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30):4247-4249
目的:建立金乌健骨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的三七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白芍、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3∶8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三七显微鉴别特征明显;白芍、青风藤TLC分离度好、斑点清晰;芍药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14~1.412μg/ml(r=0.999 2);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95.73%~99.48%,RSD为1.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乌健骨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以亮 《中国药业》2012,21(18):49-51
目的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中,柴胡、白芍的阴性对照品溶液对鉴别无干扰,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芍药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243~1.2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0.78%(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柴葛解肌汤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陈振德  邓平 《中国药房》2007,18(36):2834-2836
目的:建立更年静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女贞子、何首乌、黑芝麻、合欢花等药材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ODS(3)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6∶84),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女贞子、何首乌、黑芝麻、合欢花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芍药苷的检测浓度在0.256 2~1.281 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6%,RSD=1.72%(n=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更年静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强力防感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强力防感合剂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4.6 mm×200 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3∶87,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对强力防感合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检测量在0.16~0.8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3%,RSD=1.58%(n=6),芍药苷含量以不少于200μg/mL为质控标准。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易行,可用于强力防感合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乳核内消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蒋沁 《中国药房》2007,18(9):691-693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软胶囊中的赤芍、当归和夏枯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2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芍药苷检测浓度在5.1~40.8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平均回收率为98.91%(RSD=0.34%,n=5)。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所建标准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参芍止带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苦参、延胡索、香附、关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V/V),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苦参、延胡索、香附、关黄柏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130 60.652 8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1.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6%,RSD=1.0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参芍止带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周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5-77,145
目的 建立妇炎消颗粒中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党参、陈皮、白芍、黄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芍药苷在0.0442~0.35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9%,相对标准偏差=1.03%(n=6).结论 该法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妇炎消颗粒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芪归合剂中3种药材的鉴别及芍药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芪归合剂中的3种药材并测定有效成份芍药苷。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西红花;采用HPLC法测定芪归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好;0.56~5.60μg芍药苷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84),回收率为99.59%,RSD=1.06%(n=6)。结论所用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芪归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红毛五加皮中刺五加苷E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红毛五加皮的质量标准。方法: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查红毛五加皮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其浸出物含量。采用TLC法鉴别刺五加苷E,薄层色谱使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采用HPLC法测定刺五加苷E的含量,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3∶87),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红毛五加皮中总灰分平均为6.69%,酸不溶性灰分平均为0.71%,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5.25%,刺五加苷E薄层斑点清晰,特征明显。刺五加苷E的线性范围为0.02696~1.0784μg(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7.2%(RSD=1.7%)。结论:本文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特征明晰,液相色谱方法分离良好,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红毛五加皮药材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术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甘草和平地木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对方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下限。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本品中芍药苷在0.316~1.58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1.24%。本品中芍药苷含量下限为0.43%。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术芍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魏清芳  王嘉林  辛爱玲 《中国药师》2011,14(8):1137-1140
目的:建立芪蛭固本通脉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芪蛭固本通脉丸中的黄芪、党参、川芎、水蛭、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芪蛭固本通脉丸中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以及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0.51~10.2μg(r=0.999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55%(RSD=1.0%,n=9);绿原酸在0.077~2.322μg(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77%(RSD=1.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芪蛭固本通脉丸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麻射安金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麻射安金丸中麻黄、僵蚕、木香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麻射安金丸中川芎的成分阿魏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观察。阿魏酸的进样量在0.05—0.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0.9%(n=6)。结论: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麻射安金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繁华 《中国药师》2014,(8):1297-1300
目的:提高补肾养阴降糖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山茱萸、当归、川芎和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山茱萸、当归、川芎和黄芪的特征斑点.丹皮酚在0.043~0.643 μg的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补肾养阴降糖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金鸣 《中国药房》2010,(47):4489-4491
目的:改进香砂理中丸的质量标准。方法:显微鉴别方中党参、干姜、白术、砂仁和甘草;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白术、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法、TLC法图片清晰、专属性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02~0.99、0.04~1.8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5%、99.34%,RSD分别为1.47%、3.24%(n均为6)。结论:本试验完善了香砂理中丸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参桂养荣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桂养荣丸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白芍;芍药苷在0.04316~1.7264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1.6%(n=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快捷,结果 准确,可用于参桂养荣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制剂中当归和白芷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水(58∶4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8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当归和白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藁本内酯在0.040 6~2.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藁本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2.48%(n=9)。结论:本文方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可作为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康瘫丸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冬云 《中国药师》2010,13(9):1265-1266
目的:建立康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康瘫丸中的黄芪、赤芍、羌活、当归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芍药苷在21.6~216.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1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咽炎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艳  袁慧星  岳莉  马英  钟文雨 《中国药房》2009,(33):2610-2611
目的:建立咽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金银花、甘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进样量在0.036~0.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6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防己薏连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苦杏仁、地黄、炒僵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薏苡仁、连翘、忍冬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以及连翘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法专属性强;薄层色谱法色谱特征明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连翘苷分别在0.125 0~1.999 8 μg(r=0.999 8)、0.062 4~0.997 9 μg(r=0.999 8)、0.100 2~1.602 6 μg(r=0.999 7)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7%(RSD=0.71%,n=6)、100.19%(RSD=1.70%,n=6)、97.79%(RSD=1.72%,n=6).结论:所建立的试验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防己薏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王瑞芬 《中国药师》2011,14(5):646-647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血府逐瘀丸中当归、川芎、地黄、红花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348~3.48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0.9%(n=6)。结论:该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