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配合功能训练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儿采用针刺配合上肢功能训练治疗,并以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 60例患儿经过3个小疗程治疗后,84.2%患儿抓握能力上升,89.4%患儿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分值上升,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50%患儿精细动作发育商提高,36.7%降低,12.1%无明显改变,均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有确切疗效,但其精细运动发育商仍明显落后,提示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明显差于正常同龄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小儿脑瘫58例,依照疗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在该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运动治疗。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PDI(58.2±6.4)分,MDI(81.1±5.3)分,治疗后分别(85.9±9.4)分、(89.9±9.4)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前PDI(58.4±6.2)分,MDI(81.2±5.1)分,治疗后分别(70.3±7.7)分、(85.1±6.6)分,两组相比,研究组的PDI、MDI评分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发育正常率93.1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2.76%,发育正常率为72.41%。两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发育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脑瘫运动治疗效果佳,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9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抽签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进行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评分及炎性反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0.41±0.38)分、PDMS-2评分(0.27±0.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72±0.51)、(1.67±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取循经针灸推拿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肌肉痉挛以及运动发育,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自制游戏辅具对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将2018~2019年共68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2018年)与干预组36例(2019年).对照组给予每次60min的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次30min的游戏辅具护理,3个月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康复护理后各项功能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发育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改善相对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自制游戏辅具,对脑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参与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自制游戏辅具效果确切,且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不间断延续性运动训练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100例14岁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不间断延续性运动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测试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训练后GMFM88量表评分(69.32±10.07),显著高于训练前(57.54±7.50),有统计差异(t=20.26,P<0.05)。对照组患儿训练后GMFM88量表评分(64.46±10.64),显著高于训练前(57.40±8.68),有统计差异(t=18.53,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t=5.52,P<0.05)。结论不间断延续性运动训练模式能够较好地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作业治疗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改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确诊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作业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促通技术,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精细运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MFM评分(43.47±6.71)分,高于对照组(35.59±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治疗联合神经促通技术改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和远期效果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认知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以Bobath技术治疗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认知疗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及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评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FMFM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FMF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9.76±4.45)分vs.(13.29±5.82)分]、[(46.61±10.41)分vs.(37.19±8.59)分](P<0.05).结论 神经认知疗法可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做单纯的康复训练,冶疗组6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分别用PeaboO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1);纽间对照,治疗后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和单纯康复训练疗法均可改善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而穴位注射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更大程度的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及早运动功能训练在脑瘫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高危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脑瘫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及早的运动功能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儿运动和智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发育指数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育正常所占比例84.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运动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及功能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提高此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智力与粗大运动发育的关系。方法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56例脑瘫患儿,经过智商评估,将评分为50~60分者划分为A组(30例),将评分为90~100分划分为B组(26例)。两组患儿都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半年后经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评估患儿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d、e区的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B组的提高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与其智力有关,在接受同等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智力较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息针灸和按摩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脑瘫患儿78例,根据入院顺序及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全息针灸和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及理疗,对照组则采用运动疗法和理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3月)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息针灸、按摩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点剌加头部矩阵针法配合全息推拿手法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107例脑瘫患儿进行编号及分组,单号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Bobath技术治疗,双号5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点刺加头部矩阵针法配合全息推拿手法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评价治疗前后总百分比和各能区百分比情况。结果2组均可提高GMFM-88总百分比,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A区月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治疗后B区、C区、D区、E区月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点刺加头部矩阵针法配合全息推拿手法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定坐、爬、跪、站立、行走、跑以及跳等粗大运动功能,在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和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方法:对232例2~6岁痉挛型CP患儿和32例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均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测量,比较各功能区的评分百分比及总分。结果:痉挛型CP与不随意型CP患儿在A区、B区、C区百分比和总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区和E区得分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的发育落后程度有所不同,总体观察来看痉挛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比不随意运动型CP患儿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针浅刺法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8月至3岁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多针浅刺法结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隔日1次,康复训练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并运用粗大运动-66项(GM-FM-66)对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治疗1月)粗大运动功能动态改变以评分法进行测评。结果2组治疗前后GMFM-66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2组组间治疗前后GMFM-66积分增长幅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中医体质分型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纳入研究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PT,OT,ST等西医学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月,采用北京Gesell发育商(DQ)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E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儿经过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其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对比,脑瘫患儿在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语言能力提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予中医体质分型治疗脑性瘫痪,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26-27
目的:研究低频神经肌治疗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功能训练,同时治疗半年,观察低频神经肌治疗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在肌张力的缓解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GMFM评分有所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较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大运动评分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疗效优于单纯运动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7.
林志  陈慧  陈志光 《海峡药学》2012,(10):124-126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Vojta及Bobath法进行功能训练、针灸、推拿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20d,共治疗3个疗程。3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shworth指数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shworth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GMFM-88评分总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生任何药物相关副作用。结论在常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患儿肌张力,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外洗。2组均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7%;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经过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配合针刺、中药外洗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物理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和独立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智力发育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提高独立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