回收式支架组无复发者;气囊扩张组复发时间最短1月,最长6月,平均2.2±0.6月。 结论可回收式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以替代气囊扩张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及其胸痛的治疗效果,并考察其胸痛症状与年龄、性别和病程等的关系。方法回顾10年间行气囊扩张术的64例病人,其中38例有胸痛症状。观察有胸痛症状和无胸痛症状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症状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气囊扩张前后症状评分的方法研究其治疗胸痛症状的有效性。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有无胸痛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和症状评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气囊扩张术对胸痛的治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结论胃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能有效地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的胸痛症状,可以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內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椒ā《?04例经多种药物治疗不佳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內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扩张术成功率100%,104例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得到明显缓解。随访3个月症状缓解率为95.2%,6个月时为93.3%。术中发生食管穿孔1例,经外科手术治愈。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属微创性治疗,并发症少,病人易接受,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Microvasive气囊扩张食管癌术后或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引起的贲门狭窄。方法 全部均在胃镜直视下进行,食管、贲门扩张气囊分别经胃镜活检孔和经口送入,将气囊置于需要扩张的狭窄处分别注水、注气加压、使狭窄处得以扩张。结果 10例食管狭窄及6例贲门失弛缓症者近期总疗效达94%,扩张后均能顺利进食,远期疗效尚在继续追踪中,结论 Microvasive气囊扩张治疗食管及贲门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效果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或X线检查了解其效果。结果显效2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效果确切,费用低,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非手术疗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用空气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气囊扩张器在内镜下治疗3-5次,扩张后随访2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5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症状消失12例,合并穿孔1例,2年后症状复发者2例.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与外科Heller手术比较,其治疗后抗胃食管返流明显优于Heller手术[1],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X线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无X线引导下行内镜直视气囊扩张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或X线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105例患者均一次扩张成功,症状缓解率达100%,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胃镜及X线食管钡造影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至15年(平均5年),仅1例复发,复发率仅0.95%(1/105)。结论无X线引导下内镜直视气囊扩张治疗AC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损伤小等优点,是贲门失弛缓症的理想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法 对8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胃镜引导插入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至狭窄部位,缓慢向气囊注气,压力达250~300kPa,气囊直径扩至3.2cm。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术对贲门的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的近期疗效及追踪资料。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胃镜引导插入法较易成功。男性,年龄大于30岁,病程超过3年,食管径大于3cm及扩张气囊直径大于3.0cm者疗效较好,一次扩张时间20min者儿较10min者相对较好,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近期疗效较好,其疗效受性别、年龄、病程,食管直径等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法对8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经胃镜引导插入气囊导管狭窄扩张器至狭窄部位,缓慢向气囊注气,压力达250~300kPa,气囊直径扩至3.2cm。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2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以及术后饮食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42例病人应用气囊扩张治疗1~3次,成功率100 %,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损伤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麻醉胃镜下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胃镜扩张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行和咪吐地西泮进行麻醉胃镜下气囊扩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进行麻醉时所有的患者全部入眠,没有患者知道手术的进行,一般治疗在手术结束1~5 min内将患者唤醒。然而患者扩张治疗的患者需要17~27 min才能苏醒,平均时间为23 min。检查术前和术后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进行扩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之前相对比有很大的改善(P<0.05)。结论:麻醉胃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对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有更好的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用空气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气囊扩张器在内镜下治疗3-5次,扩张后随访2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经气囊扩张治疗后。症状消失12例,合并穿孔1例,2年后症状复发者2例。结论经内镜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与外科Heller手术比较,其治疗后抗胃食管返流明显优于Heller手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内镜下气囊扩张操作,成功率100%.治疗后逐一随访1个月后,患者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后仅1例稍有吞咽困难,无1例复发.结论 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