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对病灶的部位、形态、瘤周界面、密度及强化特征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2例病变中,1例为多发,11例为单发,直径约0.2~7.3cm,平均为2.7cm,呈圆形或类圆形11例,略呈浅分叶状1例,CT平扫密度均匀11例,3例见沙粒状钙化,8例增强扫描,6例见“贴边血管征”,1例见明显不均匀的“花斑样”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结论:PS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CT增强检查能够为其诊断提供较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CT表现特点,提高PS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为PSH的10例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10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6例行增强CT。结果 10例患者共11个病灶,左肺6个,右肺5个,病灶均呈类圆形肿块或结节,边缘清楚,直径1.2~8.6cm,9个病灶直径小于3.0cm,3例周边有分叶,3例与胸膜粘连,7例密度均匀,CT值26~53Hu,平均32.6Hu,3例可见点状钙化,2例周边见空气新月征。注射造影剂后,6例病灶强化明显,大小3.2~7.5cm,平扫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CT值59~86Hu),2例见贴边血管征。结论 PSH多呈球形或类圆形,密度偏高且较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病灶内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并可见贴边血管征;多数病灶术前可以诊断,少数确诊仍需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3.
肺硬化性血管瘤CT平扫和动态增强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CT平扫和动态增强特点,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H的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CT平扫示均为边缘光滑的孤立结节,7例圆形,4例椭圆形;8例密度均匀,3例不均匀;2例内见小钙化,1例病灶周边空气新月征。CT动态增强示7例病灶均匀、早期快速强化,4例不均匀、缓慢持续强化,分别与病理结果中血管瘤或乳头样成分及实性或硬化性成分相对应。结论:PSH于CT平扫无特异性表现,CT动态增强对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结果 6例中除1例表现为不规则结节,边缘见分叶及毛刺外,其余5例均表现为肺内边缘光整的类圆形肿块或结节, 4例行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的PSH均中高度较均匀强化,延迟期CT值升至最高,较平扫期 CT值升高了(69±7)Hu. 6例中2例可见钙化,其余4例密度均匀.所有病例未见空洞、胸膜凹陷征及转移征象.结论 螺旋CT在PSH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0例行常规CT扫描,4例动态增强CT扫描.结果1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中13例单发,1例多发.CT平扫肿瘤边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周围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后扫描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平均强化值达(72.8±8.6)Hu.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在CT平扫中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点,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病灶周围出现空气新月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泌尿生殖系统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年龄为9~63岁,平均年龄为40.8岁;男性3例,女性2例,男:女为3:2。5例患者中,4例病变位于肾脏,1例病变位于阴道;病灶直径为0.9~19.0 cm。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中,2例患者的CT平扫图像可见较小病灶,大小分别为0.9 cm×0.9 cm×1.0 cm、2.1 cm×1.7 cm×2.0 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MRI平扫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另3例患者的病灶较大,最大径约19 cm,CT平扫提示病灶密度不均匀;CT增强扫描较大病灶则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液化坏死区,病灶内或周围出现粗大血管影。术后大体标本显示肿瘤切面呈灰白、灰红色,可见有出血,质韧,有包膜。镜下可以见肿瘤形态为上皮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PSH患者的CT影像资料,并结合病理分析。结果CT平扫示12例病灶均表现为单发、边界光整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伴浅分叶改变;11例密度均匀,1例巨大肿块内伴坏死;3例瘤周缘伴“晕征”,1例伴钙化。增强5例中动脉期4例呈显著强化、1例中度强化,双期扫描3例静脉期均呈持续强化。病理所见肿瘤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硬化区及血管瘤样区4种组织形态构成,均包括至少2种或2种以上组织形式混合存在。结论PSH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发病年龄、性别,应首先考虑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可能,最终确诊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女性12例,男性3例;位于左肺者10例,右肺者5例,有钙化者4例,3例有空气新月征;CT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11例,7例可见贴边血管征。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有特点,好发中年女性,左下肺,明显强化,可伴有空气新月征或钙化。  相似文献   

9.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天跃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4):323-324,260
目的观察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12例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增强扫描的图像进行薄层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 CT平扫示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肿块,位于右肺7例,左肺5例;边缘光整8例,有浅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9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3例。增强扫描均明显增强。结论 CT薄层和三维重建处理能清晰显示肿瘤良性表现,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明显增强,与邻近血管关系密切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 X线胸片及其中 1例 CT扫描检查的表现 ,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是 :肺周围性边缘清楚的孤立性圆形 (或类圆形 )肿块或结节影 ,密度均匀 ,大小约 3cm,CT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本病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容易误诊 ,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月—2012年1月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的6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男7例,女61例(89.7%),年龄17~74岁,平均(43.4±12.3)岁。体检发现无症状的患者为38例(55.9%)。胸部X线示边缘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结节,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也可观察到血管贴边征和空气新月征。组织学上有实变、乳头状、硬化性和血管瘤样等4种结构,多为2~3种结构的混合型,肿瘤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立方形细胞两种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肿瘤表达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细胞角蛋白7、上皮膜抗原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等。6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0年,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术前诊断困难,其影像学和组织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肿瘤为上皮来源。