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传统的钻孔引流术(传统手术组,n=20)、神经导航辅助下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导航辅助组,n=40)及单纯使用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神经内镜组,n=38)治疗,对比3组术后血肿残留、残留积气积液以及复发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顺利,病人症状较术前好转。术后1周复查CT,导航辅助组较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效果好(P=0.012),传统手术组与神经内镜组之间手术效果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更佳,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08年—2018年的万方、维普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找出对比神经内镜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文献,利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研究和6篇病例对照研究,965例中神经内镜组493例,小骨窗组472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小骨窗组相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更高(SMD=14.20; 95%CI=[8.48,19.92]),术中出血量更少(SMD=-215.06,95%CI=[-255.41,-174.71]),手术时间更短(SMD=-96.63,95%CI=[-114.24,-79.01]),ICU入住时间缩短(OR=-5.91,95%CI=[-6.26,-5.57]),术后并发症更少(OR=0.28,95%CI=[0.19,0.43]),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更佳(OR=2.02,95%CI=[1.54,2.66]),病死率更低(OR=0.32,95%CI=[0.16,0.62])。所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小骨窗术相比,神经内镜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预后更佳、病死率更低,疗效更好,并且清除率更高,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变短,ICU入住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66例)及侧卧位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复发的情况。结果侧卧位组术后颅内积气量明显小于仰卧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卧位组术后硬膜下积液量小于仰卧位组,血肿复发率低于仰卧位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体位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侧卧位,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钻孔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1月。选取包含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钻孔术治疗CSDH的临床研究,使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400例分隔型CSDH患者和1 369例CSDH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分隔型CSDH的术后复发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7,95%CI:0.08~0.35,P<0.000 01),术后并发症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3,95%CI:0.06~0.28,P<0.000 01)。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CSDH的术后复发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6,95%CI:0.10~0.26,P<0.000 01),术后并发症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5,95%CI:0.10~0.23,P<0.000 01)。结论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和内镜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116例,根据患者术中应用设备情况分成常规手术治疗组(64例)与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52例)。于术后1周复查,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血肿残留、颅内积气的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对比2组患者的血肿复发残留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1周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部分血肿残留19例、血肿消失45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部分血肿残留7例、血肿消失4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常规手术治疗组硬膜下积液、积气6例,无积液、积气58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硬膜下积液、积气4例,无积液、积气4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常规手术治疗组血肿残留或复发11例、血肿消失53例;神经导航内镜辅助组血肿残留或复发3例、血肿消失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结论应用神经导航及内镜辅助进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完全清除率,并降低远期血肿复发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136例,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72例、经皮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25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39例。结果钻孔引流术患者治愈67例,复发5例,术后发生颅内积气20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愈20例,复发3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外血肿1例;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均治愈,术后残留少量积液、积气8例。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及局限性,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术适用范围更广,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及预后。方法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 Man 5.0软件对纳入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纳入11个临床研究,共909名患者。两者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MD=-28.31 95%CI[-29.53,-27.09],P0.00001),术中出血量(MD=-27.50 95%CI[-36.89,-18.11],P0.00001),术后残余液体量(MD=-6.34 95%CI[-8.51,-4.18],P0.00001),术后引流时间(MD=1.08 95%CI[0.21,1.95],P=0.01),治愈率(RR=1.22 95%CI[1.07,1.40],P=0.004)及并发症(RR=0.23 95%CI[0.11,0.48],P0.0001)和复发率(RR=0.29 95%CI[0.16,0.53],P0.0001)等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分析显示纳入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体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钻孔引流术,且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及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性评价神经内镜(NE)对比脑室外引流(EVD)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相关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Pub 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纳入有关神经内镜对比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随机及非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并对设计类型、随访时间及术前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共1 269例患者),包括9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0篇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组的有效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脑室外引流组(OR=22.30,95%CI:14.35~34.64,P 0.000 01);良好功能恢复率优于脑室外引流组(OR=3.07,95%CI:2.26~4.17,P 0.000 01),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OR=0.48,95%CI:0.32~0.71,P=0.000 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神经内镜组的颅内感染率(OR=0.19,95%CI:0.09~0.43,P 0.000 1)、术后再出血率(OR=0.22,95%CI:0.08~0.65,P=0.006)和脑积水发生率(OR=0.16,95%CI:0.11~0.25,P 0.000 01)均显著低于脑室外引流组。亚组分析显示,随访时间、术前时间及尿激酶的使用均可能为影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结论神经内镜治疗脑室出血可能比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Meta分析评价三叉神经痛在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E-MVD)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MV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检索1990年1月-2018年1月Medline、EMBase、Cochran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三叉神经痛E-MVD和M-MVD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541例病例,均为高质量文献(NOS评分5分)。Meta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OR=-7.45,95%CI:-16.09-1.19);M-MVD组与E-MVD组术后2周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OR=0.73,95%CI:0.40-1.35);两组术后1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OR=0.87,95%CI:0.56-1.35);而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R=1.77,95%CI:1.22-2.56)。