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对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心肌的局部功能评价价值。方法 53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状动脉无狭窄病变对照组(n=14)及单支病变组(n=12)、双支病变组(n=16)和三支病变组(n=11)。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在心肌组织多普勒曲线上测量最大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结果在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尖两腔不同切面上,双支、三支病变左室不同节段的收缩峰速度和峰值位移均低于无狭窄病变对照组(P<0.01),而单支组与无狭窄病变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以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的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2.
龙湘党  赵康  敖琨  钟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3-12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0名拟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E峰速度(E),A峰速度(A),E/A比值以及左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LA、LVDd和LVDs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EF、Fs、A、E/A比值以及左室T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E/A、Tei指数随病变支数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单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左室心肌重塑和左室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Tei指数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年龄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6例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 5组 ,测定和比较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值、A峰值、E/A比值。结果 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E峰、E/A比值下降 ,三支病变组E峰、E/A值无改变 ,冠状动脉正常年龄≥ 5 0岁组E峰、E/A值较 <5 0岁组明显减低、A峰值明显升高。结论 冠心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随病变程度加重 ,左室舒张功能呈“伪正常”化 ;年龄对舒张功能呈增龄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左室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1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患者全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分别记录左室造影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并将急性心肌梗死组分为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组;并根据患者左室造影前LVEDP将全部患者分为LVEDP>20 mmHg组及LVEDP<20 mmHg组.结果:各组左室造影后的LVEDP与造影前比较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造影后LVEDP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室造影后LvEDP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叉(P<0.001);室壁瘤组左室造影前后LVEDP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无室壁瘤组左室造影前后LVEDP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前LVEDP>20 mmHg组左室造影后LVEDP与LVEDP<20 mmHg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进行介入检查及治疗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左室造影是安全的,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存在室壁瘤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根据造影前LVEDP的数值选择左室造影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心钠素能否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早期心功能障碍的预测指标。方法:随机入选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正常及冠心病患者60例,依据病变累及冠脉的支数分为4个亚组病变冠脉(0支、1支、2支和3支组)各15例;左心导管及左室电影造影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心钠素浓度。结果:左室射血分数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降低,但各亚组间差异不显著(仅冠脉3支病变组与冠脉0支病变组比较P<0.05);舒张功能参数亚组间差异显著,以时间常数为明显(P<0.01),它同冠脉狭窄积分呈正相关(r=0.72,P<0.01)。心钠素同冠脉狭窄积分、时间常数呈正相关(r=0.53~0.57,P均<0.01);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冠心病舒张功能障碍先于收缩功能障碍;心钠素是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舒张功能障碍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及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者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多支病变组(n=48)。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多支病变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加剧而升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观察 34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并根据年龄是否≥ 6 5岁而分为老年组 (n =134)和中青年组(n =2 12 ) ,评价两组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的左主干及多支血管病变多见 ,左回旋支及其近段病变也多见 ,而在单支血管病变中青年患者多于老年患者。危险因素方面两组差别不大。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左主干和多支发生血管病变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CTO)病变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功能的价值。方法对46例LVEF保留的单支CCTO病变患者及2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A1组)和侧支循环良好组(A2组)。测量整体纵向舒张早期应变(GLSe)及应变率(GLSRe),整体纵向舒张早期应变率指数(GLSRe-DI)。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变量比较,除E/A和TR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GLSRe-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是评价LVEF保留的单支CCTO病变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手段,且对评估侧支循环代偿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PCI对慢性闭塞病变伴侧支形成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慢性闭塞病变伴侧支循环形成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1-01~2003-12经冠脉造影证实慢性冠脉闭塞病变伴侧支循环形成且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36例,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Ⅲ级,行PCI30例,成功24例列为再通组,未成功的6例与未行PCI6例共12例列为未通组,两组进行临床及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评价PCI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术前相比,24例血运再通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较前改善,3个月时改善更明显,与未通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的改变亦呈现显著性变化。结论:PCI能够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衰症状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研究2型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以及超声心动图的异常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做指导。方法:在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是否合并DM分为DM组与非DM组,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2型DM合并冠心病组在冠脉病变特点上以三支病变、左主干、右冠、左回旋支多见;DM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收缩期末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DM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存心血管危险因素多,病变受累程度高且严重影响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者,CAG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1支、2支、3支病变组分别为38例、36例、32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分A型、B型、C型病变组分别为42例、36例、28例。分析BN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组、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病变组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增高,三支病变组较单支、双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类型严重程度的增加,BNP明显增高,BNP在冠状动脉病变正常组、A型、B型、C型病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在上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3,P<0.01)。