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肠造口的特点,提高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造口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探讨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 374例结直肠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73例,发生率为22.1%.结论 通过专科护士对肠造口患者的术前定位、术后造口护理、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和造口用品使用咨询,降低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科系统低年资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提升低年资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 2015年2-5月,便利抽样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内科系统低年资(3~5年)的护士106名,采用行动研究法,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定专科化健康教育资料并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以及基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的沟通技能的培训及实践。结果对两次行动进行效果评价的结果显示,行动后内科系统低年资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沟通技能的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行动研究法的螺旋循环模式,对内科系统低年资护士进行系统的专科化健康教育知识及沟通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其健康教育的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向型造口护理工作坊对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两所三甲医院普外科一线护士78名。其中A医院38名护士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造口护理培训;B医院40名护士为观察组,接受导向型造口护理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人文关怀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向型造口护理工作坊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提升住院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肠造口出院新生儿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建立档案,进行造口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开展门诊随访、电话沟通及家庭访视。结果新生儿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维护肠造口新生儿的健康,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造口护理"5C"示教法在外科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入职外科的新护士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肠造口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肠造口护理"5C"示教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肠造口护理理论知识、肠造口护理技能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新护士肠造口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得分及肠造口培训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肠造口护理"5C"示教法培训后1年内,外科正常造口会诊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造口护理"5C"示教法在外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新护士肠造口护理的理论水平和护理技能,降低外科正常造口会诊率,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评价安排专人护理在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64例开展肠造口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各项检查,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专职负责健康教育和造口术护理任务;对照组患者未安排固定的专职护士负责,而是安排当班护士给予护理,在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出院随访工作均与试验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在理解并掌握造口相关知识、造口袋粘贴与更换技术所需时间以及造口四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在理解并掌握造口相关知识方面高于对照组、掌握造口袋粘贴与更换所需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造口四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专人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肠造口与四周皮肤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干预结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干预联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比较两组的干预结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经济歧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肠造口袋更换知识、造口护理理论知识、常见造口并发症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干预结合造口袋更换口诀卡可减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PDCA方法在降低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对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出现并发症,给予积极处理,并统计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分析行结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资料,通过PDCA的方法,查找出导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主要护理缺陷及重点改善项目,并积极改进,进行改善前后效果对比,以确定PDCA在降低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由62.2%下降至22.2%。结论通过对PDCA管理工具的应用,完善了科室在造口方面的资料,使科室造口管理更趋规范化;通过管理过程中对人员培训,使护士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万淑琴  魏清风  曹春凤 《护理研究》2014,(11):4040-404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结肠造口(瘘)是因治疗的需要,将近端结肠临时或永久固定于腹壁外,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人工肛门,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结、直肠肿瘤发病率的逐渐上升,我国造口人群数量也随之增多。多数患者只能依靠自我管理,由于疾病原因和护理不当,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相关资料表明[1],全国每年新增造口患者达10万余人,早期并发症发病率高达23.5%~68%,近1/3的结肠造口患者备受并发症折磨。肠造口是挽救、延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造口手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CDIO教育模式在结直肠肛门外科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结直肠肛门外科的护理人员28名,其中2018年10-12月实施常规护理查房(实施前),2019年1-3月实施CDIO教育模式的护理查房(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结直肠肛门外科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理人员对护理查房的满意情况。 结果 实施CDIO教育模式的护理查房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t=-3.291,P=0.003);对护理查房的满意情况好于实施前。 结论 基于CDIO教育模式的护理查房有助于提高结直肠外科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护理人员对该形式的护理查房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查房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护理疑难问题、重点问题实施护理查房,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护理查房后,科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以及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高(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查房,强化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肠造口患者造口定位及造口护理的方法,减少老年患者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行术前定位的肠造口患者60例,术前由造13治疗师、床位医师、护士、患者共同参与造13定位,急诊手术由手术医师进行;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造13护理,预防和治疗造VI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前定位的肠造口患者术后发生皮肤黏膜分离11例,造口周围炎14例,造口回缩6例,造口旁疝4例,造口脱垂1例。结论:术前造13定位使患者更容易接纳造口的存在,主动参与造口的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就神经外科启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与介绍。方法发挥护士长在转变病区不同层次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关键作用;在管理到位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模式;完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胜任力。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士工作存在问题少于活动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研明确护士培训具体需求,以空间距离或专科相关性划分层级,借助移动信息技术考核方式开展由上而下的培训过程。结果构建了完整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培训后,全院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9.7%,技能操作合格率为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了4.8%,护理质控得分平均提高了2.7%,患者满意度提高了3.2%。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层级信息化护理培训模式切实可行,对提升护士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易于实施和操作,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52例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69例),前者接受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2组患者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造口狭窄发生率、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专业小组全程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具有护理服务满意度佳、自我护理能力强、造口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实施护理服务补救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妥善处理护理服务失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制定护理服务补救流程,采用集中理论培训、模拟训练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补救的水平,掌握服务补救的特点。结果实施服务补救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纠纷减少(P〈0.01)。结论实施护理服务补救,是护士应对护患纠纷、减少服务失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郭晓宇  冉令霞  刘照旭 《全科护理》2013,11(12):1063-1065
[目的]采用“造口护理工作坊”业务培训的方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造口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的认识,提高对造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方法]成立造口专业小组,组织造口相关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业务培训。[结果]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规范的造口相关操作,并对如何预防和护理造口相关并发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论]“造口护理工作坊”业务培训的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对造口病人全方面护理的重视,促进了造口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设置病人安全管理护士对减少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在神经内科每个病区选取1名护士,经培训、确定工作职责后负责本病区的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结果:在设置病人安全管理护士后,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而投诉率降低。结论:神经内科病人安全管理护士的设置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和防范病人发生安全意外事件的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急预案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危机意识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125名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包括组建培训师资、设置培训内容及实施培训方案。结果培训后,重症监护室护士理论、操作成绩考核,危机意识及病人满意度均优于培训前(P0.01或P0.05)。结论通过应急预案培训,有效提升了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危机意识及正确采取应急应对措施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