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分析B7-H1和CA9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B7-H1和CA9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7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7-H1和CA9的表达,并评价它们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43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B7-H1和CA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1%、67.44%。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两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P〈0.05)。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水平与CA9的表达水平有关联(P〈0.05)。结论 B7-H1和CA9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mad-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同一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参数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形成及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0例正常对照膀胱组织的石蜡标本中Smad-4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Smad-4和VEGF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等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mad-4的阳性表达率(3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0%)(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68.0%)明显高于对照组(10.0%)(P〈0.05);Smad-4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Smad-4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复发无相关性(P〉0.05)。结论 Smad-4、VEGF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密切相关;Smad-4可能参与VEGF的表达调控并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Smad-4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B7-H4(sB7-H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sB7-H4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血清sB7-H4浓度为(48.26±12.32)ng/mL,显著高于胃炎组[(33.53±10.29)ng/mL]和对照组[(28.40±9.2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sB7-H4浓度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无关.结论 sB7-H4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在建立了检测可溶性B7-H4(sB7-H4)ELISA夹心法的检测50例宫颈癌患者、40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以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sB7-H4水平为对照。结果正常体检者、子宫肌瘤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血清sB7-H4浓度分别为(31.62±9.85)μg/L(、34.49±8.17)μg/L和(43.70±8.60)μg/L。对照组者与子宫肌瘤患者血清sB7-H4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子宫肌瘤患者(P均0.01)。手术前宫颈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46.88±8.89)μg/L明显高于术后患者(39.29±5.99)μg/L(P0.01)。宫颈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鳞状上皮癌肿瘤(SCC)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sB7-H4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可能是宫颈癌的一种较好的肿瘤标志物,检测sB7-H4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表达含量,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3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28例(77.8%)外周血MMP7mRNA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数目及初复发无明显相关性,但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和病理高级别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表浅和低级别者(P〈0.05)。30例对照组无阳性表达。结论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表达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预测肿瘤浸润与转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73基因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73阳性表达率为38.3%(23/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8.3%,47/60,P〈0.01)及正常膀胱组织(86.7%,13/15,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且与临床分期、浸润及转移也密切相关(P〈0.05)。结论p7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抑制作用,p7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预判膀胱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可溶性B7-H4(sB7-H4)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和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瘤诊断和复查的价值。方法:收集咸阳市中心医院8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血清标本,其中初发恶性淋巴瘤患者69例为A组,包括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1例为HL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为NHL组; 14例复发的患者为B组,另同期收集于本院体检合格者50例的血清标本,并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标本中的sB7-H4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B7-H4在恶性淋巴瘤组织和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组血清中sB7-H4的水平较B组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B组的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在NHL组血清中sB7-H4的水平较HL组、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HL组的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B7-H4在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而在恶性淋巴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47. 50%。结果提示,sB7-H4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其在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 0. 05)。结论:sB7-H4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和淋巴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对淋巴瘤诊断和复查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天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460-2461,246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卵巢癌患者组49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血清。应用单克隆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手术治疗前后血清sB7-H4水平,同时对手术治疗前后卵巢癌患者血清CA 125和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因子(TSGF)分别检测。结果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sB7-H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左右机体sB7-H4降至正常水平,且卵巢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CA125、TSGF水平呈正相关(r=0.679,r=0.593,P<0.01)。结论测定血清B7-H4水平的变化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术后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清肿瘤标志物CK20、CD105和CD146的表达,探讨CK20、CD105和CD146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表达情况。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及CD105/CD146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CK20及CD105/CD14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CK20和CD105/CD146在膀胱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和48.0%,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有无远处转移、肿瘤直径、病灶数量等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患者中有10例同时出现CK20及CD105/CD146阳性表达,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χ2=4.276,r=0.281,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K20相比,阳性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CD105/CD146相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但阳性率仍有提高。结论CK20及CD105/CD146对于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CK20及CD105/CD146与单项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CK20及CD105/CD146可以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微转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溶性共刺激分子[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sPD-L1)、可溶性B7同源体3(sB7-H3)、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血清sPD-L1、sB7-H3、sB7-H4表达水平,并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与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sB7-H3表达水平为(9.128±0.509)ng/mL,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sB7-H3表达水平分别为(7.029±0.293)、(6.701±0.37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B7-H3曲线下面积为0.680 5(95%CI:0.584 8~0.776 1),P=0.001 0。与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sB7-H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sB7-H4水平则与患者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37 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与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Caveolin-1与VEGF的表达,及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Caveolin-1与VEGF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7%,57.14%,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与VEGF表达正相关(r=0.786,P〈0.01)。【结论】Caveolin-1、VEGF可以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化程度及浸润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白细胞分化抗原-34(CD3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9表达及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①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58.33%(35/60),CD34标记M VD平均值为20.91±8.8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67%(1/15)和9.49±2.73,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②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CD34标记M VD平均值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相关(P<0.05),与单发或多发、年龄、性别无关( P>0.05)。③在MMP-9的阳性表达的病例中,CD34标记MVD值随MMP-9表达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MMP-9的表达及CD34标记M VD值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dine triad,FHIT)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正常膀胱黏膜及3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PTEN及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与FHIT基因均表达阳性或强阳性。在3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TEN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6.8%(21/37),其中阳性9例,强阳性12例,FHI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8.6%(18/37),其中阳性8例,强阳性10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PTEN和FHIT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TEN基因的表达与FHIT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TEN与FHIT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联合检测PTEN和FHIT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对膀胱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及诊断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7-H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腺癌、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以及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7-H4的表达,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7-H4主要在细胞浆内表达,显微镜下阳性细胞可见胞浆呈棕黄色,细胞核有极少量表达。正常、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7-H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25%(10/32)、40%(4/10)和62.5%(30/48);B7-H4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呈阴性或低表达,而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组织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标本中,B7-H4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肌层浸润有关系(P〈0.05);但B7-H4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期)标本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7-H4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相关,B7-H4蛋白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个新靶点,-种针对于B7-H4的治疗性抗体可能将为抑制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进展提供有效的检测指标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7-H1、B7-H3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各类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v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7-H1、B7-H3分子在84例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0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0例,恶性肿瘤54例(浆液性囊腺癌36例,非浆液性囊腺癌18例)。比较B7-H1、B7-H3分子在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5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B7-H1、B7-H3的表达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7-H1、B7-H3分子主要表达于卵巢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膜上,呈弥漫性棕黄色颗粒状染色。B7-H1分子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30.0%(6/20)、66.7%(24/36),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1,P〈0.05)。B7.H3分子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5.0%(5/20)、69.4%(25/36),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7,P〈0.05)。恶性组中,B7-H1、B7-H3的表达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FIGO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或年龄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7-H1、B7-H3分子在卵巢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且恶性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交界组和良性组,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卵巢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7同源体4(B7-H4)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表达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测定B7-H4在50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B7-H4在胞浆和(或)胞膜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4.0%(47/5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Z=-6.340,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B7-H4表达与组织分化、FIGO分期有关。结论B7-H4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上调,与肿瘤分期及分级密切相关。B7-H4有望成为子宫内膜腺癌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检测诊断膀胱癌的价值。方法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100例(TCC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表达,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 TCCB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尿脱落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检出率。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联合检测对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