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郑红雨  沈桂新  康利克  李燕  凌丹  韦玲华 《重庆医学》2012,41(2):127-128,130,209
目的探讨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 3D-CPA检测116例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的血管指数(VI)及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的VI值[(0.043±0.019)条/cm3]明显高于良性肿瘤[(0.011±0.008)条/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0.04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89.3%,良性肿瘤Ⅰ~Ⅱ型血管占78.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PA测VI值与血管分型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三维多普勒超声能量图(3D-CPA)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3D-CPA检测157例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进行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良性肿瘤I-II型血管占79.0%,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89.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PA对卵巢肿瘤进行血管分型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分析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 选取108例(123个肿瘤)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瘤患者,均进行3D-CPA检查,测定肿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的VI(0.043±0.019)、FI(0.650±0.230)、VFI(0.021±0.016)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的VI(0.011±0.006)、FI(0.180±0.086)、VFI(0.008±0.004),卵巢良恶性肿瘤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0.0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以FI≥0.60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80.5%;以VFI≥0.02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2.9%.卵巢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90.0%,良性肿瘤Ⅰ~Ⅱ型血管占77.8%,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PA定量分析是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检测9例正常卵巢、1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9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39例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及MVD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1);(2)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与组织学分型、细胞学分级、患者年龄、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有无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MVD计数与上述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3)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EGFR蛋白表达与MVD计数之间存在高度相关(r=0.685,P<0.01).结论 EGFR与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血管生成存在相关性,阳性表达强的组织微血管密集;EGFR可能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中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3个血管参数,对术前卵巢良恶性肿瘤做出定量诊断.方法 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对56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相应的血管参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VI,FI和VFI值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例卵巢肿瘤经TV3D-CPA诊断为良性20例,恶性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良性22例,恶性34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1%,81.8%和89.3%.结论 TV3D-CPA定量测量卵巢肿瘤血管参数为术前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及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DU)包括彩色多普勒(TVCDU)、脉冲多普勒(PW)和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观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血管类型(VT)、血管指数(VI)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微血管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各指标的差异性及其与病理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升高、阻力指数(RI)值降低,舒张期切迹(DN)减少。良性组血流分布以Ⅰ型及Ⅱ型为主,恶性组以Ⅲ型为主。恶性组MVD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VI与MVD之间存在正相关(r=0.629,P<0.01),RI与MVD之间存在负相关(r=-0.402,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VT、VI、PSV、RI及MVD是鉴别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有效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组血流分级.卵巢恶性肿瘤MVD(42.71±8.40)/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9.48±5.09)/400倍视野(P<0.01).恶性组CD146表达高于良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MVD、CD146呈正相关(P<0.05).结论:3D-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且3D-CPA血流特性与CD146表达存在正相关,CD146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癌的血流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4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经阴道3D-CPA检测,判断血管分级并计算血管指数(VI).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VD及VEGF表达水平,血管分级及VI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慢性宫颈炎、CIN到宫颈癌,MVD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血管的MVD、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I、Ⅱ级(P<0.01);VI与MVD、VEGF表达有相关性(分别为r=0.782,P<0.01;rs=0.86,P<0.01).结论 血管分级、VI与MVD、V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3D-CPA检测的血流能够反映宫颈癌的新生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临床鉴别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62例卵巢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卵巢的对照组进行观察.包括肿瘤的形态、血流分布,并测量血流参数.比较卵巢良性肿物组(37例)、恶性组(25例)和正常卵巢对照组(20例)参数值的差异.结果:(1)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率达93.5%.(2)良性组以Ⅰ型血管为多见,恶性组以Ⅱ、Ⅲ型血管为主.(3)卵巢恶性组的Ⅵ、FI和VF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卵巢对照组,三者分界值为VI=3.4(%),FI=38.0(0.1),VFI=1.3(0.1).