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汉语失语检查法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制汉语失语检查法,国内不同地区22个单位参加协作。共测查语言正常对照组408例,首发急性脑血管病、CT示单灶病例508例,其中各型失语症(失读症、失写症)257例。经临床检验及统计分析表明,本汉语失语检查法符合神经心理测验标准化的要求,可供汉语失语症的临床及研究使用。讨论中,阐述了标准化检查法在临床及研究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失语类型的命名障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视命名问题。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法),对50例因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引起的不同类型失语患者进行了5项视命名检查。结果动作命名成绩与少用物命名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动作命名平均成绩高于常用物命名、身体部位命名及颜色命名成绩。结论失语患者在接受5项视命名检查中,动作命名较容易,推测动作命名在大脑内的神经网络基础可能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句子中指称理解受损表现的差异,分析汉语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反身代词指称理解障碍的特点,用以指导康复治疗。方法采用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症标准化检查法,将诊断为非流利型失语症的患者作为测试对象。设计相应(ABCDE型)句子,A型句和C型句含人称代词,B型句和D型句将人称代词替换汉语反身代词。通过听句子-配正确图和听句子-配错误图进行上述句子测试,把被试者测试的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例失语症患者听句子-配图理解得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失语症患者在听句子-配正确图理解所得分数中B型句组低于A型句组(P〈0.05);D型句组低于C型句组(P〈0.05)。结论汉语失语症患者的反身代词的指称受损伤程度相对于人称代词的指称受损伤程度较重,含反身代词的句子理解和加工过程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的特点。方法:收集83例脑卒中后失语的患者,按汉语失语检查法(ABC)确定失语类型分析其失语类型与年龄及失语严重程度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后部失语患者46例,年龄在60岁以上占30例,其发生率高于59岁以下(P〈0.01)。失语重度组与轻度组的平均年龄组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失语多表现为后部失语的特点,其失语程度较年龄患者更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对48例脑血管病引起的失语症病例进行了检查,并进行了失语症的分类。对完全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和皮质下失语症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失语症恢复程度的次序为皮质下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感觉性失语症和完全性失语症。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失语症比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好。《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的定量评定基本上能反映出各类失语症的临床特点和康复的动态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局部脑血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脉注射^99mTc-ECDSPECT检查法测定92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TIA发作间期90例症状相对应侧的rCBF较对侧降低10-25%,CT有无梗塞灶的rCBF异常率及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测定rCBF对TIA具有诊断价值。脑CT扫描对TIA无特别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内已有失语症的分类及特点报道,本文就脑损害定位明确的临床样本,分析失语症的常见类型、特点及与脑结构损害的关系,为汉语失语症诊断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为语言康复提供理论依据。1对象与方法11检查法用北医一院神经教研室高素荣教授编制的汉语失检查法[1],根据本地区方言在口语表达,听理解方面作了适当改动,但原则不变。利手的确定采用12个测试项目患者至少明确回答10项。按%Senson分类做失语分类。1.2研究对象自95年10月~97年9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收集的急性脑梗塞和脑出血共70例,病因除脑动脉炎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1例外,其…  相似文献   

8.
交叉性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右利手者右大脑半球病变所致的失语称为交叉性失语。交叉性失语少见。我科八年来共诊断八例(占我组失语症患者250例的2.8%),均为男性右利手者,头颅CT扫描均证实右大脑半球单发病灶,其中脑梗塞7例,脑出血1例。均于发病三个月内作失语检查。其中交叉性Broca失语一例,交叉性传导性失语一例,交叉性Wernicke失语一例,交叉性经皮质运动性失语一例,交叉性经皮质感觉性失语三例,交叉性丘脑性失语一例。此8例各型交叉性失语之临床表现与右利手左大脑半球病变产生的各相应类型失语无根本不同。产生交叉性失语是患者的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的逆转所致(不在左侧而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对称部位),它与遗传有关。失语症类型与患者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导性失语的临床特点、机制与病灶部位的对应关系。方法: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教研室高素荣教授编制的汉语失语检查法对8离酌死或脑出血引起的传导性失语患者进行失语检查、评测。按照Senson分类法做失语分类,结果:本文8例患者口语为流利型或中间型,理解障碍轻而复述明显困难,伴命名、书写、阅读障碍,意向性运动性失用1例,符合传导性失语的诊断。CT证明病灶部位7例病灶位于顶叶及皮层下,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经影像学检查确定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首发或新发),其病灶位于皮质下丘脑或基底节内囊区;因脑卒中发生失语症状,发病前(包括既往脑卒中)言语正常;无智能障碍;失语检查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在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合作、无智能及精神障碍的情况下进行。 2.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人,占同期收治的全部脑卒中例数(163例)的12.3%;男14例(70%),女6例(30%);年龄36~77岁,其中<50岁3例(16%),50~69岁11例  相似文献   

