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制订急诊护理人员与自杀未遂患者的沟通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美国自杀预防资源中心指南和动机性访谈技术的指导下,构建了急诊护理人员与自杀未遂患者的沟通培训方案,对40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三次沟通培训。采用护患语言与社会交往问卷和护士沟通培训反馈调查问卷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急诊护理人员的沟通频率和重要性得分上升,难度得分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91,t2=5.124,t3=-4.494,P<0.05),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较培训前提高。结论 沟通培训能提高急诊护理人员与自杀未遂患者的沟通能力,改善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患者的自杀意念,增加患者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大传染病患者标本采集技术相关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根据循证护理的方法确立问题,并利用计算机按“6 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有关标本采集的证据资源类型,包括临床指南、临床决策、专家共识和证据总结,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员对纳入的文献独立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计纳入23篇文献,包括12篇临床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专家建议,4篇系统综述及1篇证据总结,并对相关证据进行汇总,最后从采集准备、标本类型、工具选择、采集时机、采集方法、保存运送、后续处理、培训教育8个方面总结了42条最佳证据。结论 临床管理者可采用最佳证据做好标本采集技术的全程管理,护理人员应落实标本采集技术临床规范,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角色体验培训法在提高ICU护士人性照护能力中的效果。 方法 对50名ICU低年资护士进行角色体验法培训,比较角色体验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照护行为质量评价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得分情况。 结果 角色体验培训后护理人员人性照护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 结论 角色体验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性照护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能够切身体会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更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新入职的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入职的1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演示训练传统的培训模式,观察组按照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比2组新护士的侧卧位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培训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的侧卧位安置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临床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工作坊在新护士侧卧位安置培训中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新护士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有效的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最终达到正确安置患者体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联合引导性反馈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郑州某三甲医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6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8月参加培训的32名护士为对照组,2021年6月-8月参加培训的30名护士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SPOC结合引导性反馈的教学法。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并调查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t=2.983,P=0.004),心肺复苏、电除颤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项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2.847,P=0.006;t=6.142,P<0.001;t=2.565,P=0.007),试验组对教学效果各条目的满意率均在90.0%及以上。结论 SPOC联合引导性反馈的教学法,能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于  于明峰  张文艳 《护理学报》2019,26(15):18-21
目的 基于ADDIE模型,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将其引用到护理培训中,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对3 437名护理人员实施基于ADDIE模型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比2017年度护理人员的培训满意度、理论知识、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 2018年度、2017年度护理人员专业成绩、培训满意度、出院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DDIE模型的护理人员岗位培训较之前的培训更规范化、结构化、系统化,不仅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提升培训满意度,而且提高出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静脉采血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本科实习生22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名。观察组采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静脉采血训练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演示授课模式。比较2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1针穿刺成功率、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所耗费时长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采血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静脉采血1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时长较对照组用时短,观察组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虚拟仿真项目评价良好,仅少数人希望回归常规教学方式。结论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静脉血液标本采集的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增强教学效果,为护理技能训练提供了一种实用、环保的教辅工具,有效促进了护理专业技能训练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HT5"H〗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关口前移措施的效果。方法 通过培训考核和现场调查方式,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关口前移的效果。结果 感染防控指导人员、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及后勤保障等部门人员培训后考核得分依次分别为(52.94±0.18)、(52.24±2.32)、(52.35±1.96)、(52.78±0.89)和(50.08±2.84)分。一线抗疫人员掌握了防护用品使用的关键技术,重点防控区域的环境卫生学监测较好。一线抗疫人员未发生新冠肺炎交叉感染,其他住院患者也未发生感染。结论 采用防控关口前移措施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新模式,并探讨培训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框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估和反思与修正计划等螺旋式循环,构建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新模式。第1循环小班制探索,第2循环大班制验证,观察培训前后100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情况,并采用柯氏模型对科研能力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被培训者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材料、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90%;培训后护理科研能力自评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申报课题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获得科研立项项目数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基于行动研究构建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培训满意度,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工作者不同角度的需求,探讨适宜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考核方式的选择。方法 分别对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5名不同级别医院的院感专职人员多选择采用全院集中理论授课、科室面对面培训以及全院集中闭卷或科内闭卷考核方式;300名临床医生、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优先选择院感信息化平台无纸化培训和考核方式;保洁人员优先选择的是集中理论授课或针对性小范围培训。