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急性胰腺炎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行临床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773,P<0.001;t=4.168,P<0.001;t=2.157,P=0.035),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22.876,P<0.001),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10.484,P<0.001;t=10.803,P<0.001)。结论 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主导的肠内营养管理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肠内营养期间耐受能力有效提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索并获取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成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提出问题,按照“6S”模型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22条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喂养不耐受性评估、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营养制剂配方管理、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喂养的途径、速度、温度)、体位管理、胃残余量监测、药物应用、腹内压监测与管理和中医疗法等9个方面。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行为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来管理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肠内营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研究对象实施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54例发生了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过高是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肠内营养中添加膳食纤维是保护性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越高,其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越大,在肠内营养中添加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淄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51例(57.95%)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镇静剂使用情况、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治疗前白蛋白水平、腹内压、中心静脉压、血钾浓度、腹腔穿刺、机械通气情况及膳食纤维添加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陈红娟  贾晓颖 《天津护理》2020,28(6):688-689
目的: 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指导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至12月236例入住ICU并实施EN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并根据腹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7 d喂养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泻、胃残余量增加、呕吐/返流、便秘等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 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鸣音减弱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能减少ICU危重患者早期EN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康莉  王翠玲  田佳  许晨丽 《护理学报》2021,28(16):22-26
目的 检索并评价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医脉通和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等数据库、指南网站以及专业协会的所有关于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0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从评估、营养制剂配方、喂养方案、药物使用、预防及处理6个方面汇总22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实践参考,建议在评估机构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后选择性应用最佳证据,以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7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将其分为耐受组与不耐受组。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找出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共发生43例(54.43%)肠内喂养不耐受;两组腹内压、肠内营养时间、APACHEⅡ评分、膳食纤维添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内压高、肠内营养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未添加膳食纤维是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喂养期间不耐受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到腹内压高、肠内营养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未添加膳食纤维等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0例为调查对象,将其中肠内营养不耐受43例患者作为喂养不耐受组(病例组),其余67例为喂养耐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添加膳食纤维、禁食时间、腹内压等信息资料的差异性,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腹内高压、禁食时间>72 h、未添加膳食纤维、管路维护欠佳、工作年限<5年为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针对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护理人员要高度警惕,提早防控,降低其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热量达标率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入住神经内科且需要留置胃管行肠内营养的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鼻饲蕊福平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持续输注。比较2组患者1周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包括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误吸、胃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比较肠内营养实施第3天、第7天2组患者热量达标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呕吐、腹泻、误吸、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胃潴留、便秘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天、第7天,观察组的肠内营养热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果胶加间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与连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相比,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误吸、腹胀、呕吐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早期热量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管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耐受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耐受症状、营养指标及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结果研究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误吸、呕吐、腹胀、胃潴留不耐受症状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达到预期目标喂养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耐受性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胃肠功能不耐受等症状发生,改善喂养指标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为早期识别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循证,结合临床护理实践,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定方案。结果 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94%、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2轮重要性及准确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65、0~0.255及0.084~0.250、0.068~0.178,肯德尔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形成患者基本状况、实验室指标、临床治疗措施、临床用药以及肠内营养相关因素5个维度,32个条目。结论 构建的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评估预警指标内容较为全面,具有科学性,临床实用性强,可为临床早期识别腹部创伤患者喂养不耐受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行肠内营养支持的23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有无喂养不耐受症状分为耐受组(n=149)与不耐受组(n=81),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白蛋白等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及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对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结果 最终纳入APACHEⅡ评分(OR=1.307)、NRS2002评分(OR=1.410)、腹内压(OR=1.415)以及白蛋白(OR=0.838)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χ2=5.683,P=0.683,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最大约登指数为0.676,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74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喂养不耐受预测模型纳入了APACHEⅡ评分、NRS2002评分、腹内压以及白蛋白,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有效预测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的现状,为推进儿科ICU肠内营养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抽取南京市儿童医院NICU、PICU、CCU、SICU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相关决策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177份问卷,有效回收142份。仅有57.0%的护士熟知本科室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胃管留置长度和位置核实方法方面,高达54.2%~94.4%的护士依旧采用传统方法;喂养不耐受监测方面,91.5%的护士每次喂养前都评估胃残留量,当问及如何处理胃残留时,高达60.6%的护士将胃残留全部丢弃;本调查还发现仅有7.0%的护士总是主动采取非药物方式预防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发展。结论 儿科ICU护士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措施大多沿用传统方法,欠缺对新方法的学习与探索。建议加强儿科ICU肠内营养相关指南和新理念的培训,制定科学严谨的肠内营养实施与操作流程,规范护理行为,加强营养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儿科ICU护士工作主动性,从而优化危重患儿肠内营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和评价肠内营养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订肠内营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肠内营养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 形成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37和0.934,专家协调系数为0.119和0.112。结论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好,权威性高,可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Ig A、Ig M、Ig G及CD4+/CD8+等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67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鼻空肠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不能耐受和中转手术者实施静脉营养,加强鼻空肠管及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及病情观察,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炎症及营养情况。结果大部分病人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实施顺利,肠内营养治疗组病人较静脉营养治疗效果好。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科学的护理有助于肠内营养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对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使肠内营养达到半固化并给予间断喂养;对照组按常规持续喂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肠内营养达标的时间及肠内营养期间腹腔压力的大小。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营养达标时间以及腹腔压力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半固化间断喂养更符合生理需求,能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的时间、降低喂养期间腹腔压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易银萍  陶琳  荆婵  单豫 《全科护理》2022,20(10):1434-1436
总结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伴发呕吐、腹胀及腹泻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实践。护理实践要点:早期肠内营养开始的时机与方法、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分阶段目标喂养。护理过程中主动评估肠道功能、进行营养评估、实施分阶段目标喂养方案、调整肠内营养制剂及剂量等,使病人逐渐适应肠内营养,于入院第11天达到全量喂养的目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35-4436
探究分析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临床措施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我院进行96例肠内营养胃炎的重症患者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期间所采用的营养液类型、是否采用导泻、灌肠、促胃动力药物以及是否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进行组别细分,统计、对比不同小组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营养液类型(整蛋白型优于短肽型)、早期导泻(是优于否)、早期灌肠(是优于否)、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是优于否)以及补充白蛋白(是优于否)等措施小组,组内统计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早期,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整蛋白型营养液、导泻、灌肠、服用促胃动力药物以及等补充白蛋白等临床措施有效降低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0.
叶小云  汤巧敏   《护理与康复》2016,15(9):869-871
回顾性总结63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特点及护理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特点为早期且发生率高。护理措施为早期辨识肠内营养不耐受,加强肠内营养前的评估,制定鼻饲行为规范,加强体位管理,实施个性化的营养输注方式,做好营养监测,可以使患者顺利得到营养支持,获得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