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收治的特发性便秘患者73例,其中慢传输型便秘1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59例。结果慢传输型便秘治愈率100%,直肠前突治愈率72.7%,直肠内套叠治愈率66.7%,直肠黏膜脱垂治愈率75%,直肠肌痉挛好转率57.1%。结论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好,但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12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后的随访结果分析,结合文献评价了全结肠切除术、次全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疗效及并发症。指出,必须于术前明确慢传输结肠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切除范围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9年7月至1997年6月采用5种手术治疗31例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患者,其中2例伴有乙状结肠冗长,取得比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女28例,男3例.21~30岁,2例,31~40岁8例,41~50岁,15例,51~60岁6例.直肠内套叠19例,其中8例为直肠内套叠伴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伴乙状结肠冗长2例,单纯直肠前突12例.1.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直肠悬吊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搜集近年手术治疗的1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占85、7%)术后一周,症状立即缓解。2例经术后配合功能锻炼3个月症状亦缓解消失。结论:功能性直肠悬吊术,附加盆底疝修补术,盆底抬高,子宫固定,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及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顽固性便秘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结直肠及盆底动力学等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对48例确诊为STC的病人采用结肠切除术治疗,对其中27例伴有OOC的病人于结肠切除术同期或前期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病理检查:结肠壁内神经丛均有变性。56·3%(27/48)STC患者伴有OOC。术后随访1~5年手术有效率为93·8%。结论:STC的外科治疗应根据结肠慢传输的病变程度、分布范围及是否合并OOC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手术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结肠全切除术,12例行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11例行选择性2/3结肠切除术,观察分析3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82%,结肠全切除术无复发, 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复发率明显高于选择性2/3结肠切除术.结论 结肠全切除术、选择性1/3结肠切除术和2/3结肠切除术3种术式对治疗STC均有满意的疗效,但结肠全切除术后患者腹泻发生率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便秘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胃肠道功能性改变所致便秘分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olo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C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以及混合型便秘[1].最近出版的罗马Ⅲ的便秘诊治标准将出口梗阻型便秘命名为排便困难型便秘[2].本文结合文献和自己临床工作经验,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外科治疗中注意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告了经结肠运输时间等综合检查确诊的结肠慢运输型便秘(STC)8例。通过对病因、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讨论,作者认为:结肠运输时间测定是诊断STC的一个重要依据,结肠次全切除加盲、直肠吻合术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STC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便秘的术式。方法 对 49例结肠慢传输 /或盆底疝合并直肠前突引起便秘的病例 ,采用经腹和阴道联合手术治疗 ,分别切除病变的结肠 /或修补盆底及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结果 全组痊愈 38例 (77.5 5 % ) ,显效 8例 (16 .32 % ) ,好转 2例 (4 .0 8% ) ,无效 1例(2 .0 4% ) ,总有效率 (97.96 % )。结论 经腹和阴道联合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盆底疝和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安全有效 ,是一种较好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的外科治疗及病因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顽固性慢传输性便秘(STC)的手术治疗结果及肠神经递质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34例STC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免疫组化)研究肠神经递质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结肠传输均明显减慢,平均136h,85.3%的患者伴有出口梗阻性便秘(OOC),61.8%有性激素异常。免疫组化研究发现,肠壁内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OS)免疫反应阳性增强,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降低。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5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术后便秘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STC内科综合治疗失败后的最后手段,为保证手术效果,术中应同时处理伴随的OOC;肠神经递质改变可能是STC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ͱ��ص���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部分顽固性便秘病人的临床症状,结肠软内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52例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14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结果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检查可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病人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日,个别病人半年内每天大便20次左右,半年后次数逐渐减少。左半结肠切除术后仍有排粪困难;而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多数病人大便1-3次/日。结论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人行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病变结肠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6例STC病变结肠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标本,应用miRNA芯片检测miRNA在STC病变结肠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5种miRNA在STC病变结肠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结肠组织比较,miR-20b、miR-27b、miR-30b、miR-128及miR-129-3p在STC结肠组织中表达下调,统计学组间差异倍数均在1.2倍以上,其中miR-128及miR-129-3p下调明显,统计学组间差异倍数大于2倍.结论 部分miRNA在STC结肠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可能参与了STC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自主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的一类特殊细胞,是胃肠运动的起搏细胞,具有产生、传导电慢波,调节胃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功能.深入研究Cajal间质细胞,对进一步认识胃肠运动的生理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5-羟色胺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4例STC患者(SIC组)和100例正常对照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STC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2%、83.3%,对照组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0%、72.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按性别、发病年龄(小于45岁和等于或超过45岁)分组后,比较5-HTTLPR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按结肠运输试验72h后排出标志物是否达到40%分组后,未达到40%组S/S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达到组(71.7%vs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TLPR的S/S型可能参与了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结肠旷置术治疗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结肠旷置术(CE)治疗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价值及其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44例ST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14例采用CE(治疗组);30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7±0.19)h和(2.38±0.48)h;切口长度分别为(8.7±0.8)cm和(17.4±1.8)cm;术中出血分别为(85.7±25.8)ml和(297.3±59.1)ml;住院时间分别为(9.6±1.7)d和(13.7±1.3)d;住院费用分别为人民币(3829±515)元和(4729±541)元;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痊愈率为85.7%(12/14),好转率为14.3%(2/14);对照组痊愈率为90.0%(27/30),好转率为10.0%(3/3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E用于STC的治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及花费少等优点,是治疗ST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出口梗阻型便秘采用出口梗阻修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0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实施出口梗阻修正术。结果96%的患者排便时间短且通畅,出口梗阻型便秘获得明显改善,随访2个月至1年半无复发。结论该术式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传输型便秘外科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大便正常,但有2例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患者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 C组: 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 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11月间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并进行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的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exner便秘与失禁评分来评估术后便秘情况,采用胃肠生活质量评分来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无肠瘘、盆腔感染、吻合口狭窄、术后肠梗阻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87.6±21.5) min,术中出血量(109.7±41.1)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0.9) d。患者术后便秘症状评分为4.7±1.9,较术前的15.1±2.8明显降低(P<0.05)。术后胃肠生活质量评分为97.3±15.7,较术前的71.5±14.7明显提高(P<0.05);术后Wexner便秘与失禁评分为8.8±3.7,较术前20.4±5.7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并进行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近期疗效满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