结论〖HTSS〗不同岗位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方式的需求不同,应根据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与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住院患儿肺炎检测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肺炎监测呼吸道标本及血标本采集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标本采集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及患儿安全管理;并对标本采集成功率、送检率及结果回馈率进行监测。结果护理人员及患儿未发生交叉感染情况,标本采集成功率、标本送检率及结果回馈率均为100.00%;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标本采集成功、保障护理人员及患儿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呼吸肌训练最佳证据,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关于脑卒中患者呼吸肌训练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信息册、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并进行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2篇其中临床决策,6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6篇系统评价,从呼吸肌训练评估、训练人群、训练团队、训练方式、训练监测、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7个方面总结了22条证据。结论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训练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优化患者呼吸功能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在新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新护士115例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新入职护士5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2018年7月新入职护士63名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9个月。比较2组新护士培训9个月后的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培训负荷得分情况。结果 培训9个月后,观察组新护士培训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理论和站点式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培训方法相比,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阶梯式培训,降低了新护士培训负荷水平,提高了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患者肺功能和呼吸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2例A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合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呼吸指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气道阻力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程度轻于对照组(Z=-2.996,P=0.003)。结论 对ACOS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融合系统性呼吸功能训练,可明显降低患者气道阻力指标,对改善肺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Nurses are the primary clinicians who collect specimens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esting. The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dure is time and resource-consuming,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places nurses at risk for potential infection. The practice of allowing patients to self-collect their diagnostic specimens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esting model for the current COVID-19 outbreak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patient perception of self-collected specimens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iagnostics.MethodsA concise clinical review of the recently published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ResultsA total of 11 articles were included the review synthesis. The concept of self-collected specimens has a high patient acceptance rate of 83-99%. Self-collected nasal-swab specimens demonstrated strong diagnostic fidelity fo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with a sensitivity between 80-100%, this is higher than the 76% sensitivity observed with self-collected throat specimens. In a comparative study evaluating a professionally collected to a self-collected specimen for COVID-19 testing, a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k = 0.89)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methods.ConclusionAs we continue to explore for testing models to combat the COVID-19 pandemic, self-collected specimens is a practical alternative to nurse specimen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锻炼的时机。 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3月6日—4月17日入院的肺癌术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呼吸功能锻炼;选取2018年4月18日—5月30日入院的30例肺癌术后患者为试验组,在雾化和镇痛药起效时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呼吸功能锻炼的疼痛程度及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在雾化和镇痛药起效时行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呼吸功能锻炼带来的疼痛,提高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A one-step diagnostic test based on an immunochromatographic (IC) assay for adenovirus was evaluated with purified adenovirus and clinical specimens. According to five clinically common serotypes of purified adenovirus tested, the IC test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enzyme immunoassay (EIA) test kits. For tonsilopharyngeal specimens from 63 febril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deno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IC test against viral isolation by cell culture was 88.5% (23/26) and 100% (37/37), respectively. The IC test, which is quicker and easier to perform than EIA test kits, is very useful in the rapid diagnosis of adenoviral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f pediatric patients. Received: May 21, 1999 / Accepted: June 29, 199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提高三级医院细菌培养标本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方法 成立院级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评估,通过FMEA分析法确定5项影响质量的失效因子为高风险因子,制定改进措施,比较FMEA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及标本不合格率。 结果 FMEA实施后,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5项失效模式的RPN值均显著下降;标本不合格率由0.085%降低到0.046%。 结论 将FMEA应用于标本采集与收送流程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标本检验前合格率,确保检验分析质量,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2012年1~12月本院收集的1524份痰培养标本设为对照组,2013年1~6月收集的768份痰培养标本设为实验组,由专人负责调查分析对照组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提出对策并在实验组中实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痰培养标本不合格情况。结果两组痰培养标本在采样时机有误、样本量不足、口腔未清洁干净、样本水样或唾液样、非肺深部的痰液不合格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合格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样时机有误、标本量不足、口腔未清洁干净、样本水样或唾液样等因素是引起痰培养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患者的健康教育,规范痰标本采集流程等可提高痰培养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