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三维能量技术(3D-CPA)为鉴别卵巢肿瘤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对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术前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测37例卵巢癌患者,评定血管分型,测定肿瘤血管定量参数,即血管指数Ⅵ、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结合盆腹腔二维图像,对其进行临床分期,术后根据FIGO2000年标准确定临床分期.结果 I,Ⅱ期和Ⅲ,Ⅳ期卵巢癌血管分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Ⅲ,Ⅳ期VI,FI及VFI值明显高于I,Ⅱ期(P<0.01),卵巢癌的VI,FI及VFI值与FIGO期别分别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3D-CPA能客观显示各期卵巢癌的血管分布及数量,有助于卵巢癌的分期诊断、治疗和评估手术预后,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PD-TVS)定量分析卵巢肿块血流灌注参数并评估其鉴别卵巢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3DPD-TVS对101个卵巢肿块进行检查并测量以下参数: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分析数据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卵巢肿块恶性组VI、FI、VFI值明显高于良性组[(1.57±2.37)vs (5.10±4.68)、(35.53±7.91)vs(40.92±6.82)、(0.61±0.99)vs(2.18±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比较,R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较客观定量分析卵巢肿块的血供情况,为鉴别卵巢肿块良恶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敏  房勤茂  王义成 《医学综述》2014,(13):2428-2430,2497
目的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术前应用e-Flow成像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统计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组织形态、MVD与肿瘤类型的关系。结果①甲状腺癌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甲状腺腺瘤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MVD值比较,甲状腺癌组MVD值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肿瘤血管形态比较,低血流分级(0、Ⅰ级)以点状、线状血管为主,而高血流分级(Ⅱ、Ⅲ级)以带状、网状血管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管病理学特征和血流信号分级存在明显差别,e-Flow成像技术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浕(HIF-1浕)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探讨HIF-1浕和MVD在前列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测定30例前列腺癌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标本中HIF-1α的表达和MVD计数,对HIF-1浕的表达和MV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BPH(P〈0.05),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中MVD计数也显著高于BPH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MVD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835,P〈0.05)。结论 HIF-1α与前列腺癌的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在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在头颈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组46例头颈部病变行术前CT灌注检查,并使用软件计算感兴趣区的各灌注参数(BF、Bv、MTT、PS)值。术后对病变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MVD计数和VEGF积分。统计分析头颈部良恶性肿瘤的MVD计数和VEGF积分差异的显著性,并分析各CT灌注参数值与MVD计数和VEGF积分的相关性。结果CT灌注参数值(BF、Bv、MTF、PS)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与VEGF得分在2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VD计数与BF值和BV值呈正相关(r:0.563、0.355,P〈0.05),与MTY值呈负相关(r=-0.535,P〈0.05),与Ps值无相关性(r:0.250,P〉0.05),与VEGF得分呈正相关(r=0.697,P〈0.05)。结论头颈部病变cT灌注检查简便易行,其灌注参数对评估病变微血管状况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卵巢肿瘤手术患者的ABO和Rh(D)血型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7月313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良性344例、恶性2790例)的ABO和Rh(D)血型构成及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中输血情况分析。结果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ABO血型表型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肿瘤患者0型血的构成比低于良性患者(25.4%vs.31.1%,P〈0.05);良恶性卵巢肿瘤Rh(D)血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中用血率(67.5%vs.8.1%,P〈0.0001)、用血量[8(8,12)U vs.4(2,6)U.P〈0.00011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结论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与ABO血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非O型血可能会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输血的概率更高,输血量更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准确性和 对内镜电切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110 例绝经后患有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组织学 检验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病变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阴道3D-CPA 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疾病的准确性。结 果 恶性组各项超声参数、血流参数及微血管密度(MVD)值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分期患者的各项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晚期患者的MVD 数值高于Ⅰ期与Ⅱ期患 者,且Ⅱ期患者高于Ⅰ期(P <0.05);阴道3D-CPA 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均相对较高。结论 阴道3DCPA 鉴别绝经后子宫内膜疾病临床诊断效果好,对内镜电切术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mad4,P16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卵巢肿瘤患者组织样本,其中卵巢上皮性癌5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30例、良性卵巢肿瘤20例。应用免疫组化以及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各组织样本Smad4, P16和CD34的表达,通过观察CD34来测定MVD。结果 Smad4和P16的阳性率以及MVD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分别为34.0%(17/50),54%(27/50),19.0±8.9,在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分别为43.3%(13/30),76.7%(23/30),15.0±6.3,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分别为100%(20/20),100%(20/20),9.9±4.7;三者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Smad4和P16的表达均与MVD呈负相关(P<0.05),Smad4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mad4和P16的基因表达缺失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较大相关性,作用原理可能与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