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与偏头痛发作有关的中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放射学特征及其预后,作者温习了1976年~1980年已被确诊为偏头痛的4874例记录,并严格病例筛选标准。结果20例符合标准,女16例,男4例;确诊时年龄为9~48岁(平均28岁)。17例曾发生一次中风和3例发生了一次以上的中风均与偏头痛发作有关。首次中风前有典型偏头痛者10例,一般偏头痛者2例,两者兼有者1例;有7例无偏头痛病史,但在中风时发生了典型偏头痛。20例共发生了27次局限性脑缺血,6例属可逆性的局部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S),其缺血区定位是:大脑后动脉12次,大脑中动脉10次,小脑后下动脉1次及多部位4次。20例均作了头部CT检查,10例异常,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性中风病人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35~42岁,其中枕叶梗塞2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塞1例,并结合文献,对偏头痛性中风的定义,中风类型,病灶分布与大小,预后,预防与治疗及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的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男性占 1%~10 % ,女性占 3 %~ 2 0 %。临床研究表明 ,偏头痛与中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预防中风 ,现就偏头痛相关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分型和发病机制作一论述 ,希冀有益于临床。1 流行病学特点一项资料表明 ,偏头痛可增加青年女性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而另一项调查则认为典型偏头痛可使男性缺血性中风发病增加 ,并且仅影响无其他中风危险因素的男性。最近一项研究表明 ,偏头痛可使中风的总发病率及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增加 ,它可使中风的总发病率增加 80 % ,使缺血性中风的发…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性中风病人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35~42岁,其中枕叶梗塞2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塞1例。并结合文献,对偏头痛性中风的定义、中风类型、病灶分布与大小、预后、预防与治疗及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方法以测定偏头痛是否为缺血性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对象为巴 黎两家医院的212例中风病人和212例有相应性别、年龄(不超过5岁)及高血压史的对照病人。缺血性中风由脑CT、MRI证实,头痛史基于访问期间调查表的记录。偏头痛的流行在中风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偏瘫型偏头痛是复杂偏头痛的一种形式。在小儿,这种无痛性的偏头痛最初常表现为一过性偏瘫,其表现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难以鉴别。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颅内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病因未明。烟雾病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并引起脑血管主干闭塞。最初表现为中风、抽搐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造影常用来诊断该病,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栓塞的由于颈动脉远端的侧枝循环(日本人形象为吸烟者所喷出的烟雾),现在,磁共振成像(MRI)不仅能发现闭塞的异常血管,而且能识别基底节及瞄底部扩张的毛细血管网。 作者报告1例典型的偏瘫型偏头痛,经MRI诊断为烟雾病。 病例 患者是一女性,6岁,初诊主诉为发作  相似文献   

7.
睡眠相关性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相关性头痛是指在睡眠期间发生的头痛。头痛常突然出现,持续时间短,疼痛消失后,患继续入睡,并且可能于数小时后被后续的头痛再次惊醒。睡眠相关性头痛类型包括经典性偏头痛、有先兆的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chronic paroxysmal hemicrania,CPH)、非特异性偏头痛、夜间发作性偏头痛(夜发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以及晨间头痛;紧张型头痛不包括在睡眠相关性头痛之列。睡眠相关性丛集性偏头痛、慢性阵发性偏头痛以及睡眠相关性偏头痛均为严重的、主要表现为单侧性的头痛,其发生常始于睡眠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血装饰品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38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CGRP含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偏头痛组的ET,CGRP含量,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ET和CGRP的比值升高(ET/CGRP)与偏头痛的严重程度有关,重度显高于轻中度。结论:偏头痛的发病可能与ET,CGRP水平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型脑卒中(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方法:对20例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可能发生机理。结果:20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女性占95%,均有偏头痛史(平均15.6年),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发生脑梗塞(均经CT或MRI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以偏盲为最多;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次之。血液流变学均呈高凝状态。结论:本病是一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女性居多,均有偏头痛史,梗塞灶常发生在椎基底系统,以大脑后动脉受累为主。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致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性狭窄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效果较为满意,但其治疗作用途径是否由内源性阿片肽来实现尚不清楚。