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半结构式访谈,立足胜任力模型理论,基于双螺旋模型初步构建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框架,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编制《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表》,应用评价表对60名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结果 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64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职业态度(W=0.2710),职业品质(W=0.3878),知识(W=0.1152),技能(W=0.1649),个性特征(W=0.0611)。构建的量化指标区分度为0.833,组内相关系数为0.957,克朗巴赫系数为0.966,各条目克朗巴赫系数为0.723~0.968。折线图显示3位测评人员对60名医养结合岗位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结果线形走势一致,表明构建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基于双螺旋模型的医养结合岗位护士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可为医养结合岗位护士的培养、培训、考核、选拔、评价提供依据,同时可为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医疗护理员(以下简称护理员)培训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员培训机构评价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方法 选取从事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的专家共15名参与函询,确定各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2%、93.8%,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756、0.806,Kendall′s ω分别为0.426、0.538,最终确定了84个指标,其中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64个。结论 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其中教学管理是评价指标中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3.
林芳  郭杰敏  杨璐  陈倩  魏秀红 《护理学报》2019,26(23):11-15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和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21,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0.266(均P<0.01),构建的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资源),13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权重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科学、系统、实用的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管理模式为依据,通过逐条分析《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涉及的静脉输液条目,结合文献检索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百分比权重法,确定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0.9%,100%,专家权威程度Cr值分别为0.864,0.940,总体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310,0.254,经卡方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0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护理管理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中医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推拿科护理人员管理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半结构式访谈法及德尔菲(Delphi)法构建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专家赋值评价分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均发放15份,应答率均为100%;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7;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差异性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为4.27~5.00;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62项。结论: 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好,结果可信度高,可用于指导推拿科等相关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岗位评定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需求评估体系,为科学评估留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需求现状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文献研究、焦点小组、德尔菲法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需求评估体系,于2020年3—7月对14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应用SPSS 23.0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与协调系数,经小组讨论后对条目进行修改,应用Yaahp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与组合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7和0.810,2轮专家Kendall's W系数为0.236~0.529(均P<0.001)。最终形成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需求评估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15、0.315、0.118、0.192和0.06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需求评估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判断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需求,以构建有针对性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养老服务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订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9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409,P<0.01。最终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信息的延续性、管理的延续性、关系的延续性、患者的结局)、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对规范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妊娠晚期潜在危重孕妇预警指标体系,为早期识别危重孕妇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45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妊娠晚期潜在危重孕妇预警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结果 最终确定的预警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及28项二级指标。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78%和95.45%(>9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927和0.936;两轮专家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58和0.297,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后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7~0.20。5项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为一般情况(0.138 4)、症状(0.095 4)、体征(0.183 1)、检查(0.340 9)和检验(0.242 2)。 结论 专家咨询的可信度高,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反应孕晚期孕妇的健康状况,为孕晚期孕妇的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有助于识别潜在危重孕妇。  相似文献   

9.
王霞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2):98-101
目的 构建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确定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1,两轮函询结果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093~0.258。结论 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武汉市三级医院陪检人员核心能力的评价及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邵珂  荆进  傅兰 《护理学报》2021,28(22):30-35
目的 构建适用于老年口腔专科门诊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加强口腔专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保障老年患者安全提供规范、可量化的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指导,在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老年口腔专科门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本研究共有21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3,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245、0.407、0.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的老年口腔专科门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符合口腔专科特色,对老年口腔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旨在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 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确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 2020年9月—11月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8和0.262。最终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项(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易用性)、二级指标l8项和三级指标66项。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可为我国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及服务指南的制订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4 R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8%、91%;专家权威系数为0.813、0.84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72(χ2=225.352,P<0.001)、0.135(χ2=164.312,P<0.001);变异系数为0~0.220、0.044~0.198。最终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可靠,且具有科学性,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玉  魏薇  白冰  李胜云 《护理学报》2023,30(6):7-11
目的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制定评价指标初稿,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8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4、0.192(均P<0.001)。最终构建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55项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评价指标基本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创新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红  刘争  王垭  张蒙  宋锦平 《护理学报》2022,29(1):7-12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质量评价体系,为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8%,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21、0.807,协调系数分别为0.278、0.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31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医院内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较强,可为非计划拔管的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为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Delphi法对27名专家完成3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定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结果 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6%、96.4%、100%,权威系数为0.899、0.900、0.91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38、0.392,0.41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构建的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选择意见逐步趋同。结论 建立PICU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可用于科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并构建适用于养老机构内失智症照护人员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初步筛选各指标并确定养老机构内失智症照护人员的职业能力内涵,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逐步筛选确定最终所纳入指标及其权重值.结果 2轮专家咨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8、0.884,专家协调系数经...  相似文献   

17.
程维  程蕾  戴喜花  陈玉平 《护理学报》2022,29(22):69-73
目的 为住院老年病人构建可行的、全面的筛查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结合文献回顾、临床调研、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初步形成老年综合评估表。通过采用Delphi法对15名老年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是100%、93%,专家权威系数0.845。2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专家意见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72,0.204,0.207(P<0.01)。最终形成老年综合评估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125个。结论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协调程度好,因此老年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综合评估住院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科学、可靠、实用的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为完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2月—3月,基于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结果,拟订评价指标,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利用德尔菲技术,由19名护理或医学相关工作领域专家对指标(3个一级维度、9个二级维度及61个三级条目)进行咨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8,最后形成的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维度、10个二级维度和46个三级条目;肯德尔和谐系数(W)一级维度由0.18增至0.32,二级维度由0.11增至0.30,三级指标由0.13增至0.20,均P<0.01。 结论 居家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基本符合我国国情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具有较好的全面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