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将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72例在住院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药物总共有10大种类,其中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循环系统用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其主要的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用药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消化系统损害紧随其后。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给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所需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尹向荣 《现代保健》2010,(31):149-150
目的 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药品再审查与评价及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218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器官损害表现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特别是头孢菌素类导致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用药;不良反应以皮肤系统反应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静滴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相当普遍,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加强检测,健全相关报告制度,完善防范处理方案,对降低用药风险,保证用药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医院2010年11月~12月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单,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药物种类、主要临床表现等,并判断药品-ADR因果关系.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20岁者50例(18.6%),~40岁者104例(38.7%),~60岁者53例(19.7%),>60岁62例(23.0%).所涉及的药物.主要以下几类:抗生素类、中成药类、生物制品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泌尿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神经系统类、解热止痛类等.其中抗生素类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最多,其次为中成药类.药品不良反应损害的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最常见的损害系统是皮肤及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药品-ADR因果关系:肯定30例(11.2%);很可能153例(56.9%);可能79例(29.4%);可疑7例(2.6%).结论: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能够为临床医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心血管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心血管科自2015年1月至12月接收的24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病例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药物利用度指数和药物的应用频率值数对患者合理用药展开讨论.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用药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使用心血管药物之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心血管药物临床应用中最重要的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要对患者个体特征、用药时机、药物配伍等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曹童  乔进  孟萍 《工企医刊》2014,(3):757-758
目的调查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促进抗肿瘤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206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肿瘤患者452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45.6%。其中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与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发生率最高,影响最大。结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高,要充分了解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证临床疗效安全,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易大利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76-1376
目的 对老年人心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针对性分析和研究.方法 从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随机抽取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特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的药效学影响,对药物做出详细的分析.结果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部分患者得到显著疗效,另外一些患者病情没有好转,甚至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加重,心血管药物不合理应用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影响.结论 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大,必须合理使用相应的药物,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做好老年药学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门诊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为预防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52例消化系统疾病用药不合理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两种:单独用药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常见,尤其是联合用药过程,对不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服用时间进行有效调整,能够积极的预防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以及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从2011年5月—2012年11月的125例由西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统计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结果、患者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给药途径和不同西药种类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原因及其预防等。结果收集的这125例资料中有121例完全治愈,4例有所好转;患者中女性有75例,比男性患者多20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的瘙痒、红肿、皮疹等,病例数为总数的54.40%,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占总数的21.60%;给药途径中最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为静脉滴注,其比例高达75.00%;所用西药种类里,抗生素类药物引起者最多,为37例,占西药种类的29.60%,其他药物依次为消化系统类、神经系统类、抗癌类、呼吸系统类、内分泌系统类、免疫系统类、血液系统类及其他药物。结论在西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为能使临床医师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更加重视,应该经常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与培训,在临床用药时要科学合理,并且必须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尽量降低或者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状况,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4例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常见,静脉途径给药的不良反应最为显著,不良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老年患者的药理作用与药动学出现改变,加之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常需要长期用药与联合用药。结论:对老年患者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同时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督与管理,降低老年患者常见西药的不良反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利培酮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800例使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表现和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0例使用利培酮患者中仅有5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2.6±10.5)岁;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睡眠障碍、体重增加、心血管系统反应以及内分泌异常,少数患者出现血液系统、胃肠系统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通过分析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量、用药时间、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重视利培酮的合理使用,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分析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且每天用药剂量在400mg以上、通过静脉给药、联合用药的患者发生不良的概率也较高,与其它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皮肤以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会累及到患者全身的器官以及组织,所以在用药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方式以及给药剂量进行斟酌,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严格做好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变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及体征,系统研究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应用抗生素时间较长,导致药效降低,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现象。主要体现为医师在临床中对药品的药动学、药理学、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不熟悉,导致不合理用药。认真搜集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得到正确的诊断。并且要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到2016年之间出现的16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主要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种类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160例患者中,老年人和儿童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要大于中年人和青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用药方式以静脉滴注居多.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皮肤和消化系统中.结论: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用药方式或者用药不当很容易因其不良反应,为此,需要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用药管理工作,保证合理用药,从根本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几率,进而提升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促进临床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288例应用抗肿瘤药物的患者,分析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一共包括6种抗肿瘤药物,共414例次,其中最多见的为氟尿嘧啶药物,为72例,占17.39%;主要累及的器官一系统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性别上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必须对抗肿瘤药物导致的ADR引起重视,特别对50~70岁年龄段的人群给予多加关注,提升监测手段,积极预防安全用药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ADR对患者产生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成洁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71-5272
目的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2月期间收集的各个科室出现的50例由于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资料记录回访患者,了解相关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变态反应的有24例,占48.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18.0%,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占14.0%,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各占8.0%,其它占4.0%。其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最多,占54.0%。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疾病的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同样对于其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临床上应密切监测和关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特点,合理应用头孢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甲硝唑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的138例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对甲硝唑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所有使用甲硝唑药物患者安全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探讨如何安全用药。结果:在经过安全用药指导后,患者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安全用药前(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甲硝唑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只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甲硝唑的治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的措施,提高临床用药的疗效.方法:以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像分析.结果:在180例患者的病例中,用药问题病历为30例(16.7%),因用药问题而导致心血管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为5例(2.8%),无死亡病历.结论:医院心内科临床医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知识与经验,注重在实践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剂量控制、药物联合应用问题和老年人用药问题等方面.临床医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及总结用药经验,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其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用药种类、用药反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老年人使用的药物品种非常多,而且重复性用药的情况突出,研究发现,30例患者同时服用8种以上药物的患者有21例,占总数的70%。同时老年患者还存在服用过期药物,矛盾用药甚至错误用药的情况,临床中由于用药发生的不良反应有6例,占总数的20%。[结论]:总体而言,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分析老年人用药,老年用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服用药物应该对症,加强对药物剂量和种类的护理和限制,保证老年人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发反应的112例患者,对临床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给予静脉注射剂方式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多于药物口服的方式,所有患者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皮肤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居多.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是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尽早发现、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安全用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减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得出该类药物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6例。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其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最高40.6%;共涉及5种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最高。结论临床使用喹诺酮药物时应该严格判定患者的用药指征,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