结论 BNP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其能较灵敏地反映左心室功能受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49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共406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患者共92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BNP等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单支病变组177例,双支病变组129例,多支病变组100例。又按年龄不同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254例,年龄60~69岁;B组112例,年龄70—79岁;C组40例,年龄≥80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与BNP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BNP(387.5±132.3)ng,/L较对照组(58.6±22.1)ng/L明显升高(t=23.83,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为(202.2±116.6)ng/L,双支病变组为(487.5±152.3)ng/L,多支病变组为(768.7±26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2,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BNP亦逐渐升高,A组为(182.6±93.1)ng/L,B组为(352.2±121.2)ng/L,C组为(491.2±1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7.33,P〈0.01)。各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临床心肌缺血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各节段及整体收缩功能。方法50例超声心动图显示未见明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行冠脉造影(CAG)检查确诊CHD者为实验组,同时以30例高度怀疑冠心病(CHD),但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均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利用3D-STI技术、M型Teichholz法和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STI技术软件得出应变参数((左室收缩期峰值环向应变(LS)、左室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CS)、左室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RS)及左室收缩期峰值面积应变(AS))、左心室17节段的时间-应变曲线及显示左心室各节段应变的牛眼图;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方法得到的各参数与CAG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三种方法所得心功能参数(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三种方法所得心功能参数(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法所得实验组不同病变冠脉分支不同节段之间心功能参数(LS、CS、RS、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3D-STI各应变参数(GLS、GCS、GRS、G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表明GLS、GAS为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敏感指标。结论3D-STI能更好的评估冠心病节段病变及整体左室收缩功能,为临床在冠心病的及时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心功能严重低下的冠心病患者的经验。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共有37例射血分数(EF)〈30%的高危冠心病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27—76(平均61.6±7.8)岁。冠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2例,多支病变35例,左主干病变10例。术前射血分数0.18~0.29(平均0.24±0.031)。合并心肌梗死史22例,支架植入治疗史6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23例,Ⅳ级3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返流11例,合并室壁瘤5例,左室血栓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3~76mm,平均(61.3±4.2)mm。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41±15)min,平均远端吻合口(3.7±1.1)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均在手术中安放。住院治疗期间病死2例,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偏瘫1例,肺梗死1例。在出院后随访2—21个月中,有3例病死。3例慢性心衰需长期药物治疗。其余患者心功能良好。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能避免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术中的缺血损害,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功能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功能关系。方法 通过24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和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数值的分析,对比不同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心肌质量、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射身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随着安然无恙太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舒张功能参数A/E比值增加与冠状程度相一致。结论 冠心病人早期即可出现心脏结构和左室功能的改变,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和累及血管的增多而增加;收缩功能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但累及因管多少关系不明显。A/E比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最为敏感。另外,血管狭窄<50%的病人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超声心动图中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的研究,探讨该技术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评价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63.2±8.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检查前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3D-STI技术得到左心室16节段所对应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LS)。根据CAG结果按照冠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5组:冠脉正常组、冠脉微狭窄组、冠脉轻度狭窄组、冠脉中度狭窄组和冠脉重度狭窄组。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不同冠脉狭窄组所对应室壁的LS和T-L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病变血管所对应的部分室壁节段的LS下降,T-LS延长,尤其在重度狭窄组中尤为显著。结论:应用3D-STI技术对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患者左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进行评价具有可行性,为无创技术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前年青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01疑诊为冠心病而住院的绝经前女性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40例,平均年龄(42.6±5.8)岁;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43.8±4.6)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7.5%vs13.0%、50.0%vs8.7%、55.0%vs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蛋白a[L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Lp(a)在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两个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典型心绞痛多见(30/40例,75.0%vs4/46例,8.7%)(P〈0.05),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均高于对照组(34/40例,85.0%vs15/46例,32.6%)(P〈0.05)。ST—T改变多见于冠心病组(26/34例76.5%vs3/15例20%)(P〈0.05),单独T波改变多见于对照组(8/34例,23.5%vs12/15例,80%)(P〈0.05)。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狭窄多见,占80%,前降支最易受累。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绝经前女性典型心绞痛伴ST—T改变应高度怀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病变多见,前降支最易受累。单独T波改变不能反映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18.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左心室扭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HD组62例,对照组41例,采取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扭转率(TR)。结果 CHD组中左心室曲线形态与对照组大致相似。相应的RA、RR、TA、TR曲线的波幅减低,波形紊乱,CHD组TR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3DT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研究左室的旋转及扭转运动,从机械力学角度评价CH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64排螺旋CT(MSCT)和二维超声心动图(Echo)测量的左心室功能指标,探讨MSCT评价左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拟诊冠心病的患者84例,运用MS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屏气技术扫描、图像重建和后处理,测量左心室的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LVSV)和射血分数(LVEF),用Echo再次测量上述指标;运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和Bland-Altman法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MSCT测量的左室容积指标较Echo测量值大,而两种方法的LVEF测量值接近;两组结果的相关性较好;Bland-Altman法分析发现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MSCT能够提供与Echo相比拟的左室功能信息,结合冠状动脉成像,MSCT将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