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份来某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的68例内科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科心血管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并采用随机地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的患者以常规护理的护理手段,给予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的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上要比对照组的患者低,患者在满意度方面要比对照组的患者高,P<0.05,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给予在常规护理前提下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能够对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此外,还能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因此,可以在相关疾病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重症患者300例,2013年4月-2014年5月还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167例,即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4月已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症患者133例,即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一定的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实际护理中,能够有效地保证护理低风险,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通过护理标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可有效减少坠床、管道滑脱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心血管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风险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可提高心血管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重症肌无力病房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2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方法将全部医务人员分组,风险管理组与参照管理组医务人员各12人。对风险管理组医务人员使用风险管理模式,对参照管理组医务人员使用参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管理有效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考核分数。结果:风险管理组医务人员各数据指标均优于参照管理组医务人员,且P 0.05。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风险管理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常见风险因素,并给出具体的安全方法措施,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对象,依据住院床号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投诉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问题,根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提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率,大幅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神经内科护士28名、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风险管理),同期另选取28名护士、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护士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予以评估和总结。结果观察组管理后沟通能力、服务态度、责任心、护理记录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分别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3.23%),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0例(16.13%)(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60例(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50例(80.65%)(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作为首选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1年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9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研究组(95例,风险管理护理)与对照组(95例,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事件发生率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使用风险管理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及减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68例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34例增加风险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较低(P0.05);相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还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急诊剖宫产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综合评分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根据临床特点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乙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少于甲组,且护理综合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情况明显优于甲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23.1%(P <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缩短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及患者投诉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可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组研究纳入该院收治的30例胸外科患者,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从2015年4月-2019年4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而研究组15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记录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差错、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事件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40.00%;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0.00%,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和护理综合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和护理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文书书写质量和整体体护理水平,并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科护理中对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风险护理管理,以此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从风险发生率对比来看,研究组无一例发生风险事件或护理投诉,对照组则为9%,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满意度来看,研究组为97%。对照组为8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急诊科护理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风险管理应用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方法:抽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门诊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此期间仅采取单纯的临床常规护理,未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抽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门诊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此期间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组间对比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67%(2/30),比对照组的36.67%(11/30)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954,P=0.005<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30/30),比对照组的86.67%(26/3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38<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有显著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