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白内障术后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眼表的毒性作用,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所致药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所见的14例18眼白内障术后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诱发的药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14例18眼,均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1wk;临床表现:眼部刺激症状:眼磨、流泪、畏光、视力下降。体征:眼部睫状充血,点状角膜糜烂11眼,弥漫性角膜上皮混浊6眼,角膜基质浸润1眼。其中合并有糖尿病病史者5眼,抗青光眼术后者6眼,玻璃体切除术后2眼,全身状况良好者5眼,停药后,眼部症状缓解、消失。结论:临床医生应关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角膜的毒性作用,并积极预防和治疗,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当天开放滴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开放滴眼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997例 (2 0 0只眼 ) ,分为两组 ,滴眼组术后立即在结膜囊滴复方地塞米松妥布霉素滴眼液 ,消毒带孔塑料眼罩包眼。术后当天开放滴眼 ,每 2小时 1次 ,2小时、4小时及 2 4小时后接受检查。对照组术后结膜囊内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 ,包绵质眼垫 ,2 4小时后接受检查。记录手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复合参数 (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平均超声乳化时间 )、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患者感受、眼睑肿胀及结膜水肿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复合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异物感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 ;眼睑肿胀、结膜水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开放滴眼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李艳红  盛敏杰  吴强  庄槿 《眼科研究》2007,25(12):975-977
目的评价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筛选出白内障患者121例(121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分别于术后第1d、用药后第3、7、14d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房水闪辉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力、眼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手术创伤小,反应轻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妥布霉素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白内障手术前常规使用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白内障手术前120例(120眼),随机分为6个组.术前分别以4次/d及1次/h两种频率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连续3d,检测用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结果 3种滴眼液按照两种使用频率连用3d,用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中央角膜厚度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595~1.608,P>O.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及普拉洛芬滴眼液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高邮市中医院诊断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及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及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两组在治疗后每天采用裂隙灯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共计入组患者60例(60只眼),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只眼)。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和检查。治疗组接受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6.56±2.74)d;对照组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为(8.22±3.84)d,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2.218,P=0.002)。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水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0.1%溴芬酸钠滴眼液(普罗纳克滴眼液)与0.3%妥布霉素/0.1%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在SMILE术后的抗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接受SMILE手术的患者60例(120眼)分为2组:普罗纳克组30例和典必殊组30例.普罗纳克组术后第1天开始滴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每天2次,使用2周;典必殊组术后第1天开始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天4次,使用1周,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定期观察患者视力、屈光度、眼内压、中央角膜知觉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Ⅱtest)及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等干眼参数变化情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 SMILE术后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对术后UCVA、BCVA、角膜中央知觉、干眼参数(BUT、Schirmer'sⅡtest、OSDI)及角膜荧光染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SMILE术后1周时,普罗纳克组平均眼内压为(12.51 ±2.45) mmHg,明显低于典必殊组[(15.57±2.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409,P<0.05).在观察期间,普罗纳克组眼内压保持在一平稳水平,典必殊组停药后眼内压逐渐恢复.结论 SMILE术后应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可以达到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同样的治疗效果,而相对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没有明显的升高眼内压作用,可作为SMILE术后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赵勇洁 《眼科新进展》2007,27(5):369-371
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白内障摘出+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69例121眼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切口组54眼,超声乳化组67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反应情况及术中并发症。结果术后1d、7d、14d比较,2组视力(t=0.728,0.530,0.647;P=0.470,0.599,0.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8,P=0.25)。小切口水肿(3级)和超声乳化组水肿(3级)分别占19.35%、30.78%,小切口水肿程度轻。术后3d水肿消失眼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7.240,P=0.007),超声乳化组水肿消退时间长于小切口组。2组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8,P=0.180)。小切口组后囊破裂2眼,超声乳化组在核乳化后期3眼发生后囊破裂,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3眼,其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小切口较超声乳化组发生的并发症轻微,角膜水肿的程度轻,水肿消退快,是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分别使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抗炎效果。
  方法: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01/10在我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使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氯替泼诺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地塞米松组)。观察术前术后的眼压以及炎症评分、舒适度评分。
  结果:共有143例143眼入选,其中氯替泼诺组有81例,地塞米松组有62例。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 d地塞米松组的平均眼压为16.5±3.1mmHg,显著高于氯替泼诺组14.7±3.7mmHg(P=0.004)。在术后第14d,地塞米松组有2例眼压高于21mmHg,停药后眼压可恢复至正常。
  结论: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抗炎效果相近,但是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明目颗粒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作用。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第1d发生2级以上角膜水肿的病例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与活血利水明目颗粒组,每组45例。常规用药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复方托吡卡胺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液交替滴眼。活血利水明目颗粒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加服具有活血利水、明目退翳功效的中药活血利水明目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1wk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统计疗效。结果:活血利水明目颗粒组的临床治愈率与角膜水肿平均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组(P均<0.05),总有效率与常规用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水明目颗粒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角膜水肿消退时间,提前恢复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0.