11.
50例桥小脑角肿瘤(CPAT)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之前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肿瘤后来均经脑外科手术证实。41例听神经瘤患者BAEP全部异常。9例脑膜瘤患者7例异常,2例初次检查时正常,但随访检查时,分别在初次检查后半年和八个月时出现异常。最常见而非特异性的表现是BAEP波形消失,而波间期(Ⅰ~Ⅲ或Ⅰ~Ⅴ)异常是最具特异性和灵敏的异常表现。研究结果表明,BAEP对CPAT,特别是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价值。当电测听发现一侧感音性耳聋,临床上怀疑CPAT时,BAEP应作为首选的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所致几种特殊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特点。方法分别在发病1 w、4 w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对遴选患者进行评价,并完善留存影像学资料。其中包括1例纯词哑、2例交叉性失语、1例基底节性失语及1例丘脑性失语。结果少数急性脑梗死患者失语症类型、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结论经典语言中枢以外的更多部位可能参与失语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MRA和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发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发作(VBTIA)的发病机理。方法患者组65例,对照组26例,作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测量VBTIA的脑血流量(CBF)。结果对照组双侧椎动脉(VA)CBF为112.3~278.9ml/min(均值195.6),较患者组48.0~262.0ml/min(均值14.90)高(P<0.01)。15例患者CBF降低,双侧VA广泛迂曲者下降明显,均值为107.5ml/min,VA重、中、轻度狭窄或发育不良者均值分别为120.0、141.3、154.2(ml/min)。三者健侧CBF占双侧CBF的百分比分别为91.5%、82.0%、65.8%。结论通过MRA和TCD可以测量CBF,它是诊断VBTIA的量化指标,对诊断VBTIA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地58例临床诊断VBI眩晕的患者及30例非VBI眩晕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测。结果:VBI组BAEP异常率为59%,TCD异常率为615,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非VBI组BAEP异常率8%,TCD异常率为47%,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VBI组BAEP及TCD皆异常者为64/1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瘫 (CP)是一种常见致残性疾病 ,早期 (指 6个月内 )甚至超早期 (3个月内 )发现并早干预 ,将大大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脑干诱发电位 (BAEP)已成为小儿CP诊断的重要手段 ,对超早期CP诊断同样重要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我院收治超早期CP并接受BAEP检查 130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30例均系 3个月龄前经我院康复中心诊断的住院病人 ,部分延至 3 12 前入院。诊断采用山富太郎新生儿期六大症状结合Vojta姿势反射检查法[1] 。BAEP检查由我院脑干测听室采用意大利产PHSIS -Ⅱ型神经肌肉电生理…  相似文献   

16.
表现为第2种方言丧失的汉语失语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失语症临床上常见,以第2种方言丧失的汉语失语症罕见,笔者接诊1例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67岁。因左侧肢体力弱12小时入院。患者22岁前在广东生活学习,之后到东北工作至发病。到东北后学习使用北方方言。查体:右利手,意识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左侧腱反射低,左Babinsiki’s( )。应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检查:患病后患  相似文献   

17.
汉语纯失读症(附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报道1例汉语纯失读症的临床表现,探索双(多)语双(多)方言纯失读现象。方法详细神经系统临床检查。双语失语症检查法及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普通话及另两语译本)全面测查语言功能,侧重语言学分析,附加自设音乐简谱检查。结果本例认字极差,阅读理解零分。自发书写正常。兼有认偏旁不认整字及认整字不认偏旁。词意错读。数字及简谱正确。结论本例兼有词汇失读及字母失读、一字多音失读。词义错读突出。数字与简谱阅读相关。机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四种检查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EN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瞬目反射(BR)及脑局部血流量(rCBF)对天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VBI患者进行ENG、BAEP、BR及rCBF(48例)检测。结果:ENG异常率为92%,BAEP为58%,BR为82%,rCBF为61%。结论:四项检查均 理想的非创性检查,对VBI的诊断相互补充,可提高其早期确诊率,并有助于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60例脑卒中失语症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单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2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头皮针、体针和语言训练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检查法对语言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0d时,分别采用我国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标准进行评定语言功能,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语言康复疗效较好(P〈0.05)。结论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语言功能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失语症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语言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50例急性脑血管病汉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5例患者分别于发病7d内和8~14d内进行28d的语言康复训练。另外25例患者不做语言康复训练为对照组。在康复训练前及28d后和3个月后分别用汉语失语检查法测查此50例患者的失语商,并进行自身和3组间比较。结果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效果更好(P〈0.01),康复训练越早越好(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对急性脑血管病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早期康复效果明显且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