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尿酸测定与老年人高血压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往往与高尿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相关治疗密切相关〔1 ,2〕。为了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老年人高血压的相关性 ,我们观察了老年人高血压及血压正常者和非老年血压正常者的血清尿酸水平。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干部体检及住院患者 71例 ,分三组 ,A组 :非老年血压正常组 2 6例 ,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 (4 6~ 5 7)岁 ,平均年龄 (5 0 .3± 4 )岁 ;B组 :老年血压正常组 2 3例 ,男 2 0例 ,女 3例 ,年龄 (6 2~ 73)岁 ,平均年龄 (6 4 .2± 3.3)岁 ;C组 :老年高血压组 2 2例 ,男 2 0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4 )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们应用培他洛克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36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高血压患者 6 6例 ,均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 ,男 2 1例、女 15例 ,平均年龄 6 8.0± 7.5 (6 0~ 79)岁。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9.0± 7.8(6 1~ 80 )岁。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前 ,两组均停用降压药及血管活性药 1周。治疗时 ,两组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 75 mg,每日 1次 ;维生素 B6 2 0 m g、维生素 C 0 .1g,每日 3次口服 ,维生素 E 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苯那普利 ( BE)与氨氯地平 ( AM)对原发性高血压 ( EH)合并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增高患者的降压作用 ,并评价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80例轻 -中度 EH并发β2 - MG增高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前后对照试验 ,观察给予 BE10~ 2 0 mg/ d或 AM5~ 10 mg/ d4周后的诊室血压 ( CBP)、动态血压 ( ABP)、血尿素氮、肌酐、尿酸、β2 - MG和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两药治疗后CBP明显降低 ( P <0 .0 1) ,ABP示两药降压效应的谷 /峰比均 >5 0 % ,但 AM降压作用优于 BE,BE组治疗后尿β2 - MG和白蛋白排泄减少 ( P <0 .0 5 )。结论 :AM降压作用优于 BE,BE对 EH合并肾损害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4.
动态血压观察卡维地洛降压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的降压疗效。方法 :服用安慰剂 10~ 14 d后服用卡维地洛 10~ 40mg/ d,上午 8时顿服 ,总疗程为 4周 ,共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 2 5例。采用血压监测仪测定 2 4h动态血压。结果 :治疗 4周后 2 4h平均血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 ( P <0 .0 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 /峰比值分别降低 5 4.1%和 65 .6%。结论 :卡维地洛每日 1次投药能有效地控制轻中度 EH患者 2 4h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国产和进口赖诺普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 18~ 70岁不拘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坐位血压 <180 /90~ 10 9mmHg ,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害。符合入选条件者经两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随机分为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组 ,两组分别服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10mg/d一次两周 ,两周后坐位舒张压仍≥ 90mmHg者 ,加量至 2 0mg到试验结束。总计服药时间为 6周。服国产赖诺普利者完成 2 4h动态血压监测 2 0例。结果 完成 6周观察者 192例 ,其中赖诺普利组 94例 ,总有效率 5 0 0 %。进口赖诺普利 (捷赐瑞 )组 98例 ,总有效率为 5 4 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服药 4周后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无严重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为赖诺普利组 2 8 7% ( 2 7/94) ,捷赐瑞组 2 6 5 % ( 2 6/9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组共完成 2 4h动态血压监测 2 0例。赖诺普利的降压谷 /峰比值大于 5 0 %。结论 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相比 ,两者具有相同的疗效 ,主要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相似 ,国产赖诺普利同样可以作为长效制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公明西田社康中心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对其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服药情况、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评定、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CPAT优22例,占36.7%;CPAT差38例,占63.3%。CPAT差的具体原因:63.2%(24/38)的患者因记忆力差忘记服药,21.0%(8/38)的患者自觉症状缓解血压正常而停药,13.2%(5/38)的患者认为症状轻没必要服药,2.6%(1/38)的患者认为服药后血压得不到缓解而停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服药次数和是否有并发症及是否规律自测血压患者间CPAT为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CPAT相对欠佳,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服药种类越多、服药次数越多,其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差,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和掌握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ABP)波动特点。