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环节抑制剂。目前主要静脉制剂包括abciximab、tirofiban和eptifibatide。本文就3种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1在非ST段抬高A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结构及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4年Nurden和Caen发现血小板聚集障碍引起的的血小板无力症主要分子机制是膜缺失GPⅡb/Ⅲa,从而开展了GPⅡb/Ⅲa与血小板聚集的相关性研究,此后一系列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位点的性能,探讨正常人与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位点数及CD41/CD61阳性表达率的关系。方法用FCM检测GPⅡh/Ⅲa位点,以国际标准评价其检测性能;并检测13例正常人和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的位点数及CD41/CD61表达率。结果FCM检测GPⅡb/Ⅲa位点的批内CV〈1%、批间CV〈3%及总重复性的CV〈2%;检测线性良好,标本量(血小板数1000~7000)对GPⅡh/Ⅲa位点检测无影响,CV〈2%;GPⅡb/Ⅲa位点检测标准曲线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与位点数间相关性很好(r=0.9998)。同时,正常人GPⅡb/Ⅲa的游离位点数平均为76944,总位点数平均为74432,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98.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游离位点数平均为64180,总位点数平均为61079,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68.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GPⅡb/Ⅲa游离位点数平均为63634,总位点数平均为58667,CD41/CD61平均表达率为61.6%。经t检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GPⅡb/Ⅲa位点数及CD41/CD61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者(P均〈0.02)。结论流式细胞术可直接、快速、特异地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位点数,可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血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房颤患者 (16例 )、非房颤窦性心律患者以下称非房颤患者 (2 8例 )及正常对照组 (17例 )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水平 ,比较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变化情况。结果 :房颤患者GPⅡb/Ⅲa测得值显著高于非房颤患者 (P <0 .0 5 )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非房颤患者GPⅡb/Ⅲa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 ,引起血小板激活 ,GPⅡb/Ⅲa高表达可能与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 ,检测GPⅡb/Ⅲa对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及指导抗凝、减少栓塞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指标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寻找精确判断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1例ACI患者(病例组)和2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血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复合物单克隆抗体(PAC-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抗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CD62P)的阳性率;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参数。结果:病例组PAC-1、CD62P的阳性率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LPR)有增高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AC-1与MPV(r=0.322,P=0.004)及PAC-1与LPR(r=0.224,P=0.046)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D62P与MPV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240,P=0.032),PC、PDW与膜糖蛋白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ACI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参数共同参与这一过程;活化GP b-a与MPV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复合物、GMP-1 40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 ( F CM)观察 6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膜上 GP b/ a复合物及 GMP-1 40的表达阳性率 ,同时检测其血小板聚集率 ( PAg R)。结果 FCM测得的血小板膜上 GP b/ a表达阳性率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为 ( 76 .2 3± 1 2 .0 4) %、无血管病变组为 ( 72 .6 8± 1 2 .6 0 )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49.6 4± 1 0 .1 8) % ( P<0 .0 1 )。 GMP-1 40表达阳性率合并血管病变组 ( 8.86±2 .1 7) % ,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 5 .74± 2 .2 3 ) % ( P<0 .0 1 ) ,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3 .2 2± 1 .6 4) % ( P<0 .0 1 )。同时合并血管病变组的 PAg R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检测 GP b/ a、GMP-1 40及 PAg R能预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 ,对防治 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ACS患者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ACS患者[其中AMI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45例]和同期5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及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比较: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检测。结果:VAMI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8±0.4)%、(5.7±0.3)%、(67±10)%,UA组相应为(5.6±0.3)%、(5.5±0.4)%、(55±10)%,对照纽相应为(2.6±0.3)%、(3.3±0.2)%、(46±8)%。AMI组和UA组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均为P〈0.01),而AMI组上述3项指标的水平均较UA组高(P〈0.05~0.01)。结论:ACS患者的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正常人高,对上述3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ACS类型的筛选,早期发现AMI,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程中常规治疗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与围PCI术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2005—2006年间15例在急诊或择期PCI术前具有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或PCI术时发现慢血流现象或血栓的ACS患者,在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按推荐剂量经外周静脉或冠脉内直接注入药物,观察15~20min后相关血管的血栓征象、血栓负荷、TIMI分级情况、术后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15例ACS患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4~75岁,起病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天。