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德,是指道德、品行、品质,也就是说,德是道德、品行、品质三者的综合。那么,"道德"的含义是什么呢?道德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学术理论角度讲:道德,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德:指品行、道德。古代养生家所说的养德,是指培养善良、正义、公正、诚实等为人的品质。古人认为:人必须注意道德修养,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保持内心怡静、情志稳定、五脏功能协调,能起到微妙的调护作用,有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7,20(4):50-51
何谓“智”?“智”是指“聪明,有见识”。“智”字可以衍生出许多词汇,如智慧,是指具有分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能够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  相似文献   

4.
德高寿长     
德,即为人的品行。道德如何不仅关系一个人的形象,而且对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养生之道,莫大于养德”,“德润身,仁者寿”,仁德万古春。 德是养生之本。大凡长寿之人,除了健身有法。更主要的是养德有道。明代医学家孙志洪认为:“德为福寿之本,若其刚恶不背好德,柔弱而急于修养,  相似文献   

5.
清茶淡饭一直被当作是非此即彼生活的写照,清茶淡饭也体现了勤俭持家的原则:春秋时,鲁国大夫御孙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俭朴是有德者共有的品质,奢侈是恶行中危害最严重的。我们常听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但于今天一些人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丰富,自古以来就被奉为神圣的“七大件”,如今却被衍化为坚守宁静与淡薄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6.
“三浴”指空气浴、日光浴和温水浴。 “三浴”对小儿(即婴幼儿)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锻炼。对提高小儿适应环境能力和防病能力,促进小儿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完善,发展小儿的思想品行等均有良好的作用。年轻的父母应怎样指导和进行孩子的“三浴”呢?  相似文献   

7.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聪训斋语》一书中曾经说过:“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又说:“让,德之本也。”认为一个人终身处事谦让,舍得吃亏,丝毫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谦让是道德的根本。他主张为人处世要讲究“忍与让”,因忍让二字“足以消除无穷之灾悔”,而不会给人带来祸害。张英曾主管过刑部,看到许多重大案件如斗殴凶杀之类,都足因为小事不能忍让而引起的,故强调忍让之道  相似文献   

8.
医学上著名的“长寿三角论”观点是:长寿好比一个三角形,其面积,即寿命的长短取决于三条边的长度。底边为遗传因素,两条侧边分别为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人在生活中采取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取决于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增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生病折寿。好习惯是健康长寿的“银行”,是健康的自我投资。印度谚语:“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的确是养生经典。何谓养生?养生就是经过系统安排的生活方式。养生要求很多,最重要的是生活要有规律,也就是要顺  相似文献   

9.
周劲婧 《家庭育儿》2020,(1):0198-0198
立德树人的提出,将德育作为首要的教育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是一件较为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吧?自退休后乐而不疲的就是每天要“逛一圈、聊一阵”,夫人在家尊称我为“嚼蛆鬼”。不可想象:在“夕阳红”的生活中,无“聊”的日子怎打发!夸张一点说,本人是“一天不聊问题多,两天不聊走下坡,三天不聊没法活。”也合该咱“聊福不浅”,社区内一帮“退”字辈,虽然鸿儒白丁皆有,但大都是能说会道的“乐天派”。有原先当官的、工程师、医生、教师,也有下岗工人、修鞋匠,还有残障人,每天下午都要开上两个小时左右的“闲聊座谈会”。公园里、小亭中、林荫道上、花圃旁,甚至农贸市场门口,基本上“聊”无定所,人数…  相似文献   

11.
医疗行为道德评价定量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疗行为的道德评价尚未实现客观的定量化。因此,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考察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地出现“德”为“软指标”,技术为“硬杠子”,口头德才并重,实则重才轻德的现象。怎样减少或消除这一现象,实现医疗行为道德评价的客观定量化呢?笔者就此问题,略陈已见,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漫谈寿文化     
李隆汉 《长寿》2005,(8):1-1
“寿者,久也。”这是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寿字本义的诠释。“寿”,其涵义是指人寿长,物久存,道恒在,故而人寿、物寿、道寿,并称三寿。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寿”字赋予了诸多的情趣、理趣和意趣,形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寿文化。  相似文献   

13.
动静乐寿     
在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绍兴市龙山“越王台”的西麓,苍松翠柏怀抱着一块巨大山石,上书“唐宋名人摩崖题字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动静乐寿”四个大字。字迹端壮雄健,寓意深刻。据考证出于明代嘉靖年间会稽太守汤绍恩的手笔,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动广指体力劳动和各种体育活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这与我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说法是一致的。我国劳动人民对运动强身的道理早就有所认识,陶侃搬砖、祖逖闻鸡起舞,均是运动强身的范  相似文献   

14.
浅谈福与寿     
“福”字是吉祥的象征,是人们的祝愿。如今国泰民安,生活富裕,健康长寿更是人们的企盼。福与寿成了人们的共同愿望。何谓“福”?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平安无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终。并且还提出了对生命有重要影响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忧,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愚懦。在“五福”与“六不幸”之中,长寿被列为五福之首, 而早亡则被列为第一不幸。可见,我国人民早就从理念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  相似文献   

15.
好人长寿     
孔子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左传》有言:“有德者乐,乐则能久。”北宋诗人、哲学家邵雍在一首诗里宣称:“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从医理的角度写道:“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圣哲大贤们的这些智言睿语启迪世人:好人长寿。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这个“德”字上。德者,人所以为人之理也。一个人只要能时时、处处、事事将一个大写的“德”字高高举过头顶,那么,一事当前,便能将善念转化为嘉言懿行,为他人创造一份喜庆,为社会送去一缕温馨,为生活增添一些欢乐。积德成善,善人就是好人。做个有道德的人,是…  相似文献   

16.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就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国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对中庸之道如何评价,今人争论不已。但对生活保健而言,中庸之道却是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格品行,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护士长的人格品行,就是护士长的思想、品德、知识素养、性格特点等在护理管理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其表现好坏,不仅关系到护士长的声誉和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成败。作为病区乃至科护士长,一定要有优良的人格品行,才能广泛地影响、吸引和团结广大护理工作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效地实现护理管理目标。护士长的人格品行,大致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18.
节制饮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古代就有“辟谷养生”的重要论述.“辟谷”即节食.明代名医龚延贤在其《寿世保元》著作中说:“食宜半饱无兼味,可寿也.”半饱给人的感觉,大体就是微饿了.美国专家指出,如果人类采取“少吃”这种饮食模式,能使概率寿命增加20%~30%.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处于微饿状态者的寿命,要比终日饱食者长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宗教历史悠久,其教义面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了饮食卫生、心理保健、禅道修持等养生主题。正因如此,僧侣中百岁寿星甚多。长寿为何特别青睐于他们?原因大致有三: 戒荤茹素饮食清淡中国传统的养生学历来有“食素长寿”的说法。现代医学也认为:植物类食物含有丰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即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定义的范畴。也就是说健康应当包括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需要,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认为的模范准则来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其实,自古以来我国便倡导以德治国,以德治家,以德治人,许多学者在道德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