方法:分析707例虱的ABP测量资料,比较高血压病人和血压正常值的ABP以及ABP与诊室血压(CBP)之间的异同。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ABP主要表现为收缩压(SBP)和脉压(PP)升高,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的24小时ABP波动曲线类似,均呈双峰双谷状。结论:大动脉顺应性下降是SBP和PP升高的原因,老年人24小时ABP的波动特性可能是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钙拮抗剂拉西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未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4周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拉西地平晨起服药组(32例)和晚上服药组(34例),4 mg/d,共治疗48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晨起服药组患者昼间收缩压迭标率为46.9%,晚上服药组为3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服药组患者夜间收缩压达标率为28.1%,晚上服药组为6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起服药组患者由非杓型纠正为杓型18.8%,晚上服药组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拉西地平可以较好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段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8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10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和夜间服药组,分别于每日8:00和20:00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服药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对血浆Hcy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晨起服药相比,夜间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同样良好的降压效果(P0.05)。与晨起服药相比,夜间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改善高龄老年患者血压的非杓型血压节律,杓型血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6%、17.3%(P0.05)。治疗后,晨起服药组与夜间服药组的Hcy水平(16.31±1.74μmol/L vs. 17.13±2.31μmol/L)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同样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Hcy水平,纠正非杓型血压节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对患者血压水平及异常血压昼夜节律(非杓型)的作用,探讨患者最佳服药方式。方法选择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晨起服药组和睡前服药组,晨起服药组7∶00,睡前服药组晚8∶00早给予雷米普利5 mg/d口服,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复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情况及晨峰血压。结果两组用药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低于用药前(P0.05),但睡前服药组较晨起服药组晨峰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不同时间服用雷米普利均能达到降压效果,但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服药有利于恢复杓型血压节律,控制血压晨峰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大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2 0例 ,男 5 9例 ,女 6 1例 ,年龄 33~ 78岁。全部患者分为两组 ,年龄≥ 6 0岁为老年组 (6 0例 ) ,年龄 <6 0岁为非老年组 (6 0例 )。每组根据心脏超声分为左心室肥厚和无左心室肥厚两个亚组。左心房内径大于 4cm为左心房扩大 ,面积 长度法左心室重量指数男性 >89g m2 ,女性 >77g m2 为左心室肥厚。结果 非老年组 4 3%、老年组 73%合并左心室肥厚 ;非老年组 14例 (2 3% )、老年组 2 2例 (37% )合并左心房扩大 ;37%患者左心房扩大和左心室肥厚同时并存 ,2 0 %患者仅有左心房扩大 ;两组左心房扩大者共 36例 ,其中老年组合并左心室肥厚占 5 0 % (18 36 ) ,非老年组合并左心室肥厚占 2 2 % (8 36 ) ;多因素分析提示超重、血压水平与左心房扩大无显著相关性 ,年龄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同左心房扩大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与左心室肥厚是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 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设计。舒张压 95~ 114mmHg(1mmHg =0 133kPa)且收缩压 <180mmHg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采用北京降压 0号每日 1~ 2片治疗 1年 ,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 182例患者 ,其中 175例完成 1年试验。平均服用北京降压 0号剂量为1 2 3~ 1 2 6片 /d ,个体最大使用剂量为 2片 /d。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 2周、8周、6个月和 12个月时收缩压分别下降 11 6 0、2 2 77、2 4 19和 2 6 5 7mmHg ,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12、17 6 4、18 77和 19 0 7mmHg(P值均 <0 0 0 1)。治疗 8周、6个月和 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93 3%和 91 4 %。达到正常血压值 (<14 0 /90mmHg)的例数分别为 133例 (73 1% )、14 5例 (81 5 % )和 14 8例(84 6 % ) ,达到理想血压值 (<130 /85mmHg)的例数分别为 6 8例 (37 4 % )、77例 (43 3% )和 92例(5 2 6 % )。治疗 8周时血清肌酐升高者占 7 84 % (P =0 0 0 18) ,但随后又降低至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低钾血症和抑郁倾向。治疗 1年期间曾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2 4例 (13 4 % ) ,主要为轻度头晕、头痛 ,继续治疗均可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轻中度  相似文献   

13.