孙亚杰  李爱朋  潘志强 《眼科》2012,21(3):166-171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溴芬酸钠滴眼液频繁点眼对兔角膜上皮的副作用,并观察其常规使用对兔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影响。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8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 将兔分为2组,每组40只,一组为频点组(点滴眼液每小时1次);另一组行直径6 mm的角膜上皮刮除模型并予点滴眼液每日4次。每组兔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双氯芬酸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溴芬酸钠滴眼液。选择右眼为观察眼。在角膜上皮损伤前、损伤后12、24、48、72、96小时及第5、6、7天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结束后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 眼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损伤、愈合情况和角膜上皮厚度。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四种滴眼液频繁点滴兔眼均未出现明显刺激症状且未见上皮缺损形成,但荧光素染色均可见角膜上皮点染,以第3天明显,且双氯芬酸钠组角膜上皮损伤的积分(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分)和溴芬酸钠组(1分)(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点药5天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3.67±0.52层)少于对照组(4.17±0.41层)(P<0.05),其余各用药组与对照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未见明显差异。创伤后兔角膜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在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5.0±27.0)小时和(75.0±8.5)小时,而生理盐水、普拉诺芬和溴酚酸钠组分别为(66.0±11.1)小时、(69.0±15.4)小时和 (66.0±11.1)小时,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上皮愈合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2.00±0.00层)和双氯芬酸钠组(2.50±0.55层)上皮细胞的层数少于对照组(5.00±0.00层)(P<0.05)。结论  频繁滴用抗炎滴眼液可导致兔角膜上皮细胞潜在的损伤;双氯芬酸钠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抑制兔角膜上皮创伤的愈合作用略强于普拉洛芬和溴芬酸钠。  相似文献   

11.
何永奇  朱思泉  张春芳 《眼科》2009,18(2):91-95
目的评价1CU可调节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眼的视觉质量,并与非球面单焦点IOL眼进行比较。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8例(118眼)。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时植入1CU可调节IOL(1CU组)和非球面IOL(Tecnis ZA9003组)各为59例59眼。术后3个月时检查裸眼及矫正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40、63、100cm处对比敏感度,拟调节力,并比较脱近用镜率。主要指标视力、波前像差、调制传递函数值、对比敏感度、拟调节力、脱近用镜率。结果术后3个月1CU组的裸眼近视力(1.06±0.24)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1.02±0.13)优于TecnisZA9003组(分别为0.43±0.14、0.43±0.11)(江8.85,P=0.00;t=13.05,P=0.00)。调节幅度1CU组为(2.58±0.37)D,大于非球面IOL组的(1.46±0.25)D(t=14.33,P=0.00)。1CU组3mm、5mm瞳孔下的球差(0.34±0.06、0.36±0.06)和总像差(0.47±0.14、0.49±0.14)均大于Tecnis ZA9003组(分别为0.06±0.06、0.07±0.04,0.30±0.07、0.30±0.58)(3mm瞳孔下t=18.48,P=0.00;t=5.70,P-0.00。5mm瞳孔下f=19.98,P=0.00;t=6.70,P=0.oo)。在40、63 cm1CU组视锐度得分(VAS)分值高于Tecnis ZA9003组(t=3.64,P=0.00;t=2.74,P=0.00;t=2.65,P=0.00;t=2.44,P=0.01)。脱近用镜率1CU组(85%)优于Tecnis ZA9003组(25%)(χ^2=41.95,P=0.00)。结论虽然1CU可调节后房型IOL对比敏感度较非球面单焦点IOL有损失,但可获得良好远、中、近视力,适合于迫切要求脱镜的患者。(眼科,2009,18:91-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90岁以上特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岁以上白内障27例(30眼)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0.05者2眼,0.05~0.08者1眼,0.1~0.25者6眼,0.3~0.4者12眼,≥0.5者9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2,P=0.000)。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角膜水肿14眼。结论90岁以上特高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可以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 56例(56只眼)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眼底检查及眼底照像,术前1个月、术后1周、4周、6周、3个月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分析此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26只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30只眼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手法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高于超乳组(t=4.602,P=0.006),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低于超乳组(χ2=9.753,P=0.009),4周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呈现负相关.结论 虽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无差异,但是术后短期内手法小切口手术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影响较大,并暂时影响最佳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4.
