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在产科新入职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产科A、B区新入职护士(n=42)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区的新入职护士纳入对照组(n=21),B区为观察组(n=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3个月。培训前及培训3个月末,比较2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前,2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3个月末,观察组的护理行为能力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学习型团队模型联合线上孕妇学校课程的教学模式对产科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行为能力、产科知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江敏  邹灯秀  严丽  黄素芳 《护理学报》2019,26(11):28-3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培训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新入职护士高质量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入职新护士62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训心肺复苏;2018年入职新护士63名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培训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2组护士培训内容、培训老师、培训地点、培训设备和课时均相同。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后心肺复苏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新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护士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培训平台的翻转课堂能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优化教学过程,明显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五维联动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核心素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五维联动培训模式实施前(2017年1-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我院的新入职护理人员各40例为研究样本, 按照实施前后将其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维联动培训干预, 采用自我导向评定量表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导向评分和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52.075, P<0.001;t=73.770, P<0.001)。结论 采用五维联动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干预, 可显著提升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核心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在新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新护士1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新入职护士5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2018年7月新入职护士63名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9个月。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9个月后的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培训负荷得分情况。结果 培训9个月后,观察组新护士培训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降低了新护士培训负荷水平,提高了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储备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0名储备护士,前3批援助武汉的40名储备护士设为对照组,后面培训的40名储备护士设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操作授课培训,干预组采用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方式培训相关内容,比较2组理论、操作成绩、培训疲劳程度、培训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理论和操作成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储备护士培训中,能有效保证培训的质量,并且降低培训的疲劳感,减少群体培训交叉感染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在儿科新护士培训管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帮带教学法进行培训;选择2017年儿科新护士20名为试验组,采用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新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观察组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专科理论考核成绩得分(82.25±4.67)及专科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得分(81.35±4.76)均高于对照组(73.45±6.97,68.25±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新护士对阿什里德培训模式的教学法认同率较高,观察组对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什里德培训模式能提高儿科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并实施基于数智系统的危重护理技能培训模式,探讨其在临床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2018年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危重护理技能培训的线下教学;2019年入职护士作为观察组,基于数字、智能、教学理论,构建二维码标识系统、培训考核系统自动匹配、危重护理技能培训教学系统等数智教学模式,比较2种教学效果、体验度、满意度等结果。结果 观察组教学体验满意度、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利用、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均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数智系统的危重护理技能培训信息化教学模式创建整合教学资源,利于降低教学成本,提升护理技术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即刻学堂和微信整合的移动学习平台在老年科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科共10个病区护士128名,将入选病区从1-10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个病区,对照组5个病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职护士各6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观察组基于即刻学堂和微信整合的移动学习平台进行培训。观察比较2组护士老年护理理论、操作考核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的比较。结果 培训1周末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处于高水平,对照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观察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基于即刻学堂和微信整合的移动学习平台可提高护士老年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士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入职本科护士实施双导师制个性化培训中期的效果,为调整后期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7—12月在我院新入职的62名本科护士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跟班带教培训模式;2019年7—12月在我院新入职的62名本科护士为观察组,实行全程导师和专科导师“2对1”的双导师制培训模式,培训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2组新入职本科护士培训6个月后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护士职业认同感、自我效能感。结果 2组新入职护士培训6个月后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护士职业认同感、自我效能感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双导师制培训可增强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转变带教老师传统经验式带教观念,注重新入职护士个性化培训需求和岗位认同度理念的植入,更有利于引领护理专业价值观,加快护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严丹丹  蔡珣  刘芹 《护理学报》2020,27(10):19-22
目的 探究CDIO教学模式对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和在线学习态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351名我院临床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74名)与对照组(177名)。对2组临床护士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演示-练习-指导方式进行,观察组采取CDIO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及培训6个月末评估2组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和在线学习态度得分。结果 培训6个月末,观察组临床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的整体自我评估、操作轻松程度的自我评估、政策熟悉度的自我评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计算机使用、互动性、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取知识、促进护理实践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DIO教学模式下,可提高临床护士的糖尿病管理知识,改善其在线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20年6月至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40名护士按照病区分为观察组(一区)及对照组(二区),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落实率、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BL联合工作坊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骨科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有助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落实,护士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工作坊(Workshop)教学法在麻醉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2018年我科新入职的20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名,传统教学法)与研究组(10名,Workshop教学法)。比较两组麻醉护士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及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orkshop教学法在麻醉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新入职护士更好地掌握临床麻醉操作基本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护理人员5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安全核查及手术物品准备、患者体位摆放、术后手术器械的分类及清洗、突发事件处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学习主动性、手术操作基本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既增强了手术室专科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锻炼了其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专科护士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益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融合Seminar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临床输血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新入职护士8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C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CBL、TBL融合Seminar多元化立体培训模式,通过考核成绩、新入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入科后临床护士长的专项跟踪督导评价4种方式,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感量表及问卷调查显示,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模式的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护士长对两组护士的督导评价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L、TBL融合Seminar多元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输血培训,提升了培训效果,保证了输血的安全规范,得到了护士长及新入职护士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中采取传统教学法(LBL)结合案例教学法(CBL)对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我院6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护士采取LBL,观察组护士采取LBL结合CBL.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岗位胜任力、考核成...  相似文献   

16.
目目的 评价“护理助手”APP结合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士能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8月-10月内科29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号随机抽样法,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157名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133名护士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护理人员学习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比较。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进修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2月进修的护士36人为对照组,2011年3月-2012年12月进修的护士3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法带教。进修时间为3个月,于每月末分别给予相关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测评进修护士每个阶段学习质量,并于进修结束时测评进修护士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进修护士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综合素质能力评分分别为(93.51±177;4.61),(93.46±177;2.94),(91.57±177;3.71)分,对照组分别为(91.07±177;3.88),(91.29±177;2.87),(88.44±177;4.2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5,3.173,3.319;P<0.05)。观察组进修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为100.00%(36/36),对照组为83.33%(3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调动带教教师和进修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进修护士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将92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在入职时由相同授课老师进行2周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时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各维度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新护士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和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锐  李静  陈佛  张静 《中国临床护理》2018,10(3):260-262
目的 探讨CDIO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师资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设置师资培训课程模块,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手术室师资建设,比较师资培训前后,2组新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水平及对师资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水平及对师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将CDIO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师资建设中,可提高师资的岗位胜任力,保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