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正压通气 (NPPV)可通过增加胸内压 ,降低左室跨壁压而改善左心功能。国外应用NPPV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已有近十年的历史 ,特别是在CHF合并陈氏呼吸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证实NPPV能降低气管插管率 ,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危重,病情进展急骤,是监护室(ICU)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早发现并处理,预后较好。反之则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50%。以往临床习惯于常规药物治疗未能奏效,且危及患者生命时,方实施有创机械通气(IMV)。近年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MV),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作者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ICU急性肺水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 10年 ,无创通气再度崛起 ,它可较之有创通气更加方便、舒适、安全和经济地提供通气辅助。本文探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趋势 ,并提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和急性呼吸衰竭等疾病的当前视角以及有效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朱慧 《山东医药》2004,44(23):28-29
2001~2003年,我们应用无创机械通气(N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9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本组98例患者,其中男64例,女34例;年龄36~78岁,平均52岁。其中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83例,急性Ⅰ型呼吸衰竭15例(间质性病变引起12例,肺癌晚期3例)。使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根据患者病情及动脉血气调节呼吸机的吸气压力、吸人时间及氧浓度。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成功率较高,但在COPD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通常经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患者应用N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减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 ,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 ;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 ,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 ,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功能齐全、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4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高浓度面罩酒精吸氧、常规强心、利尿、扩管、镇静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动脉血气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射血分数、氧合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小时后,患者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动脉血气指标和心率、呼吸频率、射血分数、氧合指数均明显改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起效迅速,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肺功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副反应少,可作为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是常见的临床急重症之一,传统的药物、氧疗等治疗疗效有限,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抢救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既往出现ALHF时,常等到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加重时才使用机械通气治疗。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和机械通气血液动力学的研究,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ALHF中的作用正在被人们接受。此前,机械通气曾被认为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主要理由是:①机械通气增加胸腔内压,使静脉回流受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辅助设备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期间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计50例,根据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取得的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对比,探究无创机械通气辅助设备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后发...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探讨的热点。心力衰竭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以改善临床症状,控制心力衰竭的进程。尽管新的抗心力衰竭药物不断研发,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在逐步改进,但临床观察发现其预后仍然非常恶劣,且患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研究发现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SDBD)所导致的夜间反复间歇性低氧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并且资料显示在应用无创辅助通气完全控制SDBD后,心力衰竭伴SDB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本文旨在探讨无创辅助通气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心阻抗法无创心功能检测仪监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下一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67例CHF患者,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仪监测心率、基础阻抗、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心缩力指数、收缩功能指数、舒张功能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和血管顺应性指标,统计分析其用药前、用药后3h和用药后3d的患者的症状和以上指标的变化,分析无创心功能检测仪的应用价值。结果:用药前、用药后3h和用药后3d统计学分析显示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基础阻抗、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心缩力指数、收缩功能指数、舒张功能指数和血管顺应性升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无创心功能检测仪能反映CHF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过程,对CHF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治疗严重心脏病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理。方法对一例大面积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病人,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改用反比例机械通气,即吸呼比≥1。结果病人的动脉血气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心功能得到改善,救治成功。结论反比例机械通气适合用于严重心脏病并发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无创通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时间观察窗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时间观察窗选择。方法2004年至2008年期间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37例患者均接受NIPPV(IPAP 8~20cm H2O、EPAP 2~10cm H2O),依患者情况逐渐调整参数;如出现病情恶化随时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果37例患者中29例于NIPPV治疗2h内症状及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8例最终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论1、呼吸窘迫及氧合状况的改善成为NIPPV治疗有效的重要指标;2、治疗2小时可以作为判断患者对NIPPV治疗是否有效的时间窗;3、NIPPV治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双水平气正压(BiPAP)通气治疗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2例严重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以流速触发、压力支持同步呼吸。同时与另32例常规药物治疗心衰组进行对照,比较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BiPAP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PaO2、SaO2和CaO2和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而血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BiPAP组改善心功能的有效率为96.30%,而对照组的改善心功能的有效率仅有85.2%(P<0.05)。结论BiPAP压力支持通气能在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是治疗心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救治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0例为序贯通气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根据病情在3~7 d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选择相似病情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住院死亡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不仅可应用于COPD所致的重症呼吸衰竭,对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的救治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60例,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治疗组,60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MCA120~15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1.7%,A组为8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射血分数(EF)较A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提高CHF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QRS波时限改变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接受CRT术,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11%~35%(27.15±6.3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106mm(75.35±11.01mm),Q...  相似文献   

19.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s a clinical syndrome producing symptomatic deterioration,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shortened life span. The syndrome is complex in that it includes both peripheral and cardiac effec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ion of heart failure. In the periphery, elevations in the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nd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crease afterload and contribute to further salt and water retention. The central cardiac abnormalities include remodeling of the heart and downregulation of beta receptors. Traditional heart failure therapy has included treatment of fluid retention with diuretics, although their effect on mortality has never been addressed. The most proven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is treatment with vasodilators, particularly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Improved survival with ACE-inhibitor therapy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CONSENSUS), mild to moderate heart failure (SOLVD), and in comparison with vasodilator therapy with hydralazine isosorbide dinitrate (VHeFT II). Improved survival has also been noted in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when the ejection fraction is decreased (SAVE). The ACE inhibitors have now become standard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 regardless of severity. Additive vasodilator therapy with calcium-channel antagonists is under investigation. Inotropic therapy is controversial at present because of disappointing mortality results. The clinical mainstay digitalis remains without convincing mortality reduction data. Other inotropic agents, particularly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have shown uniformly negative survival results. However, the new mixed action agents vesnarinone and pimobenden have shown favorable data, with vesnarinone demonstrating a mortality reduction effect. Beta-blocker therapy in heart failure has also found renewed interest, particularly with the new agents carvedolol and bucindolol which also have vasodilating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及比索洛尔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 4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 15例健康人的左室舒缩功能和血淋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 ,心衰患者中 2 5例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 5 mg/ d,另 15例患者仅常规治疗。 3周后重复各项检查。结果 :1心衰患者血淋巴细胞内 [Ca2 +]i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比索洛尔治疗 3周后 ,心功能改善 ,血淋巴细胞内 [Ca2 +]i 明显降低 (P<0 .0 1)。3心功能改善程度与 [Ca2 +]i 降幅呈正相关 (r=0 .6 8,P<0 .0 1)。结论 :比索洛尔与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联合应用 ,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过亢活性 ,逆转心肌细胞内 Ca2 +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