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并能明确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胸腔镜行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是此病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肋骨FDB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检查及三维重建,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中单骨型7例(63.6%),多骨型4例(36.4%);且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整体观;病灶内CT表现主要分3种:囊状低密度改变、磨玻璃样改变、斑块状硬化改变,5例(45.4%)三种表现混合存在,单纯囊状低密度改变3例(27.3%),单纯磨玻璃样改变3例(27.3%);3例增强扫描中1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见轻度强化.结论 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肋骨FDB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及比邻关系,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ICC患者29例,其中15例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16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回顾分析肿瘤的形态学特征、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及附属征象。结果:29例ICC,共检出32个病灶,肝左、右叶均见分布。CT共检出17个病灶,平扫仅1个病灶表现为混杂密度,其余均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10个病灶呈边缘强化,6个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个病灶未见强化,门脉期显示12个病灶呈渐进性强化,5个病灶强化减退。MRI共检出17个病灶,T1WI、T2WI主要表现为混杂的异常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16个病灶呈边缘环形或不规则强化,1个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15个病灶瘤内实性部分的信号呈渐进性增强,强化程度更加明显,1个病灶瘤体边缘保持厚环状明显强化,1个病灶强化减弱。附属征象包括胆管扩张15例,局部肝包膜凹陷2例,肝叶萎缩1例,门静脉癌栓4例。结论:ICC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是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术前详尽的影像学检查是及早发现ICC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食管入口病变的临床以及X线和CT表现,探讨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提高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临床、手术、穿刺和病理证实的食管入口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34例均行CT检查,其中27例行增强前后CT扫描,7例仅行CT平扫。34例中有28例行X线钡剂检查。结果:34例食管入口病变包括原发于食管入口的肿瘤14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2例)、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3例、食管入口憩室5例、食管入口损伤12例。34例食管入口病变均有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食管入口癌的中晚期,吞钡检查可见食管入口黏膜破坏。肿瘤早期CT表现不明显,中晚期病人食管入口壁可有不规则增厚或肿块。环咽肌肥厚者,CT表现为食管壁局部增厚,黏膜光滑。食管入口憩室者,CT表现为食管入口侧壁不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吞钡可见食管一侧囊袋状龛影,有钡剂进入。食管入口破裂者吞钡时,可见钡剂溢入颈部软组织,2例食管入口破裂、穿孔并发纵膈脓肿者CT可见上纵膈增宽,增强扫描后见低密度脓腔。结论:X线钡剂检查对食管入口病变的诊断,目前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CT对食管入口肿瘤的定性、分期,对食管入口损伤及其并发症的观察有重要意义,若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提高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临床及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的5例MHL。证实手段为术后病理结果。结果:5例MHL患儿中,男3例,女2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4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病灶最大直径为16.6 cm×11.9 cm,最小直径为5.1 cm×4.1 cm。CT平扫表现为肝内多房囊实性病变,增强后分隔处可见强化,低密度囊腔内未见明显强化。结论:MHL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CT检查作为其术前主要诊断手段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数表现为肝右叶巨大多房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分隔处可见强化。确诊依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ass.forming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MICC)动态增强CT的典型与不典型征象。方法17例经病理证实的MICC患者,均行平扫与动态增强CT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其CT扫描各期征象。结果17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1个,直径1.8—5.3cm。CT平扫上多数肿块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境界不清。15个病灶(71%)动态增强CT表现为典型的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肿块中央部分向心性强化;6个病灶(29%)表现为非典型的动脉期全部或部分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肿块原强化区造影剂迅速流出,表现为“快进快出”。5例患者病灶邻近肝包膜凹陷,7例患者伴随胆管扩张。结论MICC的动态增强CT征象与病灶的生长方式及其内各组织成分的比例、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99mTc-二乙三氨五醋酸(DTPA)肾动态显像在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患者均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11例行腹部增强CT扫描,8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发现肾发育不良7例(58.3%,7/12),探测灵敏度与增强CT相当(X^2=1.5,P〉0.05),优于B超(X^2=4.4,P〈0.05);8例行IVP检查者仅发现肾发育不良2例。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低于健侧(t=10.2,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一种能有效诊断肾发育不良、并同时评价肾功能的无创性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副神经节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的CT和MRI表现,所有26例均行CT扫描,16例行MRI检查.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结果:CT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平扫呈等低密度者23例,高密度者3例,增强多为持续性强化,动脉期中度-明显强化,实质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轻度减低,24例增强后强化不均,病灶内见斑片状出血坏死区,2例强化均匀,1例病灶内有钙化,2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表现,1例侵犯邻近骨质.6例恶性者肿块向周围结构侵犯,伴有肝脏、双肺或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线为2.5~13.5 cm(平均6.38 cm).MRI上副神经节瘤多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中等或高信号或不均匀混杂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CT和MRI是副神经节瘤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够很好地显示肿瘤本身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的信号变化能够反映肿瘤组织学成分的不同,CT和MRI在早期发现病灶、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鉴别、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