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方法:将3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78)进行传统术后疼痛控制,实验组(n=178)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结果:术后第1于实验组疼痛评分(2.4±1.0)分,对照组(5.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疼痛控制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患者得到了更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76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行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15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随机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观察指标及疼痛、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级比较显示,干预组的0~Ⅱ级所占比率明显高于Ⅲ级,而疼痛程度Ⅲ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患者围手术期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值得护弹人员予以椎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的患者为对照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为1.79%,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有显著性差异(P〈0.05),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减轻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化管理对膝关节置换术(TKR)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7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术后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比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疼痛管理情况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试验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NP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李周轩  林焕英 《当代医学》2013,(35):130-13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PDCA循环模式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患关系、护理操作、护理沟通、健康教育和细节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PDCA循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关节镜术的患者46例,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康复组(治疗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各23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d和1、2周休息痛和活动痛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1、2周和1个月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系统)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在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关节镜术后患者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谢素文 《海南医学》2014,(19):2961-296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势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9月-2013年1月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强疼痛护理,比较二组术后疼痛情况、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48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创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开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行急诊手术的重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手术护理,优质护理组则采取优质护理计划,包括增加术前探访程序、加强术中的心理护理、优化急诊手术护理程序等。比较两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急诊手术准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1);手术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4.6%,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5.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开展有利于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对提高抢救质量与抢救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促进了急诊手术护理向有计划的、整体的、科学的工作程序化发展,为重创患者的抢救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癌根治术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8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值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患肢恢复时间缩短(P〈0.05)。结论:针对心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减轻术后疼痛,增加患者自护能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艳  郑则广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35-13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房设立“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患者按整群分为优质服务组(53例)和基本护理服务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呼吸疾病问卷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2%,基本护理组为84.2%,两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优质护理组在入院接待护士服务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宣教满意度、护理技术和服务满意度、护士巡房次数满意度、工作态度满意度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唤回应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疾病问卷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优质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优质护理组与基础护理组在症状、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影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为99%.基础护理组合格率为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但它对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叶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82-3683
目的:探讨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康复训练形式,试验组应用床旁康复护理单的康复训练形式。术后2周比较2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单次最远行走距离、疼痛评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第1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单次最远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康复护理单可改善术后贮量,增加肌力,改善缓解术后关节活动度,缓解术后疼痛,恢复胫骨负重及行走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伟琼 《中外医疗》2014,33(2):144-145
目的探讨产妇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后对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5月产科收治的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干预的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12年8—12月围术期采用实施术前准备、健康宣教、术中术后常规护理的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48h无奶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6551,6.5378和10.0517,均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后48h无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219和4.183,P〈0.01或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使产妇术后康复较快,明显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于术后2周观察患者患肢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缓解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疼痛,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于淑平 《西部医学》2011,23(9):1802-1803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脑胶质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将58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程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术后疼痛和满意度进行比较(P〈0.05)。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和术后疼痛,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应在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吕桂秀 《中外医疗》2014,33(4):164-16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外科9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实施CPN护理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元化、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围术期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术前疼痛教育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拟行显微手术的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术前常规护理和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有效率、疼痛认知情况、疼痛控制满意度及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认知情况及疼痛控制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术前疼痛教育有助于减轻手外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帮助患者树立对疼痛的正确认知,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科病房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遵医嘱在实施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对疾病认知及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实施即术前心理干预访视,术中全程陪护、术后针对麻醉唤醒、体位、疼痛、睡眠质量、下床活动等不舒适问题,采取的相应舒适护理措施和术后回访护理为一体的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主观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提高患者配合手术的能力,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2组术前术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舒适程度,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