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对11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颅内压(ICP)及血压监测,并在保持ICP 6~15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情况下,控制血压;对照组:对9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血压监测,控制血压于发病前水平或低于入院水平2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监测组病死率为5.1%(6/118),对照组病死率为18.3%(18/98),监测组有效率为83.9%(9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52%(51/98),病死率和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评价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应。方法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39)和美托洛尔组(n=39)。分别给予卡维地洛(25~50mg/d,1次/d)和美托洛尔(100~200mg/d,2次/d),治疗12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末的24h、白昼、夜间及各时点的动态血压变化及谷/峰比。结果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服药前、服药治疗后12周末的24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卡维地洛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下降,但服药后的第23~24h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的谷/峰比(T/P值)分别是63%/57%,和59%/51%。结论卡维地洛可维持24h平稳降压;美托洛尔仅能维持22h内血压下降;两者均有满意的谷/峰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 2 4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轻中度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分别选用氨氯地平片 5mg和依那普利片 10mg ,每日一次 ,共 4周。用药前后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第 4周末 2 4h动态血压发现 ,2 4h平均收缩压、脉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 ,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氨氯地平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7.0 3± 8.5 5mmHg和 4 .83± 4 .82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 8.86± 4 .76mmHg ,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总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30± 7.2 6mmHg和 5 .97± 2 .87mmHg ,平均动脉压下降了 8.74± 3.0 7mmHg ,组间比较收缩压下降幅度无差异 (P =0 .187) ,脉压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氨氯地平组脉压差下降幅度大于依那普利组 (16 .97± 14 .0 6mmHg比 8.33± 7.84mmHg ,P =0 .0 0 5 ) ,两药对舒张压的影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有效率相似 (76 .7%比 73.3% ,P =0 .76 6 ) ,达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 6 .7%比 5 6 .7% ,P =0 .4 2 6 )。氨氯地平组发生胫前水肿 2例 ,依那普利组咳嗽 5例。结论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对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均有效 ,尤其  相似文献   

16.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的降压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结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评价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效应.方法 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39)和美托洛尔组(n=39).分别给予卡维地洛(25~50 mg/d,1次/d)和美托洛尔(100~200mg/d,2次/d),治疗12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2周末的24 h、白昼、夜间及各时点的动态血压变化及谷/峰比.结果 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服药前、服药治疗后12周末的24 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卡维地洛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服药后12周末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较服药前下降,但服药后的第23~24 h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的谷/峰比(T/P值)分别是63%/57%,和59%/51%.结论 卡维地洛可维持24 h平稳降压;美托洛尔仅能维持22 h内血压下降;两者均有满意的谷/峰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是否优于诊室血压 (CBP)。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设计 ,经安慰剂洗脱 ,若CBP的舒张压 (DBP)为 95~ 114mmHg便可随机进入ABP组和CBP组 ,两组均测ABP与CBP ,但ABP组根据ABP血压值调整降压药 ,目标血压为白昼平均血压DBP 80~ 89mmHg ;CBP组为DBP 80~ 89mmHg。全部病人同时口服ACEI制剂培哚普利每日 2~ 8mg,疗程六个月。 结果 两组病人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CBP下降幅度CBP组大于ABP组 (17 3/ 11 7:15 5 / 12 2mmHg,P >0 0 5 )。ABPM各时间段血压下降幅度ABP组均大于CBP组 ,白昼平均血压下降ABP组为 14 2 / 8 1,CBP组为 13 8/ 7 2mmHg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ABP组服用培哚普利 4mg的病人数多于CBP组 (P =0 0 4 ) ,药物副作用ABP组低于CBP组。结论 应用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较CBP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夜间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及其形成非杓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66例睡眠呼吸紊乱相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和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呼吸暂停事件发生后,氧减事件中每秒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的百分比作为脉氧下降率,比较两组睡眠呼吸相关指标、昼夜血压水平及临床各项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脉氧下降率与昼夜血压变异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66例睡眠呼吸紊乱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高血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杓型血压(63.3%∶36.7%,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的夜间舒张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DBPARV)、夜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nSBPARV)、日间舒张压短时血压变异性(dDBPARV)、日间收缩压短时血压变异性(dSBPARV)均大于杓型高血压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氧减指数(ODI)、脉氧下降率显著高于杓型高血压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水平显著低于杓型高血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大于杓型血压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组内左侧CIMT(LCIMT)较右侧CIMT(RCIMT)增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高血压组nDBPARV以及nSBPARV与脉氧下降率、CIMT、AHI、ODI、BMI均呈正相关,与LSaO_2呈负相关。结论: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的夜间脉氧下降率与夜间血压变异程度密切相关;脉氧下降率、ODI是老年睡眠呼吸紊乱患者发生非杓型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方法 对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水平、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指标及晨峰数值,并进一步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1)高血压患者24 h及日间、夜间血压监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高血压患者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均高于对照组,血压变异系数升高(P<0.05).(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晨峰高血压组、非晨峰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在高血压组内具有晨峰现象者与不具有晨峰现象者之间相比,差异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尤其突出,血压负荷增高,变异性增高,晨峰现象更为普遍.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比例更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商品名科素亚 )对老年高血压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 ,5 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 2组 :Losartan组 (2 6例 5 0mg每日 1次 ) ;贝那普利组(2 6例 10mg每日 1次 ) ,疗程 12周。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血压的变化。 结果 Losartan能显著降低高血压 (P <0 0 1) ;明显减少尿蛋白的排汇量 :2 4小时尿白蛋白、2 4小时尿蛋白、血尿 β2 —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均 <0 0 1)。Losartan组与贝那普利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osartan单独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有效降低高血压同时 ,具有减少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