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护理经验,以供临床借鉴。方法 我院2020年1月6日—2月27日在多学科协作下,对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实施ECMO治疗,加强呼吸管理,细化ECMO抗凝、管道安全等管理,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管理,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等护理措施。结果 行ECMO辅助治疗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均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其中3例治愈出院,2例成功撤机行支持治疗,2例仍在治疗,2例临床死亡。结论 ECMO辅助治疗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独特优势,结合患者自身传染性疾病的特点,谨遵医嘱,从呼吸支持、ECMO监测与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强化隔离和预防感染等方面入手,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结局。  相似文献   

2.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规范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 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结合防疫一线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初版《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5轮线上会议和专家咨询,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终版《共识》。结果 《共识》包括评估要点、护理问题、护理目标以及氧疗与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13项护理措施。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院面临的护理管理应急问题及对策,总结经验。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院临床护理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运用危机护理中3S系统框架分析问题,探讨护理应急管理对策。结果 疫情期间的护理管理问题,包括护理人力资源受到冲击,防护物资资源稀缺,非隔离病区护理工作方式的挑战。对策有:建立应急机动护理人力资源队伍,应急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制定护理防护用品的应急预案,建立救援防护物资管理专账;设立综合缓冲区,改进非隔离病区护理工作方式。结论 通过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科学协调防控用品,改进工作流程,增强了应急情况下团队合作的能力和信息,提升了护理团队综合应急素质和水平,保证了防疫救治工作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急诊负压室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方法 通过制定急诊负压室启用标准、启用流程、物品配置标准,标准化各类人员的培训及防护、消毒隔离等措施,规范疑似COVID-19危重型患者的救治。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5日,我院急诊负压室共成功抢救13例疑似COVID-19的危重型患者,其中2例被确诊为COVID-19,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综合医院急诊抢救室建立负压室可以让定点收治医院在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完成疑似COVID-19患者的紧急救治任务: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实现患者医护双保险,防止疫情扩散有利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立应急病房的组织管理经验,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护理部成立护理救援领导小组,分工协作,合理搭配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应急病房,进行岗前及在岗培训,优化护士排班,为应急病房提供后勤和人力资源保障。成立特护小组,对所有确诊患者实行清单式护理评估,进行分阶段管理,配合心理疏导,同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杜绝发生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结果 建立应急病房后共收治2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救治有效率达100%;救治期间未发生1例护理差错、医院感染。结论 建立应急病房,规范区域管理,构建系统的护理应急预案,有助于加强风险管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快速修订各项制度和流程,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发ARDS患者在ICU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回顾其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方案,包括消毒与隔离、抗病毒用药不良反应观察、序贯性呼吸治疗支持、俯卧位通气治疗、雾化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标本采集、营养支持、早期功能锻炼等8个方面内容,进行案例经验总结。结果 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患者入科后第20天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入科第38天时彻底脱机,入科第55天时拔除气管切开导管,病情日益好转,转出ICU,科室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临床缺乏经验,本案例的成功救治经验,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护理37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方法 2020年3月5日—14日,对兰州市定点医院收治入境的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分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问题,制订综合护理计划,尊重患者的信仰,经过精准的护理,确保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多方面的需求。结果 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满足37例患者的多元文化需求,治疗期间未发生配餐失误、祷告相关冲突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没有护理纠纷和投诉,在尊重患者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结论 针对境外输入性不同文化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准确评估患者的需求,需注重提供多元的、基于文化需求的个性化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玉秀  张瑞珂 《护理学报》2020,27(14):54-58
目的 探索医院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方法 精神科住院部在2020年1月21日—2月29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取严格掌握患者入院指征和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控制人员聚集;通过体温监测和流行病学筛查关卡设置防止疫情输入;对住院患者进行分区收治、分级防护防范院内交叉感染;制定精神科住院患者疫情排查处置流程、通过首次排查和每日排查进行动态疫情防控;调整住院患者外出转运带送、专科治疗用药、院内外康复管理等工作流程落实防控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巡视制度、分级护理等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结果 精神科住院部日均在床住院患者421例,累计开展新入院及在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日排查16 840例次,排查率为100%,带送患者外出转运506例次,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未发生住院患者自杀自伤、肇事肇祸、擅自离院等护理安全事件。结论 精神科住院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护理管理成效明显,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采取疫源地消毒措施,为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和有效的消杀措施,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疫源地进行消毒。结果 2020年2月重庆市綦江区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对该疫点内部所有可能污染的地方开展终未消毒等措施;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14 d,PCR核酸检测阴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该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通过消毒等多措施处置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管理经验,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防控效果,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方法 制订血液透析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实践方案,对浙江省267所血液透析中心在组织管理、防控流程制订、患者教育及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管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接诊流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隔离透析治疗流程。结果 浙江省共收治血液透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2例,与其密切接触的1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隔离,经14 d医学观察后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8例疑似感染病例及78例居家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规范隔离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14 d后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发生;4 700名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结论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实践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有效,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 方法 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 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麻醉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组织多名麻醉护理专家,根据国家级、省级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指引,感染防控的相关标准,以及多家学会、医院的麻醉医疗和手术室防控策略与建议,结合麻醉护理工作特点,制定麻醉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建议。结果 制定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包含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的麻醉护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麻醉护理工作的日常防护。结论 此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供省内外各地医院,麻醉护理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20年2月8日,阳光融和医院收治1例重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转为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后经精心治疗与护理,该患者2次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解除隔离,转入隔离观察区继续治疗基础疾病,且参与本次救治的重症组所有医护人员无感染发生。本文回顾了该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工作情景及细节,以病例讨论的形式,还原诊疗过程、护理记录,针对该患者护理中的重点、疑点、难点进行讨论分析,旨在总结新冠肺炎的护理要点,提高对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护理管理,推广医护人员避免感染的防护措施,为临床救治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提供医疗及护理经验,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 方法 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 结果 《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 结论 《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索并获取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成人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提出问题,按照“6S”模型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2014版)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 结果 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出22条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喂养不耐受性评估、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营养制剂配方管理、肠内营养喂养策略(喂养的途径、速度、温度)、体位管理、胃残余量监测、药物应用、腹内压监测与管理和中医疗法等9个方面。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规范ICU护士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行为提供循证依据,以科学的护理方法来管理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并结合科室现状,成立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小组,并制定了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内容包括ICU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管理措施、人力资源的调配、上岗前的防护培训、前线队伍的组建、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在执行防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根据专家意见和不断更新的知识,以及效果反馈,对防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优化。结果 本管理体系自执行以来,共开展线上培训16场,派出6个批次共60人次的前线队伍,组建了1个心理咨询小组,完成10人次的心理咨询,截止2月12日,ICU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之间未出现交叉感染。结论 通过科学构建和执行ICU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完成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同时保障了前线ICU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抗击疫情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循证实践方案,在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JBI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应用模式开展证据应用,通过查看护理记录单和现场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在证据应用前后分别对75例患者以及36名护士进行审查,讨论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采取措施针对性改进。结果 本研究共形成4条质量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后,4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100%,其中3条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较证据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由44.0%下降到25.3%(P<0.05)。结论 基于证据制定的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规范护士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对证据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