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外瘘病人营养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外瘘主要是手术后的并发症,也可以是腹部外伤、炎性肠道疾病、肿瘤及放射性损伤等。肠外瘘病人并发症多,病程长,病死率高。2000年—2007年我院普外科收治肠外瘘病人10例,均采用胃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内营养(TEN)治疗,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老年胃肠肿瘤病人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老年胃肠肿瘤病人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及耐受性。方法:将260例老年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成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同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于术后第1天及第10天分别检测病人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明显升高。且EN组免疫指标增高更显著,在耐受性指标中EN组无明显变化,而PN组血糖变化明显。结论:老年胃肠肿瘤病病人术后PN或EN都能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EN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优于PN,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所有营养物质由肠外的途径补给。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含意有三:一是病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全经胃肠外补充:静脉、肌肉、皮下等。二是补充的营养成份全面,含有现在所知道的各种营养素。三是营养物质供给量与配比合适。  相似文献   

4.
陈辛华 《全科护理》2011,(17):1539-1539
完全胃肠外营养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病人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1]。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已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值得护理人员关注。现将我院5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完全胃肠外营养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胃围手术期病人胃肠外营养与普通输液的代谢效应 。方法 37例胃手术病人分成两组 ,胃肠外营养组接受肠外营养 ,普通输液组接受以葡萄糖供能为主的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观察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血浆白蛋白、氮平衡及体重等的变化。结果 胃肠外营养组血浆白蛋白、氮平衡比术前增加 ,而普通输液组体重、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适当的肠外营养对病人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对31例患者术后施行心理护理,引流护理,营养护理以及各种基础护理。结果: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效果满意,并且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行之有效的全胃肠外营养护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痊愈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显蓉  韦思敏 《现代护理》2004,10(3):216-217
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代谢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受损 ,这在肿瘤病人表现更突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不仅可改善病人营养状态 ,而且对病人免疫功能的改善也起到一定作用。我们对 5 4例胃肠手术后患者分别采取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 ,探讨营养支持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及其护理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分组 我科胃肠手术病人 5 4例 (主要为胃癌和大肠癌 ) ,随机分为肠内营养 (EN)组 18例 ,肠外营养 (PN)组 16例和对照组 2 0例。EN组中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34~ 74岁 ,PN组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39~ 72岁。1.2 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胃肠外营养的经验。探讨通过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配液、输液中严格无菌操作并采用全合一方法,配制全胃肠外营养混合液。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温度和渗透压;密切观察患局部及全身情况。统计大面积烧伤患应用胃肠外营养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792例接受胃肠外营养治疗,感染性、血栓性、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0.75%.2.40%。结论 加强胃肠外营养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幼兔全胃肠外营养动物模型,观察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对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4-016/2005-05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新西兰幼兔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右颈静脉结扎后自由饮食,其余两组经右颈静脉插入硅胶管;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每天输注标准全胃肠外营养液(735kJ/kg,200mL/kg),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组输注精氨酸占总热量2%的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液。7d后分别取血浆及回肠标本进行检测:①肠黏膜形态学改变。②肠菌移位率。③血浆D-乳酸含量。(9血浆和回肠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回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肠黏膜在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明显变薄、萎缩(P〈0.01),而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组肠黏膜的萎缩较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明显减轻[黏膜厚度分别为(333.12&;#177;36.29),(279.13&;#177;49.01)μm,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细菌移位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2.5%,0,P〈0.01),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组肠菌移位率较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2.5%,62.5%,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⑧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组血浆D-乳酸含量较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明显降低[分别为(3-886&;#177;1.243),(7.218&;#177;1.470)mg/L,P〈0.01],但较正常对照组仍偏高(P〈0.05)。(少精氨酸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组回肠组织的一氧化氮含量、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强度较标准全胃肠外营养组有显著增加卜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163&;#177;0.123),(0.901&;#177;0.252)μmol/L;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分别为(85.92&;#177;16.92),(67.76&;#177;15.57)μkaL/g;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分别为71.0&;#177;10.1,60.4&;#177;9.4,P〈0.05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氨酸对维持肠黏膜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肠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产生的一氧化氮有关,添加适量外源性的精氨酸具有改善全胃肠外营养所致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TPN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PN即全胃肠外营养,是指由胃肠外途径(通常由静脉)供给机体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TPN在外科主要用于胃、肠、肝、胰、胆道术后及肿瘤切除术后,近年来在我科广泛应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TPN对于加快术后病人和机体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增加病人抵抗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TPN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或因穿刺方法不当等原因,最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现就我科多年来静脉输入TIN治疗并发静脉炎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