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脊柱军事训练伤的发病特点及规律的影响。方法分群选取作者医院5个体系部队1000名2011年入伍的战士作为脊柱军事训练伤健康教育干预组,选另外5个体系部队1000名同年入伍的战士作为对照组,调查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脊柱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随军龄增加而下降,在400m障碍、器械等技术性较强的训练科目中,干预组脊柱训练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各种类型的脊柱训练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官兵及早开展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脊柱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伤的医学急救与干预。方法选取某部队2015年5-10月期间接受高温高强度训练的官兵480名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划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40名。参照组240名官兵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训练,实验组240名官兵在医学急救干预措施基础上进行军事训练,对两组官兵训练过程中发生的军事训练伤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对比。结果实验组官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伤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官兵在医学急救干预措施基础上进行训练,对于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风险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武警战士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基层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掌握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在武警部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由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现场无记名答卷,对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基层战士进行艾滋病知-信-行的调查。结果:基层战士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干预后总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形成率等均有改善。结论:部队基层战士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不乐观,在基层战士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丽芳 《医学动物防制》2011,(12):1092-1094
目的探讨在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中开展乙肝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4 065名HBsAg阴性的饮食行业从业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从业人员进行乙肝一般知识、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对研究对象针对乙肝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干预组从业人员乙肝知识的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免疫接种率比对照组均明显上升,乙肝感染率干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从业人员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免疫接种率以及降低乙肝感染率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心理干预对新战士心理健康及训练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入伍战士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00名新入伍战士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心理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injury,MTI)是军队官兵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训练损伤,是现阶段全球部队官兵常见的训练损伤类型。军事训练伤严重影响训练效率、职业健康和整体军事准备状态,是长期困扰部队官兵健康的难题。近年来,高频超声飞速发展,对肌骨疾病的诊断优势日益凸显。高频超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训练伤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高频超声在军事训练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综述,为我军官兵训练伤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在社区散居儿童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社区散居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实施视频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方式,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教及行为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实施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的实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及卫生行为的实施率,增强防控意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某部队战士军事训练伤发病特点和规律,分析致伤因素,提出合理易行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于2001年6月对某部队若干名陆、海、空战士进行军事训练伤调查.结果:训练伤累计总体发生率为29.72%,其中骨关节损伤占41.26%,软组织损伤16.78%,下腰部损伤21.65%,炎症20.31%,混合发病12.69%.陆军发病率明显高于海军和空军(P<0.01).5 km越野跑及400 m障碍训练是主要致伤科目;发病高峰在新兵开训后90 d内;训练场地、训练方法及受训者心理、生理状况与发病密切相关;不同病种与训练科目、开训时间及兵龄等因素有关.结论:该部队训练伤总体发生率与其他部队无明显差异.加强对训练场地和器材的维护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重视训练个体化、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和军事主官对训练伤防护知识的宣教工作,可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军事训练伤与若干后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伤与官兵的文化程度、军衔、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烟酒嗜好、体育锻炼史、外伤手术史、体能状况、训练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某部特种兵250名,统一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特种兵训练伤的发生率为54.75%;不同学历官兵各组之间致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战士与士官之间的致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独生子与非独生子的致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致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特种兵训练伤的发生率高于国内现有报道.