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劳景茂 《广西医学》2012,34(12):1668-1669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存活19例,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均出现低蛋白血症、腹水,经补充人血白蛋白、利尿、保肝等治疗后缓解;并发低钠血症5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无黑便、呕血、感染、脾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19例存活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术前(P<0.0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黄效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06-1707
<正>原发性肝癌(HCC)因多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一般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使治疗复杂化,如何根治肝癌同时处理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食道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症术式能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报告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1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脏肿瘤切除同期行脾切除和(或)断流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2.2%(13/1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1%(2/18)。14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5例肿瘤复发,2例死亡。结论:联合肝脾切除和(或)断流手术,手术风险较大,应结合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性地应用于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观察其对周围血象及肿大脾脏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比较单纯肝动脉栓塞(TACE)和TACE联合脾动脉栓塞(PSE)。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后,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周围血象24小时后即见升高,4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TACE联合PSE治疗可抑制亢进的脾脏功能,改善周围血象,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对5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进行术前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制定和落实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按计划进行后续化疗,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和正确面对疾患.术后56例患者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4起,无手术死亡发生.手术4周后均顺利开始经化疗泵行区域灌注化疗或介入栓塞化疗.本组患者经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医治效果,得到了专业的医护关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63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0),观察组接受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两组患者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WBC、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两组患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C现、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全脾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方案,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AS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7例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选择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超选择至肝、脾动脉后进行TACE及PASE,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测定、肝功能等输血前系列测定及B超、CT检查.结果:27例患者治疗后24 h、1周、2周、4周、6周白细胞及血小板较前均有明显升高,平均2周后达正常水平,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脾功能亢进逐渐缓解,1月后复查CT,脾脏、肝癌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CE联合PAS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及脾功能亢进。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临床治疗中常因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值降低而限制了TACE手术的实施[1]。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采用TACE联合脾栓塞(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军  陈念平 《当代医学》2009,15(12):16-18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性脾栓塞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除脾功能亢进,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创伤小、痛苦少,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脾亢的患者,现对其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孙玉枝  张莹 《中原医刊》1999,26(8):64-64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肝脾双栓塞共治疗50例,并进行严格的术前关后护理和观察,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27~78岁,平均51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后肝硬化,而且均伴有脾功能亢进和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 0 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5 7例行肝脾联合切除术 (A组 ) ,4 5例行单纯肝切除术 (B组 )。结果 A、B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术后血小板、白细胞的回升及与肝硬化预后相关的指标谷氨酰转肽酶 (GGT)数值的改善 ,A组明显好于B组 (P <0 0 5 )。两组 1、3、5年复发率分别为 2 7 1 %、4 8 6 %、6 9 3%及4 1 2 %、5 0 0 %、77 9% ;生存率分别为 92 6 %、5 9 1 %、4 1 8%及 80 3%、4 3 9%、2 9 1 % ,两组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 ,但A组的生存情况均好于B组 ,而且A组复发患者的平均带瘤生存期 (1 2 9个月 )亦明显长于B组 (6 3个月 ,P <0 0 1 )。结论 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不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长期随访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肝脾联合切除或加贲门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15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腹水、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等症状在出院时消退。结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行肝脾联合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肝脾联合切除术组(观察组,66例)和单纯肝切除术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RBC、WBC、PLT、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观察组WBC、PL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4,P=0.569);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为40.91%(27/66),对照组为21.15%(11/52),观察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9,P=0.023)。  结论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能有效促进WBC和PLT升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53-5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4.9±0.5)分,低于对照组的(8.7±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症状,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非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脾亢改善情况、术后2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后2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并脾亢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术前肝脾介入疗法对提高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手术切除率的实际效果。方法:观察术前进行肝脾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24例在介入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改变情况及介入后成功进行手术治疗的例数。结果:介入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上升,上升至正常范围21例,成功进行手术探查24例,肝部分切除18例,合并脾切除15例。结论:术前肝脾双介入疗法方便、安全、有效,能提高肝癌手术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苏军昌  王惠楠 《甘肃医药》2013,(10):726-728
目的:观察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的80例患者.依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共40例,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共40例,应用传统治疗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相关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脾亢改善明显,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并可提高术后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叶切除和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肝叶切除,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较少。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隔下积液、切口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不过术后治疗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1.8%,治疗组的预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机体肝功能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从而降低预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CUSA联合超声止血刀在肝细胞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12月~2014年6月在本院应用CUSA和超声止血刀实施肝细胞癌切除术的患者28例为实验组,42例实施钳夹法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院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率等无统计学差异;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CRP)等存在着显著差异。结论 :CUSA联合超声止血刀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钳夹法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