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帆  张继权  谢绍菊  刘洁 《护理学报》2022,29(21):55-60
目的 探讨积极应对在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和创伤后应激反应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德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2021年1—12月门诊或病房复诊的257名女性乳腺癌幸存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一致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 分析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积极应对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采用AMOS 26.0分析积极应对在心理一致感与创伤后应激反应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总分(45.91±9.06)分,积极应对得分(17.67±6.98)分,创伤后应激反应总分(32.29±14.14)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总分与创伤后应激反应总分呈负相关(r=-0.390,P<0.001),与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320,P<0.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创伤后应激反应总分呈负相关(r=-0.329,P<0.001);积极应对在心理一致感与创伤后应激反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73,占总效应的18.72%。结论 本组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总分处于低水平,积极应对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创伤后应激反应总分处于中度水平,乳腺癌幸存者心理一致感能直接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建议临床医务人员针对乳腺癌幸存者的心理一致感、积极应对水平,开展个性化的认知干预,缓解创伤后应激反应,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段会霞  耿莉  李振 《护理学报》2018,25(19):40-44
目的 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12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病房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事件相关反刍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配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2.99±19.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能效、目的性反刍与侵入性反刍得分及患者的病理分期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配偶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自我能效、目的性反刍与侵入性反刍得分,患者的病理分期是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配偶的创伤后成长,根据其影响因素,帮助患者配偶建立积极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升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蒋维  罗玲  张运芝  张函  王晓昊  李静 《护理学报》2022,29(10):19-24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Excel Rand函数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评估2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干预后3个月末的创伤后成长和焦虑、抑郁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末及出院后3个月末,2 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 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有效提升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其心理适应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72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6.11±12.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及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其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疾病分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妇科癌症患者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经历的积极变化,根据其影响因素,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其产生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探讨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状况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7—12月选取20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73.31±16.4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6.51±11.45)分,应对方式总分为(54.75±6.57)分,心理弹性得分为(29.34±7.17)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441~0.551,均P<0.01)。构建中介模型显示,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5,P<0.01),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97,P<0.01),心理弹性对社会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63,P<0.01),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得分均处于在中等偏上水平,且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恶性血液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间存在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可采用积极手段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增强社会支持力度,引导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困境,从而培养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创伤后截肢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应激障碍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二者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创伤后截肢患者47例,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于患者截肢术后第3天、第28天、第84天及第168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截肢患者4个时间节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分别为42.59%、51.06%、53.19%、38.30%,其中第3天、第28天和第84天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得分呈上升趋势,第168天时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时间节点的积极社会支持均高于消极社会支持(P<0.05),且积极社会支持和消极社会支持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各时间节点的积极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各时间节点的消极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各时间节点的积极社会支持与消极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创伤后截肢患者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且承受着较高水平的消极社会支持。患者消极社会支持越多,积极社会支持越少,越趋向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07例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15—20日收治于武汉市青山方舱医院(A舱)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及创伤后成长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10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5.75±19.1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文化程度及希望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5.8%。结论 本组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且受文化程度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和希望水平不高的患者,给予其正性引导和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希望水平, 进而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章琼  朱芳  沈元春 《护理学报》2019,26(15):60-64
目的 调查院前急救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9—11月抽取2家三级甲等医院,3家二级甲等医院的103名院前急救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院前急救创伤性事件调查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院前急救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院前急救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得分17~66(48.78±14.70)分,症状阳性筛查率为3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救治场所暴力应激、性别和家庭内支持是院前急救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总变异的69.7%。结论 院前急救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阳性筛查率为34.0%,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救治场所暴力应激、性别和家庭内支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女性、经历救治场所暴力事件、消极应对和家庭内支持度低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可以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调整夜班制度,实施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定期组织抗压能力训练,引入森田疗法,家访与电话访谈,以及邀请护士家人参加科室团建等方式,降低其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锁蓉飞  颜君  张丽娟 《护理学报》2019,26(20):38-40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婚姻调适、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量表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19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婚姻调适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婚姻调适总分为(94.79±22.16)分,婚姻失调率为46.1%,创伤成长总分为(67.49±11.09)分,婚姻调适与创伤后成长呈密切正相关(r=0.671,P<0.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婚姻调适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婚姻调适与创伤后成长呈密切正相关。护理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婚姻及心理适应性改变,鼓励患者夫妻之间的沟通,促进其婚姻调适,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订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并探讨其对降低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ICU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CU肿瘤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调查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焦虑程度及家属照顾能力。结果 方案实施前,两组患者和家属基本情况、迁移应激水平、焦虑和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焦虑程度、照顾能力量表总分和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能有效降低家属迁移应激的水平和焦虑程度,提高家属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