训练伤的发生率与所受教育程度、入伍前居住地、体育锻炼史、外伤手术史、体能状况及训练量无相关性;与是否独生子女具有相关性;与军衔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唐山市14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以及布病发病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4年对重点人群首先进行基线调查,之后连续两年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其进行相同调查表的问卷调查及血清学检测,比较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血清阳性率及全年布病发病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重点职业人群布病知识知晓率(87.95%)、健康行为形成率(71.44%)分别较干预前的知识知晓率(50.87%)、健康行为形成率(45.7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P=0.000;χ~2=9.967,P=0.000),并且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及布病发病率显著下降(χ~2=22.274,P=0.000;χ~2=33.431,P=0.000),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唐山市重点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各县(市)区布病健康知识水平均显著提高,并且健康行为逐渐形成,从而布病血清学阳性率显著下降,可能是布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海训后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某部海训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渡海登陆作战演习部队 110 7人进行测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SCL 90各因子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等因子分及总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且有显著性差异 ;2 3 0名( 2 0 78%)士兵单项因子分≥ 3分 ;来自城镇的士兵SCL 90各因子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士兵 ;1年兵组SCL 90各项得分均高于 2年兵组。SCL 90与EPQ得分的相关分析显示 ,情绪越不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越激烈 ,性格越内向者SCL 90的各项得分越高。结论 被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受军事演习的影响不大 ,但有 2 0 78%的士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较高的文化程度、城市入伍兵、军龄短等因素 ,以及精神质、敌对倾向、内向等人格特点可能是此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备役参训官兵心理健康的作用。方法将300名官兵分为干预组(n=150)与对照组(n=150),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未接受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两组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测评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情况。结果两组训练前SCL-90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干预组的SCL-90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干预组心理干预后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参训官兵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某部野外驻训官兵与留守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UCLA LS),对某部244名野外驻训官兵及231名留守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野外驻训官兵和留守官兵分别有57人(23.36%)和38人(16.45%)被评为异常;野外驻训官兵在SCL-90总分、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偏执、强迫、敌对、UCLA LS总分上的分值均高于留守官兵(P〈0.05或0.01)及中国军人常模(P〈0.05或0.01);留守官兵除抑郁因子分值较高外(P〈0.01),其余因子得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皆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士兵的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分值,士官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分值,军官的人际关系及焦虑分值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其余因子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野外驻训的士兵、士官及军官UCLA LS分值皆高于同等军衔的留守官兵(P〈0.05或0.01)。结论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留守官兵;且不同军衔的心理健康异常趋向亦有所不同,在心理辅导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应激条件下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加强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军事训练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某部队在参加军事训练的98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激官兵与官兵常模、不同军龄应激官兵、不同兵种应激官兵受军事训练的影响程度进行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应激官兵和官兵常模的SCL-90各因子(抑郁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1年军龄官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与2年军龄官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兵应激官兵SCL-90评分与炮兵和侦查兵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侦察兵应激官兵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炮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军事训练应激下官兵的心理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海军陆战队某部官兵心理素质状态,为针对性的做好部队心理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海军陆战队某部440名官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400份,对SCL-90结果进行分层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SCL-90结果总体优于军人常模,与近期全军调查结果比较,在躯体化、敌对以及人际关系因子评分上高于全军平均水平;不同学历背景的官兵在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士官陆战队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陆战队士兵;作战分队陆战队员在SCL-90总评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和焦虑、抑郁因子评分上高于保障分队陆战队员(P〈0.05或0.01)。结论本组海军陆战队员总体心理素质良好。兵龄、学历及训练强度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部队基层官兵面对心理压力时的应对行为,为开展基层官兵心理压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580名南战区官兵进行自编《心理压力行为应对问卷》测评,研究官兵面对心理压力时的行为应对策略。结果约半数官兵通过积极解决问题、寻求组织帮助和自我放松等方式应对心理压力。非独生子女选择积极解决问题、专心工作学习、寻求组织帮助者明显高于独生子女(P〈0.05,P〈0.01)。已婚官兵选择积极解决问题或寻求组织帮助者明显高于未婚官兵(P〈0.05,P〈0.01)。文化程度高的官兵面对压力时愿意积极解决问题,调整自己的应对行为;初中生多愿意寻求组织帮助(P〈0.05,P〈0.01)。干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更为多样化;义务兵更倾向于寻求家人的帮助(P〈0.05,P〈0.01)。空军官兵面对压力时多项应对行为明显高于海军和陆军(P〈0.01)。结论官兵的家庭因素、文化程度、职别和军兵种对压力应对行为均有影响,部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减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