结论与M-MVD相比,E-MVD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与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对侧硬膜下积液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早期修补组(n=27)和钻孔引流组(n=24)。早期修补组在首次术后2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治疗,钻孔引流组行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待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去骨瓣减压3~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结果早期修补组对侧硬膜下积液疗效与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优于钻孔引流组(P 0.05),而复发与并发症低于钻孔引流组(P 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可尽早恢复正常颅内压,有效促进积液吸收,明显降低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8例,其中男196例,女142例,年龄42~90岁,平均年龄(69.83±7.715)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死亡14例(4.14%),9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脑实质出血,1例死于大面积脑栓塞,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P=0.000)、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比例(P=0.003)、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P=0.001)高于生存组;术前Glasgow评分(P=0.000)低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高龄(P=0.002;比值比(OR)=1.311;95%可信区间(CI)=1.104-1.557)、Glasgow评分低(P=0.000;OR=0.172;95%CI=0.077-0.380)、既往COPD病史(P=0.020;OR=14.333;95%CI=1.529-134.325)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Glasgow评分低、既往COPD病史是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微创冲洗引流术 (MIID)和钻孔冲洗引流术 (BHID)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对 86例CSDH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采用微创冲洗引流术 (MIID) ,另一组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 (BHID)治疗。术后 4 8~ 72h复查头颅CT ,对血肿清除量、术后颅内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血肿清除量、术后颅内血肿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MIID组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少 (P <0 .0 1)。结论 MIID治疗CSDH较BHID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冲洗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269例,术中采用持续冲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血肿复发11例,长期残留少量积液15例,243例硬膜下积液、积气均逐渐吸收至完全消失。结论 CSDH钻孔引流术中采用持续冲洗可减少术后颅内积气、降低血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镜修补术与内镜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外伤难治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外伤难治性硬膜下积液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54)和联合组(n=51),内镜组仅行常规内镜下蛛网膜修补及术后留置硬膜下引流,联合组在内镜组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分析两组病人术后硬膜下引流管拔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共治疗75例颅脑创伤伴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通过CT或MRI观察治疗与随访期间硬膜下积液是否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下积液密度高于脑脊液密度(OR=6.021,95%CI:1.047~34.631;P=0.044)、创伤后达最大积液量时间长(OR=1.253,95%CI:1.002~1.568;P=0.048)、最大积液厚度大(OR=2.080,95%CI:1.267~3.414;P=0.004)和并发脑萎缩(OR=35.392,95%CI:1.397~896.474;P=0.031)是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创伤后积液长期处于进展期、积液密度高于脑脊液密度、最大积液厚度较大、并发脑萎缩的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易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治疗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知网、维普、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5篇为对照研究,9篇为病例系列研究;将5篇对照研究的栓塞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栓塞组患者的血肿复发率(3.0%)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2;95%CI0.05~0.25;P<0.000 01;I2=47%);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4%,5.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1;95%CI0.23~1.15;P=0.11;I2=0%)。合并14篇文献,栓塞治疗患者的术后血肿复发率为3.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均低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其中难治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栓塞术后的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为4.5%。结论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多次复发或存在高复发风险的难治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纳入纳洛酮对比安慰剂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RCT,共2 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早期疗效方面,纳洛酮组对比安慰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异常发生率优势比(OR)为0.30,0.21,0.43,95%可信区间(95%CL);P0.00001,血压异常发生率[OR=0.25,0.17,0.36,95%CI;P0.00001],高颅压控制率[OR=0.35,0.23,0.54,95%CI;P0.00001];②中期疗效:两组患者GCS评分、GOS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 d GCS评分[OR=1.76,1.55,1.97,95%CI;P0.00001],语言、运动障碍发生率[OR=0.65,0.43,0.98,95%CI;P=0.04],重残率[OR=0.47,0.30,0.73,95%CI;P=0.0001];③随访死亡率:纳洛酮组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0.51,0.38,0.67,95%CI;P0.00001]。结论国内现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纳洛酮在早期能有效降低呼吸异常、血压异常的发生率,还能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症状,在远期可显著改善患者GOS评分、降低死亡率。纳洛酮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及VIP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研究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71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显微手术相比,内镜手术肿瘤全切率[优势比(OR)=1.23;95%可信区间(CI)(0.62~2.46);P=0.56]、手术时间(P0.05)、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率[OR=1.21;95%CI(0.58~2.55);P=0.61]、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1.44;95%CI(0.80~2.58);P=0.23]、脑/脑膜炎发生率明显减少[OR=1.15;95%CI(0.38~3.48);P=0.81]、尿崩发生率[OR=1.17;95%CI(0.71~1.94);P=0.53]均无明显改善,而术后鼻出血发生率[OR=0.24;95%CI(0.07~0.78);P=0.02]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相比其术后鼻出血患者较少,术后住院天数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软通道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神经内镜组和软通道引流组。神经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软通道引流组患者采用软通道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复查CT血肿清除程度,并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判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术后血肿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即刻、术后3 d软通道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神经内镜组(均P 0.05),但术后5 d、30 d血肿清除率较术后即刻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神经内镜组(均P 0.05)。而神经内镜组术后3 d、5 d、30 d血肿清除率均较术后即刻明显增高(均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神经内镜组患者CSS评分明显低于软通道引流组,ADL评分明显高于软通道引流组(均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远期血肿清除效果要明显优于软通道引流术,且术中可有效降低对脑血管及组织损伤,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7年1月Medline、EMBase、Cochran、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的观察性研究文献,根据手术时机分为3 d组和3 d组。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TON 879例。Meta分析显示:3 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53,95%CI:1.34~4.76,P=0.004);而且,3 d组术前未失明病人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31,95%CI:1.12~4.79,P=0.02);对于术前失明病人,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对于未失明TON病人,建议尽早手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