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短程抗菌治疗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抗菌药物耐药性日趋严重,有的学惊呼:我们已进入后抗生素时代!耐药性需要综合治理,而就临床而言,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和合理使用是防止和减少细菌耐药的最重要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包括抗菌药物在非细菌性感染严格限制使用和在细菌性感染的优化使用。近年来关于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提出若干策略,包括转换治疗策略、循环用药或抗生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房帅  高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18-2919
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笔者对本院分离的217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县级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掌握细菌耐药动向,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2003年湖北地区耐药性监测数据,阐明县级医院、三级医院常见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不同级别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志贺菌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快速而广泛地产生。因此,我们就2005年至2006年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分离的志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益加重。为了解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患儿的1015份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主要检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邵逸夫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学习该院的抗菌药物监管机制,了解管理效果。方法对该院2004年12月16日的门诊处方及2004年12月第2周的出院病历进行抽查分析,利用信息库调查了2004年全年西药和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及历年抗菌药物占药品的使用比例。结果该院抗菌药物占全年西药总额的19.58%,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口服为主,病区60份病例中以二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量最大,细菌耐药性调查发现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院内感染科提供的病原菌耐药率情况来筛选抗菌药,建立一整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机制,能够控制并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绍兴市2005~2006年志贺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贺菌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快速而广泛地产生。因此,我们就2005年至2006年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分离的志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和分布特点,为临床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调查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2012~2013年临床分离的256株PAE,药敏试验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5软件分析。结果 PAE检出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黏膜分泌物,检出率分别为55.30%、29.30%、16.50%;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和ICU病房,分别占32.50%、29.30%、16.50%;分离株全耐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结论加强监管重点科室规范用药,跟踪监测PAE的耐药性变化,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延缓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液中检出为主,占63.3%;其次为多种组织分泌物(12.3%)和尿液(6.9%)。临床科室分布以脑外科为最多,其次是呼吸科和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存较大的耐药性,除亚胺培南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菌株耐药率均>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4.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应定期监测其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将细菌耐药性监测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HFIS),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模式。方法基于HIS系统,应用中文切词技术,将分散于子系统中符合条件的相关信息汇总于HFIS,依据细菌耐药性监测提供的信息,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结果将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完整信息,汇总统计,形成表格,便于管理人员对整体形势的掌握,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论细菌耐药性监测信息准确及时,丰富完善,能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取得较明显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及真菌感染率也随之上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受到国内外医药界重视。我院为胸部肿瘤、结核病诊疗专科医院。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及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作为理论依据,对我院胸外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规范我院围手术期抗生素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连续5年大肠埃希菌ESBLs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2004-2008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以及产ESBLs与非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56例,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用ATB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测定。ESBLs检测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进行初筛和表型确认试验。结果2004~2008年5年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56株。其中产ESBLs菌株126株,检出率为35.4%(126/356)。在抗菌药物耐药结果中,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其余抗菌药物中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并同时关注ESBLs菌株耐药性的变化,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梧州市中医院2011年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梧州市中医院检验科1 493份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493份细菌培养共分离出46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72株,革兰阳性球菌113株,念珠菌77株。药敏结果显示,主要致病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细菌耐药在本院普遍存在,提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严格依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某三级综合医院2014-2017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二者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4-2017年所有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及其使用强度,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有关(头孢他啶:r=0.993,P=0.007;亚胺培南:r=0.975,P=0.02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有关(头孢他啶:r=0.995,P=0.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0.951,P=0.049);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无显著相关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0.949,P=0.501;左氧氟沙星:r=-0.730,P=0.27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无显著相关性(左氧氟沙星:r=-0.612,P=0.388;亚胺培南:r=0.699,P=0.3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随着抗菌药物使用量的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故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可以延缓细菌耐药性威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该院7 534例临床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7 534例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以及真菌阳性率分别为14.02%、52.98%和7.57%,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正日趋增高。结论提高标本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预防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CU(40.75%),其耐药性普遍高于其他科室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氨苄西林/舒巴坦(31.6%),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接近或大于50.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广、耐药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菌所致的感染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李维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152-1152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物的滥用,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痛苦,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已经成为医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我院含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用抗菌药物对综合性医院分离的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度内蒙古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所分离非发酵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院2009年度共检出非发酵菌286株,占分离菌的31.6%(286/90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47株,鲍氏不动杆菌8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6株,分别占分离非发酵菌的51.4%、29.4%、9.1%。不同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情况严重,多种抗菌药物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较低,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病原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至2006年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AMS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增高。对头孢他啶与头孢噻肟的不敏感率为45.3%及52.9%。头孢吡肟、亚胺培南,仍然对阴沟肠杆菌保持较高活性。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因此临床应有效地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医院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本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近4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比逐年增加(P〈0.01),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提高,但亚胺培南、多粘菌素对鲍曼氏不动杆菌仍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耐受率〈3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病原菌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比例明显增加.应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