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光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0.50~1.50 D)的光学质量和效果.方法 试验组为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例(21眼),对照组为常规颞侧2.6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8例(21眼).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和5 mm瞳孔直径下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以及角膜点扩散函数.结果 随访3个月,试验组术眼裸眼视力≥0.8者15眼,对照组8眼(X2=4.709,P<0.05);试验组矫正视力≥1.0者17眼,对照组14眼(X2=1.109,P>0.05).试验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29±0.27)D,对照组较术前增加(0.03±0.53)D(t=0.018,P<0.05).手术诱导的角膜各高阶像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0,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诱导的总高级散光像差分别为(-0.33±0.59)μm和(0.10±0.2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点扩散函数Strehl ratio值分别为0.023±0.043和0.008±0.012(z=-2.069,P<0.05).结论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2.6 mm最大曲率子午线轴向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角膜光学质量优于常规颞侧角膜切口,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散光的理想术式(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54-35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完全可拆除巩膜瓣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拟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63例(80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29例(40眼)行完全可拆除巩膜瓣调节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34例(40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前房情况、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及并发症.随访3~6个月.结果 A组:未拆除调节缝线前无浅前房发生,拆除后发生浅前房7眼(17.5%),B组浅前房9眼(2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83,P>2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A组33眼(82.5%),B组28眼(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眼压:术后3个月、6个月,A组眼压控制较好,两组眼压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6,2.489,P<0.05).术后视力:早期A组视力恢复较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4,P<0.05).术后两组主要并发症为脉络膜脱离,B组3眼(7.5%)发生角膜缘切口漏.结论 完全可拆除巩膜瓣调节缝线应用于小梁切除术,降低了术后早期并发症,提高了中远期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观察复杂外伤性白内障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术中稳定的眼压对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及术后视觉效果的意义。方法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无晶状体眼连续病例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只眼)术中经睫状体平坦部置眼内BSS灌注通道控制眼压;对照组30例(30只眼)常规应用黏弹剂及BSS维持前房深度及眼球形态。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角膜散光、人工晶状体偏心倾斜等)。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t=2.297,P=0.025),最佳矫正视力(t=2.305,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388,P=0.02),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t=2.70,P=0.009)。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平坦部置眼内灌注以保持眼压的稳定,有利于Ⅱ期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恢复良好的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PKP)治疗角膜移植术后硬核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KP患者28例(32只眼)临床资料。患者PKP术后11个月至8年,平均3.6年;根据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分别将28例(32只眼)并发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男12例(14只眼),女16例(18只眼)。A组16只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B组16只眼行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术中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并比较术后第1天、3天、1周、2周角膜水肿及内皮细胞的变化及手术前后视力情况。结果术中B组前房稳定性优于A组(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超声时间明显少于A组,术后第1天、第7天B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轻于A组(P〈0.05);术后第1天、第7天B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硬核白内障的处理,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6个月后白内障68例(68眼),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6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并与术前对比。结果68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6眼(97.06%)视力0.3~1.0。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前房深度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286.32±336.22)个/mm^2,术后(2167.52±346.32)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613)。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前房加深,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   

19.
于金玲  王雁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杨晓艳 《眼科研究》2010,28(11):1069-1073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和角膜3mm、5mm不规则度及散光度。结果术后裸眼视力留瓣组为1.42±0.21,弃瓣组为1.40±0.21,均较术前的0.13±0.08、0.13±0.13明显提高(t=-35.577、t=-29.027,P〈0.01);haze分别为0.17±0.12和0.14±0.93;2组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分别为(8.21±0.22)mm和(8.21±0.23)mm,均较术前的(8.01±0.19)mm和(8.02±0.20)mm明显增加(t=-12.212、t=-12.073,P〈0.01);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分别为(-0.00±0.02)mm和(-0.00±0.01)m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0.01±0.00)mm和(0.01±0.00)mm(t=3.845、t=8.691,P〈0.01);角膜3mm、5mm散光值留瓣组为(0.71±0.36)D和(1.27±1.04)D,弃瓣组为(0.80±0.42)D和(1.38±0.98)D,5mm散光值均较3mm散光值高(t=-3.275,-3.964;P〈0.05);2组角膜3mm不规则度为(2.37±0.63)D和(2.45±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不规则度分别为(3.22±0.93)D和(3.47±1.40)D,较术前均明显增大(P〈0.01),且5mm不规则度较3mm不规则度大(t=-6.550、t=-4.793;P〈0.01)。术后4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级、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角膜3mm及5mm散光值、角膜3mm及5mm不规则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瓣与弃瓣Epi-LASIK均能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降低haze的发生及角膜形态的改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对短眼轴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眼轴长度在20.10~22.12mm的短眼轴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术54例(68眼),随机分成A组(透明角膜切口)26例(34眼),B组(巩膜隧道切口)28例(34眼),比较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A组矫正视力≥0.5者26眼,占76.47%;B组矫正视力≥0.5者27眼,占79.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囊破裂、一过性眼压升高及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眼轴眼白内障两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