全部患者术中即刻造影均未见有明显的新发血栓形成,原有新鲜血栓消失,肇事血管前向血流由TIMI0~2级恢复至TIMI3级。术后14例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稳定,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住院期间未发生MACE与出血并发症,但有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ACS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存有靶血管高危因素存在(如慢血流、血栓等征象)的患者,经冠脉或外周静脉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减少围手术期血栓并发症所致的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冠脉组(64例)、静脉组(60例)和未给替罗非班的常规组(56例),比较三组术后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住院期间和随访6~9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结果】冠脉组和静脉组较常规组术后血流情况明显改善( P <0.05),心电图ST段回落率和CK‐MB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 P <0.05),三组间MACE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不增加出血风险,但不能改善M 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2002年1月—200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CI的3 806例冠心病患者中36例ACS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69±23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其中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7例、PCI治疗史者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者1例、脑卒中史者4例,合并有高血压病者20例、脂代谢紊乱者11例、糖尿病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例。结果:36例ACS患者中,因AMI行急诊PCI者24例,ACS行择期PCI者12例(包括AMI5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6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10例为单支血管病变。36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和)心源性休克16例(44.4%),室颤和(或)心脏骤停8例(22.2%),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11.1%),心脏破裂4例(11.1%),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8.3%),消化道大出血1例(2.8%)。急诊PCI因泵衰竭死亡的12例患者中,广泛前壁AMI7例、下壁+后壁AMI3例,下壁+右室AMI2例。结论: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室颤和(或)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破裂及支架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使用血栓弹力图(TEG)所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6个月内有无再发缺血事件,将入选的118例PCI患者分为缺血事件组22例与非缺血事件组96例,计算两组患者经TEG测定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缺血事件组与非缺血事件组患者相比较,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对氯吡格雷的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收治的160例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4例未能完成本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156例.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来自14家医院的32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8例,女203例,应用改良MAIPA试验双盲法检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抗-GPⅡb/Ⅲa和抗-GP Ⅰ b/Ⅸ),客观评价该试验在ITP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了解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浓度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以及地塞米松治疗后抗体浓度的变化.结果 抗-GPⅡb/Ⅲa、抗-GP Ⅰ b/Ⅸ、抗-GPⅡb/Ⅲa联合抗-GP Ⅰ b/Ⅸ诊断ITP的敏感性分别为39.75%、32.64%、55.23%,特异性分别为97.56%、93.94%、92.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93.98%、9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71%、32.35%、41.53%,总有效率分别为54.51%、48.29%、64.80%;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阴性患者,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水平[吸光度(A)值]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激素治疗有效的ITP患者抗-GPⅡb/Ⅲa或(和)抗-GP Ⅰ b/Ⅸ转阴或抗体水平降低.结论 MAIPA试验对IT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ITP患者的疗效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IF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两种卧位的舒适度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取交替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平卧位,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 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B组为实验组,术后根据患者需要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交替,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而B组的舒适度明显大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药物治疗前及48小时后血小板CIMOL及血清MMP-9水平。结果试验组血小板CIMOL及血清MMP-9升高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减弱ACS患者血小板CD40L、血清MMP-9表达,对预防ACS患者进一步的心脏缺血事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取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ARES-S)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追踪评估,并根据初期的评估结果对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评定2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ACS患者介入治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试验组干预前各评定结果分别为SDS(54.6±7.4)分、SAS(53.6±5.2)分、SCL-90评分中焦虑(2.4±0.6)分、CARES-SF(28.4±12.4)分。干预1个月后,患者无论在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上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各量表评分分别为SDS(41.8±7.5)分、SAS(42.6±5.5)分、SCL-90评分中焦虑(1.6±0.4)分、CARES-SF(35.5±12.7)分,前后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试验组在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敌对、恐惧)明显减少(前两者P<0.01,后两者P<0.05),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ACS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和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现就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