实验以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为模型,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服用头痛宁胶囊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原mRNA水平明显上调,中脑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由此认为头痛宁胶囊可通过促进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的表达,发挥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价目前国内外各种偏头痛动物模型显示,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既具有人类偏头痛发作的相似性,又有较好的重复性、适用性及易操作性。该文对复制Wistar大鼠偏头痛动物模型所需要的硝酸甘油适当剂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型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对该病的认识与重视。方法:对20例偏头痛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可能发生机理。结果:20例患者平均年龄35.8岁,女性占95%,均有偏头痛史,在偏头痛发作过程中发生脑梗塞。主要临床表现以偏盲为最多;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次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患者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李清美谭兰裴海涛刘忠强于扬对99例偏头痛患者的进行免疫学测定,其中男20例,女79例,年龄为15~53岁,平均36岁,病程为1~20年,平均7.8年。普通型54例,典型型38例,丛集型7例。其诊断标准均按1988年国际头痛...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有报道其发病率约为15%~25%[1].又有报道偏头痛与脑梗死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在脑梗死患者中有5.46%存在先兆型偏头痛,有2.45%存在无先兆型偏头痛[2].本研究运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观察其各项参数的变化,以探讨此类患者发病的血管源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全蝎有很强的镇痛作用,但其镇痛机制尚不明确。实验以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为模型,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全蝎对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全蝎灌胃的偏头痛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中脑脑啡肽原mRNA表达明显上调,中脑甲硫氨酸脑啡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亮氨酸脑啡肽阳性细胞数与偏头痛大鼠及正常大鼠无差异。由此认为全蝎可以通过上调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中脑脑啡肽的表达,减轻偏头痛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和偏头痛存在着相关性,尤其是先兆型偏头痛(migraine withaura,MA)。PFO的主要特点是会发生心脏的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而经皮PFO封堵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现结合近年来的文献,综述PFO封堵术对M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头痛包括紧张型头痛(TTH)、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其他三叉神经自发性头痛和其他头痛.其中,紧张型头痛为人群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几乎不包含神经血管因素.偏头痛属于神经血管性疾病,全世界有8%~15%的患者受其困扰,仅在欧洲,每年约损失600×103个工作日[1,2].偏头痛多为中至重度头痛,可持续4~72 h,常为单侧的搏动性疼痛,并伴有畏光、畏声和(或)恶心、呕吐.有先兆的偏头痛,多于头痛发生之前出现短暂的对侧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症状学评价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对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行为症状学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应用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采用持续时间分段计数的方法,通过空白对照和药物反证治疗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空白组始终未出现行为症状表现(耳红、挠头、爬笼);模型组与治疗组均于3min以后出现行为症状表现,药物组对大鼠行为症状表现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症状学评价是观察治疗偏头痛药物疗效的较为全面客观、且能量化的一项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头痛与脑梗死存在双向联系,但是两者之间潜在的联系机制至今未能明确,为进一步探讨偏头痛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有偏头痛病史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好发部位,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了968例脑梗死患者及1024名对照的偏头痛病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晚发型偏头痛和青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例晚发型偏头痛患者(晚发型组)和40例青年偏头痛患者(青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 晚发型组19例(47.5%)发病有明显诱因,青年组3例(7.5%)有明显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中先兆型偏头痛6例(15.0%),无先兆型33例(82.5%),偏瘫型1例(2.5%);青年组先兆型偏头痛15例(37.5%),无先兆型25例(62.5%).晚发型组中先兆型比率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晚发型组单侧头痛及额部头痛的比率及头痛程度显著低于青年组,双侧头痛及全头痛的比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均P<0.05).晚发型组伴面色苍白、厌食及口干的比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均P<0.05).晚发型组头痛性质、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缓解因素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青年偏头痛相比,晚发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有诱因的比率高,出现先兆症状少,头痛程度轻,多为双侧及全头痛;易合并自主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